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也有所向披靡的投机客与投资者(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视频在B站,点我观看吧,以下是视频稿子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一起学习投资的朋友,熊猫经理人。

  上一期,我们讲述了那个在清朝末年擅长投机、造势的“索罗斯”,这一期,我们将会讲述一个在春秋末年擅长投资的“巴菲特”,他不仅创造了投资之道,还同时创造了经商之道,他的故事,那要比上一期的胡雪岩精彩百倍;胡雪岩的能力,在他的面前,也只不过是个战五渣;而他给我们留下来的可学习的内容,绝非本视频二十几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说实话,做投资,不得不向他学习;做生意,更不用说,他被封为商圣、财神,是所有商人的神。他就是陶朱公,也就是范蠡。

  关于他的故事,同样有些朋友很清楚,有些朋友很陌生,我们这次,还是将视频分为两部分,方便大家结合自身兴趣,跳转观看。第一部分,讲述他个人的历史,也可以称为“简历”;第二部分,分享我从他的身上学习到的几点内容。全程高能,值得收藏!

  先简单说下大概情况吧,范蠡年轻的时候在越国做官,而当时的越国又穷又弱,还被吴国干翻了,越王勾践都去给吴国做奴隶了,但是范蠡不离不弃,一直辅佐着越王勾践,将越国变得越来越强,最终实现了逆袭,把国富兵强的吴国打败。而后,范蠡功成身退,散尽家财,带着西施从太湖离去,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酒囊饭袋,开始了做生意的日子,期间多次赚钱发家,又将财产裸捐给了街坊邻居。后来被齐国国王看中,邀请他来当二把手,他没办法就先答应了,干了两三年后又将官职辞掉,再次散尽家财给邻里乡亲后离去。最后到了鲁国的“陶”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定陶,改名为陶朱公,又重新开始了经商生涯,最后安详地自然死亡。他这一生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他的个人历史吧。

  在开始讲他的历史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他的时代背景。


  在春秋末年,有这几个主要的国家,其中我们这次会讲到的国家分别是强国吴国、弱国越国两个主角;然后是楚国、晋国、齐国、鲁国四个配角。在地图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他们各自的占地面积与位置,这在后面的内容会很重要,当然,后面需要讲到的时候,我会再放出来。

  既然吴国和越国是主角,那么我们也饶不了介绍一下这两个国家的国情和重要人物。吴国,当时十分强大,有称霸全世界的实力,如果不是历史发生曲折,统一六国的就不是秦国了,而是吴国,可想而知他的实力。吴国有哪些重要人物呢?一代国王,阖闾,彪悍的一把手;二代国王,夫差,胸怀大志的一把手;伍子胥,老谋深算的二把手,耿直的老狐狸;孙武,伍子胥引荐的,《孙子兵法》的创始人,有多牛逼就不用介绍了;伯嚭,伍子胥引荐的,贪婪圆滑的副二把手。

  介绍完吴国,再介绍下越国,当时的越国属于小国、穷国,谈吴国则色变,闻吴国则丧胆的那种。而越国有哪些重要人物呢?一代国王,允常,强悍的一把手;二代国王,勾践,对,就是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善于隐忍的一把手;前期一群菜逼大臣,没一个能打的,中后期迎来了两个二把手,分别是范蠡,对,就是我们的投资大佬,也就是本期视频的主角,此时正在从政,还没有开始经商;另一个是文种,巧舌如簧但也是个耿直boy,跟伍子胥相当。

  介绍完这些基本的,这下可以说下范蠡的时代背景了。

  范蠡出生在楚国,从小就被冠上了“小疯子”的外号,主要源于他的很多见解非常独到且超前,而身边的人大多平庸,无法理解,范蠡找不到同类,自然被当成了疯子。一直到14岁的时候,遇到了正在访贤的县长文种,虽然文种是个耿直boy,但他不是有眼无珠的庸人,自然发掘到了范蠡是个人才,随后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对未来开始吹牛,最终决定一起去越国求发展,做出更大的事业。

