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0喜欢:21

燕云研报之十二:辰光医疗

辰光医疗是国产MRI部件(核磁共振)龙头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成份股。
一、磁共振行业的现状和展望
MRI设备是大型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开发难度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设备之一,被誉为影像诊断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公立医院是 MRI设备的最主要用户,其次是体检中心,按政策规定,每个体检中心都必须配备至少一台MRI设备。
长期以来,该领域一直被跨国品牌垄断(GE、飞利浦西门子,合称GPS,下同),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的逐步推进,国产品牌联影医疗异军突起,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这四家公司的产品均为自研自产,形成产业闭环,不提供给行业内其它厂商(飞利浦的射频探测器向辰光采购),而其它厂商对产业上游的独立供应商(如辰光)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依赖。
国家的政策法规加大了对国产化设备的扶持力度:
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明确将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磁共振系统采购将来不再需要配置证审批,提升了国产化需求。
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县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在我国县级医院中的推广应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
国产品牌通过在市场上不断验证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的售前售后服务响应等优势,正在不断缩小与跨国品牌的差距。
随着国产品牌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可以承担MRI的购置成本,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很多临床端的应用问题,国产品牌逐步得到医院的认可,到2023年底,国产MRI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39%且保持继续上行趋势。
目前在国内市场,1.5T是主流,其保有量是3.0T的三倍,但3.0T是发展的方向。
二、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MRI包含三大核心硬件,分别是超导磁体、射频探测器、梯度线圈。
超导磁体方面,除GPS和联影之外(下同),全国唯二具备量产能力的只有辰光医疗和宁波建信两家。
射频探测器方面,1.5T上,辰光、特深电气、苏州众志具备生产能力,到3.0T,则只有辰光医疗一家。
梯度线圈方面,跟超导磁体的情况相同,辰光和建信是全国唯二有生产能力的。
除GPS和联影医疗之外的其它国产品牌,上述核心部件必须向上面提到的这几家供应商采购。
上述信息表明,在核心硬件领域,公司具备了齐备的产品体系,90%以上硬件产品自研自产。
此外,公司已经成功研发预临床7.0T超导整机系统,已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安装了一台,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布鲁克公司。
三、公司在MRI领域最新发展情况
2023年起,公司开始提供1.5T整机自有品牌Farol,实现了由MRI部件核心供应商向整机制造商的转型。
公司的1.5T整机90%以上设备都是自研自产(重要核心零部件100%在青浦基地生产),成本方面远远领先于其它竞争对手,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独特的优势,可以给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公司的整机产品在性能上与GPS接近,价格方面却远远低于它们,具有较高性价比,国产替代的空间很大。
市场方面,公司增加了销售投入,聘请了影像领域营销精英田园女士就职销售总监。田园女士之前任职于上海康达,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国产替代和国产医疗器械推广方面有15年成熟经验。
在销售团队的努力下,目前最新款Farol 1.5T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启整机系统的安装。
公司今年的另一主要工作方向是3.0T整机的研发,有Farol的成功经验在前,相信3.0T的研发工作也会比较顺利。
公司新聘李鹏宇为研发总监,李从事MRI研发工作近20年,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或参与国家级及省(部)市级科技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项,曾任苏州朗润医疗研发总监。
四、特种超导磁体在光伏领域迎来新机遇
公司以原有半导体磁拉单晶技术为基础,进入光伏用磁拉单晶磁体领域,与多家光伏行业的头部企业展开交流合作,反复优化设计、改进工艺、提供样机测试。
磁控直拉单晶硅法(MCZ)可有效配合光伏技术迭代,通过施加超导磁场能更好控制氧进入硅晶体和电阻均匀性,从而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和良率,是特种超导磁场在光伏领域应用的新技术趋势,申万宏源研究预测,2023-2025年磁模块市场规模在20亿-40亿之间。
公司认为,光伏行业用的超导磁体长期看需求量远远大于医用磁共振超导磁体的需求,目前上游材料供应商已经开始着手产能扩张,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会有较大的产能释放,公司已经增加关键原材料的库存储备,并与相关供应商就短中期的需求进行了沟通,对相应的供货计划达成了一致意见。
五、科研院所特种磁体
公司最近在科研用特种磁体方面(如人工核聚变)做了战略和资源调整。科研用特种磁体有定制难度高、批量小的特点,之前占用公司资源较多但产出较少,公司调整了资源配置,把更多重心放在磁控直拉单晶业务,适度缩减了在其它科研项目上的投入,预计这一调整将给公司的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六、公司业绩
去年由于大环境影响,公立医院对磁共振整机的招标工作整体放缓,数量下降之余,回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去年整机全国销量不到1500台,行业出现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今年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飞利浦作为公司的大客户之一,收缩供应链主动去库存,射频探测器订单大幅度减少。
公司大力投入研发和销售,相关费用大增。
以上三个方面叠加,导致公司2023年业绩出现负增长。
七、公司估值
1. 今年的市场大致应该回到正常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去年应该算是行业谷底,今年将走出谷底回升。
2. 政策的放开,给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带来的促进作用是长效的,许多此前未能被满足的潜在需求将得到释放,尤其像县级医院等下沉市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换句话说,县一级医院本身对于磁共振有巨大的需求,但以前受制于配证等客观条件没能满足需求,现在套在配证、采购头上的紧箍咒解除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机会就显现出来了,而这些潜在市场的主流产品就是1.5T。
3. 行业内除GPS和联影医疗之外,其它10家左右的整机厂商(包括公司的大客户万东医疗)都不能生产核心部件,而只是系统集成商,说白些,就是组装厂。辰光面对这些竞争对手,有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
4. 对GPS而言,国产替代的大形势下,辰光的产品跟他们相比,性能差不多,但价格上有巨大的优势。
5. 据说公司跟销售渠道签订了保底协议。从已披露的数字来看,公司2023年在整机方面已实现营收4964万元,按1.5T每台大约200万算,大约已经装机20+台,今年的数字应该会有大幅上升。
6. 磁共振系统是全球性产品,等到公司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海外销售部门可以发力,向全球进军。对广大的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经济体而言,公司成本优势显著的同时,技术链也相对完整,可以预期将在全球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A股可以对标的有两家公司,一是公司的客户万东医疗。万东的营收大约是12亿+,扣非净利润在1.5亿左右。万东以CT为主,在CT行业占据国内第一的市场份额,在磁共振拥有6%的国内市场,具体营收数字不详。
另一家就是行业国产龙头巨无霸联影医疗。联影的营收已经突破百亿,扣非净利润15亿+。联影的营收也是CT为最大的一项,其次就是磁共振,后者去年营收达到了33亿。
万东目前市值105.5亿,最高峰市值265亿。
联影目前市值1093亿,最高峰市值1800亿。
作为磁共振领域整机制造商+核心部件关键供应商,辰光在行业内的潜力应该是仅次于联影医疗,而它目前的市值只有区区7.3亿,算不算极度低估?
从中长期角度,公司市值追平万东达到百亿,才是行业第二阵营的合理目标(相当于老大联影的十分之一)。
短中期就不拍估值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拍,总之7.3亿的低估值绝对是市场的错误认知。
这还只是医疗磁共振的部分,光伏的MCZ一旦成功,将是远超医疗的数量级。
除估值部分外,其余信息皆来自公司各权威渠道发布。
以上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