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药业创业板定位频遭质疑,为同行即将IPO企业带来极为不好示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天地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为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也称D-对羟基苯甘氨酸,以下简称D酸)和对甲苯磺酸。

D酸是合成β-内酰胺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的重要中间体, 是合成抗菌和抗病毒药物、人工甜味剂的重要中间体。目前,中国企业占据全球D酸市场绝对主导地位,拿下了80%以上调拨份额。

虽然D酸系列产品主要被用于医药原料药,但在行业资深人士看来,作为“医药中间体”的D酸产品以及对甲苯磺酸均属于标准的化工原料,新天地的D酸产品主要原料是为苯酚、甲苯、乙二醛等石油化工产品,国内很多化工厂均能生产,所谓“医药中间体”在业内是伪医药概念,中间体其实是医药原料的“原料”,特指一些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相关化工产品并不需要药品生产许可证,普通化工厂也能生产。

有资深人士对于新天地行业定位属性曾经多次提出强烈质疑,D酸属于纯正化工原料,新天地作为一家正宗的化工原料生产企业,不能因为主要客户是医药生产客户就将自身划归于医药制造业,这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弄虚作假,有意规避化工企业IPO高门槛,与创业板初衷严重不符!!!

事实上,新天地在招股书坦承公司目前并未开展原料药生产与销售,生产医药中间体也不需要药品生产许可证。(如下图)

 

公司坦承目前尚未开展原料药业务(来源公司招股书)

对此,深交所曾经两次发出问询函质疑公司的行业归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 年版)》将“医药中间体”划分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C2614)”,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 年版)》中的“医药制造业(C27)-化学药品原料制造业(C2710)”仅包含原料药,未显示包括“医药中间体”。深交所要求新天地结合公司报告期内收入来源与所列行业可比公司,例如普洛药业云涛生物宏源药业同和药业富祥药业天宇股份差异情况、《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 年版)》相关规定等因素,进一步说明申报时所选行业类别的具体依据。

新天地回复称公司牵头起草D酸行业标准,参与编制对甲苯磺酸行业标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具备创新特征,符合创业板定位,综合考虑《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 年版)》具体内容、相关统计年报关于医药中间体的分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及《排污许可证》登记信息等因素,参考共同药业赛托生物等案例、河南省制药工业协会对公司行业定位出具的相关专家意见以及许昌市统计局就公司行业分类出具的批示,公司在申报时所选取的行业类别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普洛药业云涛生物一致,均为“C27 医药制造业”,具有其合理性。

业内人士向《华声财报》研究员表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 年版)》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医药中间体”只是民间说法,河南制药工业协会相关专家意见及许昌统计局批示不具代表性或权威性,新天地相关回复明显是“偷梁换柱”!属于明显行业划分造假!中间体和药物原料是两回事!!!资料显示:共同药业赛托生物均开展中间体以及甾体激素药物原料的生产,普洛药业云涛生物宏源药业同和药业富祥药业天宇股份等可比同行除生产中间体以外,均有药物原料或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内部并没有达到GMP标准的生产车间。

因此,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还是生产硬件,均不具备药企特征,新天地不能划归为“C27医药制造业”,“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才是其真正行业归属!那为何公司又对C26行业划分如此避之不及?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监管层对于但凡行业归属为编号为C26的企业,就开始审慎以待,自2021年2月初,对涉及到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拟IPO项目审核日益趋严。有业内人士《向华声财报》观察员透露,监管层对大部分分类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拟IPO企业暂时放缓了其上市的审核进度,其中也包括数家已通过上市委或发审会审核的企业。

相关人士表示:新天地如果以化工企业身份进行IPO,门槛较高且将受到严管,选择医药制造业不仅可以拿到政策支持,IPO申请方面也走了捷径,此举或给即将准备IPO的企业带来极为不好示范。

(声明:以上数据来自公开资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创来源为 《华声财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