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1回复:185喜欢:53

万物皆有周期,只是长短不一而已。说两个案例:

1、牧原股份,我记得年初牧原股份股价创新高时,猪肉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调,但是那时很多人想的是以量补价,认为利润还是可以增长,结果呢。。当时,确切说是去年,我就判断猪肉股差不多到顶了,因为生猪存栏数增长很猛,而非洲猪瘟疫情有阶段性低谷的趋势,没有大面积的爆发了。而且我观察到,不管是大的养殖公司,还是散户,都在大量扩张产能,连我身边的人中都有人投资养猪,这明显是高峰期,猪肉股这轮景气周期已经2年多了。此时介入,肯定是高位站岗的概率更大些。。。每年人们的肉类消耗量是有限的,猪肉也并非没有替代品,因此供需关系正在明显从紧缺到过剩转移,此时应该果断撤出。但是当时几乎没有人从猪肉供需方面来看,都是抓着牧原所谓财务造假来娱乐。。

2、中远海控,同样是年初,海控从17跌到了10左右,很多人都铁口直断集运周期结束了。。。结果呢,海控一口气涨到了30多。。当时集运的景气周期刚刚开始一个季度而已,怎么就结束了呢,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当时集运业的供需不平衡只是刚刚显露端倪,并没有全面展示出来,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海控。慢慢地,苏伊士运河被长荣evergreen号堵住,很多人才知道集运业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接下来delta导致疫情再次爆发,全球的海运效率受到严重冲击。目前来看,集运业的供需矛盾并没有缓解迹象,中远三季度的载运量、运力都是下降的,因为港口拥堵,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船东并没有大规模下单造新船,就算是现有的新船订单,也得1-2年后才能交付,远水难解近渴。种种数据表明,全球的港口拥堵程度有增无减,集运业效率还在不断下滑,而海运需求却一直在增长。个人认为,这种情况持续到明年年中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直到欧美国家的社会全面放开,岗位空缺得到填补,全社会的物流运输系统都全面恢复正常,并且还要有余力处理积压的货物和排队等待的船舶。

目前根本看不到拐点到来,所谓货代的报价下滑并不构成什么影响,对船公司而言,长协价反而提高了业绩的可持续性。三大联盟也没那么傻,大手笔造新船跟赚钱过不去。。

除非供需关系的拐点明显到来,我认为这轮集运业的景气周期就没有结束。只不过A股现在分歧比较大,流动性没有增量,股价很难有起色而已。但是,这无法改变供需关系没有改变、业绩不断创历史新高、年底分红率会非常可观的情况。

更有意思的是,牧原目前已经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估值居然还有11倍PE,而海控不过才3倍不到,同样是周期股,估值差异这么大吗?要知道,猪肉价格的波动性是非常大的,而且竞争者极多,养猪的门槛目前来看还是比较低的,竞争激烈到连牧原这种擅长大规模一体化养猪的公司都没得赚。而海控在国内几乎是一家独大的存在,进入门槛也极高,造一艘船都是以数亿美金来计价的。。全球的集运行业也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整合淘汰,供给方可以说是高度集中、垄断状态,三大联盟可以联合坐庄,控制运力,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

此外,集运业会随着全球贸易额的增长每年都有增长,虽然速度慢些,但是需求非常稳定,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运输方式可以取代海运。

经过这轮景气周期,海控可以轻松还掉所有借贷,负债率大幅降低,非常安全,不像牧原需要不断融资借钱扩张,而且还要承担亏损。

从上述因素来看,海控不到3倍的估值,与牧原11倍估值,是不是很戏剧性?

没错,市场就是这么反人性,但是投资者应该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坚定信念,不为那些噪音影响。就算那些空头天天骂海控,都妨碍不了海控今年赚900亿以上利润,都妨碍不了海控股价从疫情之前的4块钱左右涨到了目前的16块多。

以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中远海控(SH601919)$ 

精彩讨论

永恒的内卷A2021-10-08 19:59

这垃圾市场哪里看估值,就看获利盘多不多,多了就砸,割完了就涨

YanQingqdp2021-10-10 21:46

市场化的东西,海狗算良心了,你去看看国外的船东,没有海狗海运运费只会更高。再说了海运赚进口商的钱,我们的产品要有提价的勇气,你这逻辑美丽国印钱就正义了?中国人就活该打工赚低廉的工资?