  没有选择楚国,是因为楚国要求贵族才能做官,而范蠡出身贫寒,又是平民,自然先天性门槛不够。没有选择吴国,是因为吴国当时已经有了伍子胥和孙武等大牛,范蠡和文种去了,也只能是打打下手,没有发挥的空间,并且吴国和他们所出生的楚国还有深仇大恨,这场深仇大恨是咋回事呢?就是当年伍子胥的老爹和大哥被楚国国王杀了,伍子胥含恨投奔到吴国,随后带着孙武掌管的吴国部队一起杀回了楚国,把楚国呈放列祖列宗的庙宇给拆了,还把楚国的女人给奸了,而且当时的楚国国王已经死了,伍子胥还把人家的尸体挖了出来,并且给了300鞭子,堪称史上第一鞭尸人。孙武都看不下去了,后来以“回老家看亲戚”为由跑路了。在这种情况下,范蠡和文种自然不会选择吴国,之所以选择越国,一是因为越国大牛少,他们过去容易得到重用,这样子有发挥的空间,也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二是因为越国已经弱到极致,但国王又十分发奋图强,有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倾向,因此最终选择了去越国谋事业。

  到了18岁,和文种一起到达越国谋职。虽然经过了有一定名气的文种推荐,然而范蠡并未受到重用,一方面是太年轻、资历不够,一方面是来路不明,不知道范蠡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需要花时间考察和另作安排。于是范蠡就花时间去了解国情,强化自己的系统知识与业务能力,为将来的能量释放使劲积攒基础。

  五年之后,范蠡23岁了,在这一年,越国一代国王允常去世了,去世前把范蠡叫回了皇宫上班,毕竟已经有5年工作经验了,可以给个正经的普通职位了。

  第二年,范蠡24岁。在这一年,越国二代国王勾践登基了。而就在勾践登基后,一直垂涎越国的吴国一代国王阖闾,不顾伍子胥的反对,亲自率军来攻打越国,想要趁勾践业务不熟,直接灭掉越国。而此时的越国,直接吓破了胆儿,除了勾践、范蠡、文种敢打以外,其余菜逼大臣都怂成了一团。最终他们商量出了一个对策,就是在战争前期,还没开始打就故意吓跑,给阖闾充分的信心,让其膨胀;在战争后期,派出一批监狱里的死囚,承诺给与他们的家人烈士家属待遇,然后让这些死囚站在吴国军队面前,挥刀自杀,吓唬他们。结果,吴国军队前期轻敌,后期懵逼,被一举干趴。就连一代国王阖闾,都受了重伤,最后不治身亡。随后,吴国二代国王夫差登基。

  夫差登基后,加强军队训练,想着三年后进行报仇,尤其是背后还有个耿直的伍子胥天天催着。而这三年里勾践却是骄傲自满,吃喝玩乐,把之前的侥幸胜利当作了自身能力。这里提醒一下各位,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也是这样,会把运气或牛市里侥幸赚到的钱,当作自身能力,而在这种自嗨的状态下,往往就是悲剧的开始。在夫差登基的第三年,范蠡26岁,勾践知道了吴国在准备打仗,于是想要先发制人,就找大臣商量对策。结果之前的一堆怂逼,这时候都站出来说,打,小打小赢,大打大赢。唯独范蠡和文种一改常态,想以求和为目标,因为他们深知,敌我实力悬殊,之前是借用了对方轻敌与懵逼的弱点才取得了胜利,而这次对方是有备而来,并且士气高涨、同仇敌忾,对比之下,我们却只是喊口号、自以为是,丝毫没有什么质的提升,真要发生战争,必败无疑。可惜勾践这时候也狂妄,认为自己必胜。这时候让我想起来了曾仕强的一句话“早成功不如晚成功,晚失败不如早失败”,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了,你们细品吧。

