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0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会议利好新基建、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部讨论

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仍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财政扩张扩大总需求,同时加大对新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配合降息降准。提高微观主体活力,提升就业和居民收入,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有三个:
一是优化税制结构,培育地方税源,改革和完善消费税、增值税制度;
二是推动央地责任划分与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适当提高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三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财政收入上,规范征税收费;支出上提高效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系、防范债务风险。
更具体的措施可能在消费税改革,包括税收归属权下移;扩大征收范围、纳入更大范围的高端服务业和高档奢侈品等高消费产品;征收链条后移,从生产端转向零售端转移。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关键。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重要的上游投入部门,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传统制造业,降低运营成本,扩展应用场景。
三是,“人工智能+”,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数字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主要涉及5G、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基于此类技术形成的各类数字平台。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处理好新的生产关系。未来,我们需要:1)更高素质的劳动者;2)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3)更广泛的劳动对象,如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作为劳动对象之一。
目前,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快速发展,深化融合实体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023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36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666万户,互联网普及率为77.5%。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元。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在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等四大行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率分别达5%、13%、10%和7%。

第一,总基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要更“进一步”,包括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制度创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续性。“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是五年任务规划。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三中全会对宏观政策表述积极,7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预计将有稳增长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