AJ球鞋2021-10-10 22:02

我家里也养猪,知道猪周期,但是没想到猪的价格下降的这么快,一般的养猪人不会去看什么母猪存栏数据,然后出栏数据等。我是家里养猪,后面猪的价格下跌了之后才去研究这些东西。现在才发现,真正应该2020年底或者2021年初就要减产了。 目前的行业普遍看到2022年6月份之前或者9月份之前的猪的价格都不是很好。 现在的养猪成本就按7块钱一斤算,一头猪的利润就按500元计算,养1000头的毛利润就是50万,一年两波毛利润就是100万,如果能有这么高的利润,之前扩建的产能很快就会被释放出来。 甚至我都怀疑。现在慢慢减产到。养猪不亏本,然后利润从100上升到300 到500的过程中,那个产能会很快的释放出来。后面的养猪会集中化,我是长期不看好猪的价格了。牧原的产能号称8000万到1亿头,按照一头猪的利润计算,牧原一年能赚多少亿? 还有仔猪,屠宰等上下游等业务。
看到这个拿着海狗还是比较安心的了。

蓬江-一隐2021-10-10 22:39

兄弟说的是实话,在当下动则万亿成交额的背景下,你说海控被严重低估?怀疑市场判断力?机构为什么不大举扫货?机构为什么都去买茅台?做投资千万不可自视过高。现在市场的盲点非常少,海控若被低估,市场自会发现,你哪怕用一百种理由为自己持仓说道也于事无补。老老实实听听市场的声音(用钱)。

dev7at2021-10-08 19:45

养猪门槛低有问题?进场养猪一定赚钱吗?
集运你进个场试试

全部讨论

2021-10-08 19:43

牧原周期顶点时候市盈率也是8PE,现在周期底部区域11PE,别的猪股都负的市盈率,你觉得高估?中远海控现在3PE,其实跟英科更像,英科也是3PE,他们俩都是由于新冠疫情需求端暴增,利润大幅度增长;牧原是由于非瘟疫情,供给端大幅度萎缩,利润大幅度增长,猪肉需求5500万吨每年都有,而牧原市占率不足5%,对于牧原养猪还是蓝海市场,因为成本足以碾压同行或者散户,牧原是周期行业成长股,而中远海控跟英科医疗收益于非理性下疫情,是不可持续的

2021-10-08 19:38

说到合情合理啊,所谓的周期性都是基于行业与公司的理解,如果现在海运公司都开始大规模造船,看空是正确的,现在这个局面,无话可说😶

2021-10-11 13:21

都说牧原到了周期底部,海控到了周期顶部,结果周期底部比周期顶部市值还高?总有一个是错的

2021-10-10 23:19

给10的市盈率不过分吧。

2021-10-10 21:50

问题来了,怎么去推动大资金去拉海控呢?这么多人在船上。这些资金怎么保证自己拉了就能够有足够多的后备来接住。如果只看分红买完全没问题,但是推动股价上涨的还有筹码博弈。

2021-10-10 21:45

牧原还是有成长股的特点,市占率提升空间大,行业最低的生猪成本,竞争格局也比较好,经营现金流充沛,海控最大的分歧在于未来海运市场会不会回到原来可怕的全行业亏损状态,甚至不可知的经济危机带来剧烈波动,但是中国人每年7亿头猪的需求是不变的,只要市占率不断提高,企业成长性还是不错

2021-10-10 21:42

行吧,那中远就给11倍PE吧,我也不争了

2021-10-09 10:05

美术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留白。设计必备的素质是什么?留白。家装的诀窍是什么?留白。总之涉及到美,最好的方案永远是留白。



当你看见一块画布上满满的五颜六色,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小孩子瞎画的,对不对。当你看见别人家,到处打满了柜子,每个角落的每个空间都装满东西恰如其分的高效利用。不用问,主人一定是疲于奔命应付生计的人。我们喜欢留白,追求留白,甚至羡慕别人留白。(能用而老子就是不用,那才叫美)。



从科学上讲,可能是熵增原理在起作用。(有兴趣可以了解)。任何东西从有序到无序都是熵增的过程,人从生到死也是熵增的过程。而人的审美就是趋向于把无序变为有序,也就是逆熵增。有意思的是如果在一个有限空间内乱七八糟摆放熵增高,还是摆放整整齐齐的熵增高呢。答案是后者,为什么?因为整整齐齐摆放就可以高效利用空间,就能放进去更多的东西。东西多了熵增也就高了。而那些摆放乱的必然效率低,摆放的东西也就更少,熵增低。



逆熵增是审美所追求的,高效是主观能动性所追求的,所以大多数的人都陷入了一个陷阱,他们通过精致的收纳术,把空间有效利用,腾出空间,实现逆熵增,再将腾出的空间填满,实现有效利用,再返回熵增。



结果是空间虽然高效利用,但找东西就费劲了。华容道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只有一个空格,(如果没有一个空格的限制,把里面的卡片全拿出来,再摆进去就要容易多了)。而效率最大化的结果就是连这一个格子的空间都没有了。即使再厉害的高手还能走出华容道吗?