  最终毋庸置疑,勾践被打的躲到了会稽山上,全军覆没。而此时范蠡又出面了,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让他投降,不要再固执了,活下来才有可能翻身,才有可能报仇。而勾践这个时候遭受了巨大挫折,才能真的听得进去。随后,就让巧舌如簧的文种去投降,而文种又贿赂了吴国贪婪圆滑的副二把手伯嚭,自然里应外合,将一件死事说成了活事,吴王夫差也同意了越国投降,不过要让越王勾践去给他做三年奴隶,并且解散越国军队,所有臣子都回家种地。而就在此时,勾践开始了重生之路,同时开始重用范蠡和文种,知道这俩搭档有多牛了,也知道自己之前犯下多大的错了,虽然已经失败,但好歹还没有灭国,还有一丝希望,希望跟着这两位大佬,可以东山再起。

  在勾践准备去吴国做奴隶时,范蠡提出一起去,让文种守城。勾践此时已经没了过去的脾气与架子,自然是言听计从,乖的不得了。

  三年奴隶啊,让一个昔日的一国之君去做奴隶,这种落差,如果不是一般的野心与承受力,估计得崩溃,至少内心会逐渐变态。而在做奴隶过程中,勾践真是受尽了各种屈辱,比如夫差骑马的时候,趴在地上做板凳;再比如,天天睡草席外加喂马;再比如把自己的老婆贡献出去,让夫差享受。光屈辱还不算惨,要知道背后还有一双伍子胥毒辣的眼睛天天盯着,天天绞尽脑汁想要把勾践给杀掉。这种屈辱加恐惧,持续三年时间,精神估计都要崩溃的吧。

  而且,眼看着三年期限就要到了,夫差只字未提放他们回国,可见,还是不够信任啊,随时有可能会变成遥遥无期,毕竟自己此时实在是太被动了,全是人家说了算,自己都不敢提一个字。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夫差生病了,表现的时候来了。怎么表现才能让夫差彻底放心勾践是真正的臣服呢?范蠡出了一招,吃大便。说吃大便是一种医术,可以看出夫差不久就会病好。然后勾践真的硬着头皮去干了,上去抓住就是一口,伍子胥在旁边都吓傻了,心想还有这种操作?夫差这下也感动了,觉得勾践真的是臣服了,要放勾践回去。伍子胥上前一拦,夫差就说“你愿意吃我大便吗?勾践愿意”伍子胥这下无语了。

  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到越国之后,开始了隐秘兴国计划。那一年范蠡30岁。

  除了自身兴国之外,还要给吴国送几个雷才行。第一个雷,在伍子胥面前得瑟,让耿直的boy伍子胥忍无可忍,多次失态,以此激化伍子胥和夫差的矛盾;第二个雷,加大对伯嚭的贿赂,让伯嚭尽量乱带节奏;第三个雷,把美女西施送给夫差,让他整天沉醉温柔乡,气死伍子胥;第四个雷,以天灾为名,向吴国求救借粮食,以表弱势与忠心,然后借到粮食之后,等吴国粮食欠收时再加倍奉还,只不过归还的时候将粮食大部分轻微地蒸一下,正好达到无法发芽为目标,夫差问起来,就说水土不服导致的;第五个雷,多吹夫差有多牛逼,让夫差内心膨胀,最好是煽风点火让他对其他国家发生战争,让吴国在其他国家的形象降低等等。

  期间,勾践多次在半瓶晃的时候,问范蠡是否可以报仇了,都被范蠡以不到时机为由拒绝,勾践之前吃过不听劝的亏,现在学乖了。就这样,过了15年。经过这15年,伍子胥被“气”死了,伯嚭这种奸臣当道,夫差沉迷于温柔乡还狂妄自大。终于等到了一天,夫差全军出击,与晋国在黄池争霸,我们再看下这个地图,晋国在北方,而吴国在越国的北方。吴国全军出击北上争霸,然后对越国又充分信任,南方边界几乎不设防的,然后就在这时,越国出兵北上攻吴,一举拿下,十分顺利。此时夫差蒙了,晋国还没拿下,自己老巢没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最终想要投降越国,而越王勾践深知自己死里逃生就是因为夫差的妇人之仁,于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夫差走投无路,又十分悔恨自己不听伍子胥的话,最终自杀了。

