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赚生活,再赚梦想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0喜欢:5

不知不觉,2019年已经过了93%,今年的时间好像过的特别快,我的思路好像还停留在2018年的年头,但时间却毫不留情地把我抛在了身后。

由于2018年是中国投资市场历史上第二差的年份(仅好于2008年),所以2019年的开端注定是忐忑的。而今年在一季度的集体狂欢之后,市场陷入了长时间的死气沉沉,在贸易战泥潭中挣扎。而我之前一直主攻的香港市场,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似乎就要被全球资本抛弃,甚至有基金经理已经做好了港交所闭门谢客的最坏打算。

在这样的市场中,对于职业投资者确实是不小的考验。自从2016年3月28日去掉所有杠杆之后,我开始记录自己的投资成绩,2016-2018年三年复合年均的收益率是22%,2019年成绩可能比平均成绩要略差一些,但四年还是比较有希望维持年均20%以上的复合收益率。虽然按照这个成绩,理论上应付日常生活应该是绰绰有余,一年的收入应该能维持家庭生活三年以上,但是,这只是最终的成绩,但在一年中的很多时候,由于股票市场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收益并不是平均分布。比如今年最差的月份,就几乎让我年收益率跌到了个位数,而在2018年,全年的收益还是负数。由于自己的资产还远没到完全靠股息就能生活的规模,所以在这些差的年份,或者是月份,心情确实比较忐忑,即使自己觉得对价值投资还是能够理解并践行,但却无法让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心情非常舒坦。

每次在这种艰难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到招聘网站溜达溜达,看看有什么惊喜。其实,并不是我选择了职业投资,而是因为我离开体制后,碰到的奇葩实在太多,有融资失败的,有资金链出现断裂的,有管理混乱压力过大的。而在今年的2月份,则碰到一个更奇葩的,居然冒充自己是事业单位,当我去到那个公司后,发现它不但不是事业单位,甚至连主营业务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想靠着一些特殊关系搞诈骗融资的公司,结果也是不欢而散。以上这些经历,每次几乎都不超过1个月,成为几年投资生活的点缀。

在经历了太多不靠谱之后,本来已经对职场彻底死心,但今年9月底,三个季度过去了市场仍不见起色,港股更是水深火热,心底焦虑之余,还是忍不住上去投了几个简历,这次我降低了薪资要求,尽量找一些看起来比较靠谱,性质相对简单,压力没那么大的。但其实当时主要是寻求一种心理舒缓,并没想过真的会去求职,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年龄应该超出招聘范围了。

但没想到还真的接到了面试通知,当时想,就当去消遣一下吧,毕竟做投资整天闷在家里也闷得慌。没想到一去还过了三轮考试,最后开出的薪酬并不高,但,这却是一个真正的事业单位。考虑了几天,我还是决定去上班试试。

为啥放弃自由自在的职业投资生活,重新尝试去单位上班?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我对自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很多人羡慕职业投资者不用上班的生活,特别是,我的收益也能覆盖生活开支,而且还有盈余,为何还要被上班的牢笼束缚?其实我以前上班的时候,曾经也非常羡慕自由职业者,或者职业股民,曾经对“自由”这个词有着无限美好的想象。但自己尝试了之后,发现无论你上不上班,你的自由都是有限的。

当你处在什么环境,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你所在的环境上,于是很多矛盾就会被放大,你就会感觉不舒服。比如说,我在家做投资,就会经常被孩子们干扰,很容易发火,还经常被左邻右舍的装修、或者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干扰,而最大的干扰还来自于股市的波动,遇上暴跌的日子或者月份,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工作分散注意力,我的心情受股市的干扰非常严重,虽然我一般不操作,或者偶尔只会加仓,但是心情还是受影响,严重时连财报和书本也看不进去。而且,因为孩子念书了,早上中午下午都要接送,我们夫妇也被锁定在家附近,想一起出去走走都难。而且经常闷在家里久了,自己都变得不太喜欢外出,总觉得怕碰到什么人,但闷在室内太长时间,对身体也没有益处。

在大城市里面生活,即使不去上班,也会感觉到焦虑,只有离开了城市,到了乡村或者大自然,才能比较平静,但是我现在有孩子和家庭,根本不可能离开。我想,既然这样还不如出来上班,只要工作人事不复杂,压力不至于太大,我宁愿把主要矛盾和注意力放在外部,这样对投资、对自己的身心都似乎更好一点。

而且,我还没到真正能财务自由的程度,每年压在投资上的压力过大,对于健康有损害,如果身体坏了,赚钱也没意义了。而且,我现在也想通了,财务自由只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自由真不是财务那么简单,人有太多的不自由,你的子女不如理想怎么办?你的亲人遇到不幸怎么办?你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怎么办?财务条件好,能够提供一些选择,但是很多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但是,财务还是很重要,因为日常生活每天都要开销,就算我不开销,家人也要开销。所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作为家庭开销,自己再通过投资改变未来的生活,反而会比较从容。而我在之前经历过5、6次奇葩工作后,遇到1份比较正常一些的工作的概率还是不低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上班,我觉得体验比之前的工作都好一些,也遇到一些对我很不错的同事,虽然不知道能做多久,但我都觉得值得。当然,投资还是我的第一职业,但平时去上班,确实分担了我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一些压力,而新认识一些善良的人,也让我对职场的理解有所改观。

十六年前刚毕业,就是进了事业单位,后来自己放弃编制去了国媒,后来环境恶化出来去私企、创业公司,自己开公司,职业投资,现在绕了一圈又回到事业单位,不过从编制人员变成了合同工。但问我后不后悔?虽然丢了编制,但是也赚了很多的人生经历,发表了自己的作品,交往了足够的异性,见识了各种社会层面的人和事,资产虽然不多但是也赚了一些,而且还磨炼了投资的能力,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生活,让投资的能力慢慢发挥作用。

先赚生活,再赚梦想。生活天天过,梦想只是生活的一种,即使达到了梦想,还是要继续生活,对不对?所以,先把每天的生活过好,然后向着梦想的方向,一点一点靠近,也许在不知不觉间,你的梦想就变成现实了。

$亿帆医药(SZ002019)$ $分众传媒(SZ002027)$ $腾讯控股(00700)$ 石药集团 信德集团 西部水泥 中国动向 中国软件国际

全部讨论

2019-12-10 17:56

九曲十八弯,人生兜兜转。回看水还是水,再望山还是山。

2019-12-08 12:52

共勉,投资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盯市未必对提高收益率有帮助。加油

2019-12-07 21:59

为啥从体制出来呢?

2019-12-10 14:07

膜拜!

2019-12-10 12:31

文章写得很实在啊,个人觉得全职投资对心态承受力确实要求很高,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平衡方式。

2019-12-09 22:10

兄弟,

加油!

2019-12-08 09:48

写的好,所谓财务自由也是自我逃避的借口,真是楼主说的,自由谈何容易,哪有所谓的自由,自由与否很多是自我心灵的感受,不断精进自我,。积极向上的人生和正能量的奋斗就是自由吧

2019-12-08 07:31

loser

2019-12-07 23:47

写得很好,对其他人很有参考意义

2019-12-07 23:29

跟您一样的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