同样我们努力把仓位的每一个股票都做到高效,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然后不惜刀尖上舔血做T,把成本进一步降下来。但是谁也不会就此收手,因为前面的仓位已经证实挣钱了。为什么不全部押上,实现钱的效率最大化呢。不仅是所有钱还要用上杠杆。而50%仓位能挣钱,到了200%就不一定能挣钱。



深海洞穴探索是危险系数最大的探险任务。探险者会被要求带上往返所需氧气2倍的以上储量。即使准备周全也难免有遇难者,否则也不会称为最危险的任务了。潜水不难,成年人在教练的指导下,当时就能完成。深潜,就必须要经过训练,取得资质才能进行。深海探索,必须要专业人员完成,普通人这辈子也别惦记了。而洞穴深潜,精英中的精英,也难免有去无回。



理论上好像能潜水了,就能进行洞穴探索。但要命的是不确定性,及心理变化。不知下水多久了,还看不到目的地,往前还是往后,都看不见头。只有探照灯的射线,抵在每一粒细沙上,在不到一米的海水范围内,昏昏沉沉亮着光。不管是心中臆想出来的恶鬼猛兽,还是潜伏身边露出獠牙的巨鲨电鳗,都让你开始紧张。咕噜咕噜氧气罐冒着泡,眼前污浊而混沌。心跳开始加快,呼吸节奏增加。而氧气好像跟不上趟,就像犯了哮喘,怎么吸都满足不了肺的需求。每一步搅起来的泥沙更污浊了眼前的环境,四面八方都是光和想象穿不透的空间。而时间只能从氧气表上的指针慢慢触红有所体现,让你在恐惧中意识到一件更恐惧的事:时间不多了。此时脑子里只有两个字:上岸。然而一切操作规程都被保命的冲动湮没了,忘了手脚配合,忘了交流信号,甚至忘了救援警报。一阵暗流,一个趔趄,倒在海底,四周一片黑暗,家人在哪里,队友在哪里,救援在哪里。一片眩晕中突然眼前一黑,不知道是探照灯坏了,还是自己的眼睛已经不想再睁开了,总之一切都结束了……



当被拉上来,发现氧气已用尽,队友们惊慌失措,一阵急救操作后,悲伤后悔痛苦无奈。有关部门介入此次事故调查,对保障人员失职行为进行追责,要求认真整改,再次提高备用氧气量,再次调整绳索韧性与敏感度,规定救援人员陪同距离范围。



而在股市中,有培训吗,有救援吗,有家人吗,有队友吗,有绳索吗,有氧气吗。



没有培训,因为深潜的培训你越成功他的生意就越好。然而股市是少数人赢大多数人的钱。人家培训了你,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招就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大多数人的对也就没有了意义。参见文章网页链接。



有救援吗?赔了钱,你和券商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券商也很无奈,我只是个抽水的,赢你钱的人不是我。股市万千众生,你知道谁赢了你的钱吗,就像你不知道哪滴水是淹死人的罪魁祸首。参见文章网页链接。



有家人吗?能跟人家显呗的总是自己的好,而分享失败你让家人为你担心还是伤心呢。



有队友吗?网上大v那么多,各路基金持仓透明,可以抄的作业那么多,又有谁通过抄作业挣到钱了。因为每个人的资产、家庭情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对股票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稀里糊涂跟着买,人家挣了当然好,人家赔了你还敢跟着下注吗?



有氧气吗,这个可以有。



all in的结果就是图个心理舒服,因为没啥努力的空间了,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追求效率最大化,没啥比这更让人心安理得了。 就像很多孩子即使学不进去,也得拿着书装看,绝对不能玩,这样就能心理平衡,因为已经努力了。all in后再没有任何操作空间,只能把命交给股市,而往往股市不给你保命的机会,更不给你暴富的结果。



而留白就是那瓶多余的氧气,表面上看是让你的负重增加了。或者说本来你能去更远的地方,却放弃了。不是很可惜吗?然而没办法,还记得潜水时慌不择路的恐惧吗,或者说因缺氧溺水而亡的遗憾吗?



留白,永远不满仓是巴老爷子压箱底的绝招,留白,不赚尽最后一个铜板是李老爷子的真传,留白,是我告诉你的大智慧。网页链接

2021-10-09 01:53

猪肉手套这种随便扩产的下等周期品也配和海控比较?周期股无非就看供求变化,海控首先是垄断集运,造船壁垒极高,海洋有效运力短期根本无法增加,需求方面欧美那边的需求丝毫没有减弱,疫情反复加放水刺激一直在持续增长,对于一个有效供给增长有限,需求增长的周期品,只景气一年?

2021-10-08 22:43

有一个现象我感觉很奇怪。许多白酒医疗大V非常看不起海控,但对牧原就高看一眼,难道养猪的跟消费沾边就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