  这一年范蠡45岁,功成名就,辅佐越王勾践一雪前耻,以原先的弱国,发展成了所向披靡的强国。也是在这一年,范蠡选择了隐退。他深知盛极必衰的道理,也怕勾践这时候找他算账,毕竟当初是他出馊主意,让勾践去吃屎的。所谓的卧薪尝胆是假,吃屎的耻辱不会忘才是真。如果这个时候勾践来一句“当初除了吃屎,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一个办法了吗?”范蠡也无法回答。而且越王勾践也是一个刚愎自用、冷血狂妄的人,之前处于弱势,不得不装怂,而现在进入鼎盛时期了,还会言听计从吗?范蠡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离开,顺便带上了昔日为越国做间谍、今日被越国流言蜚语的美女——西施。

  就这样,范蠡留了一点做生意的本钱,把财产分给了百姓后,辞职离开了越国,并且答应越王勾践,不再参与政事,让勾践放心,以后不会与他为敌。走的时候还提醒了文种,应该功成身退了,文种是个耿直boy,不听,结果最后还是在勾践的猜忌下被杀了。范蠡改名为鸱夷子皮后,去往了齐国,在齐国做起了生意。之所以叫鸱夷子皮,一方面是为了怀念伍子胥,因为伍子胥死了之后,就是被装进酒囊饭袋里,丢进了大江。毕竟伍子胥也是楚国人,还是自己最好的对手,两个人为了各自的忠诚而鞠躬尽瘁,值得尊敬与怀念;另一方面是这名字足够奇怪,容易博人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方便自己做生意打品牌。

  到达了齐国的海边后,开始了扎根,一开始做的生意是以勤劳为主的,比如把海水晒干,得到盐以后去卖;后来还尝试了养鱼,并且获得了成功。就这样,开创了渔业的人工饲养,钱,自然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范蠡不仅自己开创了养鱼的办法,还将这些办法写成了一本书叫《养鱼经》,为了科普给其他人,可谓十分的大方。他还将一条河沟进行改造,在上面饲养白蚁,养肥了之后再作为饲料喂给鸡,让鸡不断地繁衍生蛋,做起了养殖户的生意。

  除此之外,范蠡还发现人们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大多数情况是以“手”为单位的,比如一手枣多少钱,就是价钱是固定的,看你一只手能拿多少枣。这明显很不合理,有的人手大,自然占便宜。范蠡就根据杠杆原理,发明了秤;再根据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给秤增加了13个刻度。又为了防止奸商耍诈使坏,在秤的13个刻度上额外增加了3个刻度,分别代表福、禄、寿,总共是16两为一斤。意味着,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用以警示天下的商人,经商需要讲诚信。

  像这样的事情,范蠡做过太多太多了,他不仅通过自身对生活的观察可以致富,还乐于把致富的方法告诉别人,并且还将这一次次致富的成果都分给其他邻居百姓,做一个不求回报的天使投资人。历史上说,范蠡三散家财,其实说的并不是只散了三次,而是许多次,因为古代的三,不是数量,而是多的意思。

  就这样,范蠡又在齐国以鸱夷子皮的名义火了。而当时的齐国国王,向来求贤若渴,就邀请范蠡来做官。范蠡虽然想拒绝,但又不能拒绝,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一个不爽,被杀头了咋办。于是就象征性的答应了,做个一官半职,不过没做多久,就辞了。辞职之后,又只留了一点起家的钱,把剩下的分给了乡亲父老,然后离开了齐国,前往了鲁国。

  最后在鲁国的“陶”定居了下来,改了名字叫陶朱公,继续做起了生意,很快又发家致富,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传奇人生。

  截至目前,我们终于把范蠡的历史讲完了,关于他的故事,可以讲的实在太多太多,限于篇幅与时间关系,我只能挑重点的部分压缩再压缩,但还是讲了这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深入了解下去,十分地值得。

