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0回复:25喜欢:10

夜深了,说个自家的感受吧。主要是很多人说了,人的发展还有分档,主要看能力,培训可能能硬拉一下,其实放长远看没用。我觉得这个说法未必对。为此我特意做了个试验。

全部讨论

2021-08-11 23:08

一个多月前,我很偶然的玩了一下投篮机(以前也玩过),大概分数一般在20多分,一局都过不了。但是很偶然的一次,手感超好,来到第二局,大概拿了80多分。这次高分激起我很高兴趣,于是第二次来商场的时候,又去玩了。不出意料,分数还是只有几十分,虽然有提高,但是最高分还远不如上次。
投了几次无果,感觉索然无味。要走的时候看到旁边球台来了一个大叔,转眼四局完成投了700多分。我顿时惊呆了。然后又来了一个小伙子,转眼900多分,我更惊呆了。
于是我想,他们怎么做到的。其实直接看就明白了。他们的玩法和我有两处不同:第一投篮速度比较快,他们不用标准姿势投篮,出手较短,但是速度就上去了,一秒可以出手两三次。第二,投篮手法很稳定,不断重复同一动作,命中十有八九,甚至出现20连中。

我试了下,发现新方法和我习惯的投篮方式完全不同,快速出手准头全失,而且几次下来,体力下降,准头更无从谈起。那么,还应该继续这么练么?
过了几天我又去了,去之前我把上次那两个高手的录像看了几遍。试了几次,终于发现可以连续入球。虽然还不稳定,但是有时可以连续投中5、6球了。
于是我又去了一次,然后再去了一次。
然后今天,最高投出了800多分,是一个多月前的10倍。我相信,大部分人通过这样的练习,都可以又快又好的提升自己。
另外我在练习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娃。TA用这样的方法,TA的成绩,也一样获得了几倍的提升。这就是我想分享的故事。

2021-08-12 00:07

其实,看能力的说法很扯的,因为人在幼年时期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父母不介入的话,能力的建设根本无从谈起。以我家的小朋友为例,英语抓的紧,从1岁多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学1-2小时,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习惯,小孩早起拿着ipad一边吃早餐,一边听英语。参加了几次大的英语比赛,即使外教都认为口语很出色,每次都能拿到很好的名次。数学主要是我来教,相当素质教育,比放羊好一点,至今没有大的起色。人啊,还是要适当给予压力。自律是空中楼阁,是在长期磨练之后才能有的稀缺能力。因而,在人的成功要素中,父母持续投入还是至关重要的。

2021-08-11 22:59

意见不同,比如学习音乐、美术学生,要不是从小就开始培训,高考基本不可能考得到专业学校。比如古筝专业,没五年功夫培训,怎么可能考试?你说长远对人生影响,人家能名校专业音乐毕业,日后找个工作也容易。

2021-08-11 23:07

感受就是幸亏没孩子

2021-08-11 23:13

尽管稳定800分了,但西总,长远看你还是进不了CBA

2021-08-11 23:57

2021-08-11 22:50

关键时刻拉一把 后面差很多

2021-08-11 22:48

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