  接下来,我讲一下,在范蠡的身上,我学习到哪些东西吧。

  首先,范蠡精通阴阳之道,能够通过观察细微的变化,从而发现事物的运作规律及转机。这是《易经》和《道德经》里所教导的,当一个事物的发展,达到极端的状态时,就会向他相反的一面进行变化,换成投资领域,可以更通俗的理解为涨到极端,就要开始跌;跌到极端,就要开始涨。能够通过细微的变化,发现局势的转变时机,将会大有所为。无论是范蠡当初选择即将否极泰来的越国,还是范蠡功成身退时避开了盛极必衰,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当前,我认为,美国即将盛极必衰,而我们中国,即将否极泰来,距离伟大复兴,并不遥远了。

  其次,范蠡精通有无相生之理,也就是变废为宝,发现需求,创造供应的能力。比如他养白蚁喂鸡,用海水晒盐,都体现出了变废为宝的能力;而他学会养鱼,发明秤等事迹,又体现了他能够发现需求并且创造供应的能力。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经商与投资的一大法宝,能不能做到这句话,直接考验一个人的经商与投资天赋。

  除此之外,范蠡还有一套领先的七大策略,而这七大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计然七策》,前面忘记说了,计然是范蠡的老师,而计然的老师,是《道德经》的创始人——老子。范蠡说“我拿着《计然七策》里的五策,就实现了让越国灭掉吴国,如果这七策用在商业领域会怎么样呢?”结果商圣、财神应运而生。

  这七策到底是什么内容?我挑几个能理解的重点和大家用投资领域的话说说吧。

 ①  观察研究不同事物的周期规律,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做好应有的准备,在周期的低谷时投资,在周期的巅峰时抛弃。范蠡懂了这句话,后来说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名言,而现代股神巴菲特也说出了类似的话语“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意思说白了就是上面那句话。

 ②  国家对于经济不要有过多的干预,要形成相对自由的市场,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以使用宏观经济工具来维持平衡,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常有三种,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来释放资金或出售国债来收紧资金;降低借贷利息来释放资金或增加借贷利息来收紧资金;降低银行的储备准备金来释放资金或增加银行的储备准备金来收紧资金。财政政策通常有两种,加大税收来收紧资金或降低税收来释放资金;加大政府支出来释放资金或降低政府支出来收紧资金。释放资金,则市场上钱更多了,会有更多的钱流向投资,对经济起到扩张的作用;收紧资金则相反。我们没有想到,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圣人提出了当今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只不过当初没有这么丰富的金融工具,而是依靠国家控制粮食价格及产出,来平衡经济。

 ③  保持资金的流通,提高存货的周转率。上一期的胡雪岩就是在这一条上面栽了跟头,梭哈了生丝不说,还因为和洋人搞垄断战争,而大幅降低了存货的周转率,本来可以一个月卖掉一批的,非得积压个半年再卖,结果最后生丝变质了,资金链也断了,导致了破产。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投资企业的周转率,尤其是存货的周转率,尽量选择周转率高的进行投资,假如奢侈品与必选消费品让我投资的话,我肯定选择必选消费品。

 ④  容易过期的产品,不要积压库存,屯着不卖,追求高价。又要吐槽上一期的胡雪岩了,生丝本来就是容易变质的产品,它不像黄金可以放个几年,而胡雪岩偏偏为了形成垄断而压着不卖,最终高价没赚成,差点烂手里。这提醒我们做投资时,产品的属性非常重要,容易贬值的、波动性较大的,需要注意风险,比如原油,本来五六十美元一桶,结果因为疫情导致需求降低,沙特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俄罗斯干架,非但不降低供应,反而大量增加供应,最终油价一泻千里,不知道在疫情前投资原油的人,还好吗?当然,一泻千里后进行投资的人,只要选对了工具,现在应该都是赚钱了,我目前赚了近30%,应了上面第一条,在周期的低谷时投资,将会否极泰来。关于哪些原油工具是对的,可以翻转到我之前的原油那期视频查看,里面有详细的每个原油工具的介绍。当然,原油宝是最坑的之一,但也有可以投资的靠谱的产品。

 ⑤  根据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进行投资。当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价格会有较大的下跌,寻找保质期长久的产品进行投资,则可以在市场恢复平衡时,再以正常的价格卖出,赚取利润。股票市场的价格正好体现着一些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需求与供给,当提供上市公司股票的人更多时,也就是想要卖的人更多时,则形成供大于求的场面,股价会下跌;相反则会上涨。正确的投资就是在价格低的时候发现公司的未来价值,然后买入,等公司未来的价值被大家都发现后,则会形成想要买的人更多,也就是供小于求的场面,股价将会有较大上升,到那个时候,再将手里的股票卖出,实现利润。

 ⑥  价格上涨到极限则会下跌;下跌到极限则会上涨。这个和上面所讲的,其实有点重复了,这里就不赘述了,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好转变的时机。在下跌来临前跑掉,在上涨来临前买入。

 ⑦  在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它的价值时,买入,也就是被市场低估时买入;而在高估时卖出。这句话和上面讲的其实也是有重复的,这里也不赘述了。关键也是看你是否具备分析出低估还是高估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不是读几句名言就能掌握的,需要非常深厚的财务、业务和商业的功底,至少,先去拿下个CFA一级作为入门吧;否则选择在低位买点ETF指数,也可以。ETF是什么,之前一期讲股票和基金的视频介绍的很全面,可以去看看。

  讲到这里,我觉得可以停止了。虽然我还想讲很多,但是转眼一看,快30分钟了,一次不能讲太多,让人容易瞌睡,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其实真的想要做好投资,把我之前的每一期视频都认真看看,基本上已经树立了正确的投资观,也会知道大概需要分析哪些内容了,剩下的就是要去打磨一下自己的基本功了,比如财务啊,业务啊,行业啊等等,这些都是避不掉的,包括我现在每次做投资之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搞清楚后自然知道该不该投,投了会不会后悔,有了这种前提做铺垫,胜率自然是很稳的。


 关于范蠡,我们这么嘚吧嘚吧地讲了快半个小时,他的历史值得我们回味,而他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实在太多,远远不是我半个小时就能讲清楚、讲完的。我觉得还是要自己多去了解了解,比如看看电视剧,看看书,听听讲座都可以。关于电视剧,我觉得陈道明主演的《卧薪尝胆》就很好,B站就可以看,一定要注意剧里的范蠡所说所做,都是有道理可循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习惯,就是即使是在看电视剧,看电影,也是看似在放松,实际上是在做另一种方式的学习。关于书的话,我看过最好的一个版本是李海波先生写的《道商范蠡》,京东淘宝都有卖,这本书是我投资和经商的启蒙书,他里面充满了智慧和哲学,非常值得多读几遍,包括我在做这期视频的时候,又挑重点内容回顾了一遍。关于讲座的话,目前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好的。我觉得可以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历史详情,然后通过书来学习具体知识。


 好了,说到这里,也该跟大家道别了,这次道别指的是接下来更新频率会降低,因为我做视频的初衷是想利用闲暇时间来记录下自己投资的研究过程,结果后来发现,一方面是做视频太耗时间和精力,我又是一个人,从选主题、查资料、写稿子、录声音、处理声音、找素材、剪辑素材、选背景音乐,再到打字幕,这一步步流程下来,一个人真的吃不消;另一方面是当下不属于好的投资时机,我选择静静等待与观望,为了照顾一些小白粉丝,讲完了基本的一些知识内容后,也就没必要经常更新了。不过等哪天我找到心仪的投资标的了,或者我又否掉哪个投资标的的时候,我会再出来进行更新的。好了,就先这样吧,来日方长,我们下次再见。

全部讨论

2020-06-29 10:18

谢谢

2020-06-28 23:11

追随你的步伐,跟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