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救市!不要救市!不要救市!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最近很救楼市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6月12日,任泽平再次发表文章《该不该救楼市》提出---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救楼市、救经济了,而是怎么救,怎么尽快、大力度救,防止硬着陆风险。是该出手稳楼市了,稳楼市是为了稳经济、稳就业。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稳楼市有助于稳经济、稳就业。

按照任泽平们的观点,好像房地产市场不救就活不下去了。 这种声音曾似相识。2008年海口晚报就发文《中国楼市不存在救不救的问题 而是如何救的问题》。

文中提到救市四个原因:1.楼市遇挫会导致许多行业受损,在当前内需不振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楼市上,应是必然。2.政府部门很难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有的地方仅仅房地产业纳税额一项,就占地税总额的1/3强。3.还有一些因素导致政府救市,比如近年来主管房地产行业的官员腐败,有的甚至直接囤房、炒房,他们怎么可能愿意房价下跌?4.楼市一旦崩盘或者持续不景气,受损严重的还有银行。

大家都知道,最终在2009年开启了救市行动,房地产迎来一波轰轰烈烈的全国大涨,但是土地依赖问题、炒房问题、绑定金融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似乎这四个原因放在当下依旧有效。

2008年和2014年的救市,不但没有解决房地产对经济的“绑架”,反而让这种“绑架”愈演愈烈,同时“房价永远涨”几乎要成为一种信仰,最终演变成2016年之后的“全民炒房”。

经过了两年的调整,市场干刚开始走弱,人们对房地产的信仰也不过刚刚有些变化。也许多年后回首,2023年就是改变房地产深度捆绑经济最佳时机。一旦错过,楼市可能会重走香港之路。

正如三体人提醒“不要回复”,六土也提醒“不要救市”。

从以下五个方面看,救楼市都不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01 不需救

不需救指的是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和下跌非常正常,无需大惊小怪。

楼市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很多人都认为是过去的政策管控,其实更深度的原因是这个行业到了瓶颈。

我的公众号“六土投资说”在去年3月5日发过一篇文章《十年后的住宅会是今天的商铺吗?》中明确指出,全国范围看,住宅一定会走商铺之路。商铺、写字楼之所以在2010年之后迅速衰落,根本原因是供应量大增,深刻的改变了商业地产供求关系,这一点甚至比电商的冲击还要大。

而住宅,正在布商铺和写字楼的后尘。2012-2022年十年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按照14亿人计算,人均新增住宅9.45㎡。

拉长到20年看,我国每年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差不多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多。可以看出,楼市之殇的根本原因是盖了太多的房子。1990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到2000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刚刚超过10㎡、为10.3㎡,2009年开始加速,到了2016年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6㎡,到目前城镇居民人均40㎡,已经和德、法这些发达国家接近了。 如此看来,全国范围看已经不缺房子了,不缺房子了救市干嘛?

很难想象,今后的十几年房地产市场会保持目前的17亿㎡一年,维持十多年,更不要说继续每5年、10年还要翻一番,17亿㎡变成30亿㎡、34亿㎡? 一个产能过剩的市场在出清,短暂的失速甚至下滑,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一情况在煤炭、水泥、家电、食品甚至很多行业都出现过,难道房地产市场会例外? 02不能救 不能救指的是一旦救市,房地产市场很可能又陷入“一松就疯”的历史循环。

2009年和2014年的救市导致了楼市两拨席卷全国的大牛市,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每轮牛市都翻番的走势,杭州核心地区在2015年之后甚至涨了3倍,东莞松山湖更是走出了8倍走势。

美国一直是我们比照的对象。我们这次的房地产市场下跌远远不如2007年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跌,美国房地产指数最多时下跌了32%,我们哪个城市均价下跌了32%?连20%的都没有,更不要说全国的均价。

即使这么凶猛的下跌,美国也没有直接去救房地产,而是通过量化宽松去救经济,再通过经济复苏传导至房地产市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其房价指数在后续的5年内下降至175,跌幅约25%。2012年美国房价指数逐年攀升,于2018年底达到260,5年内涨幅50%,并一举超过2007年指数高点。

跌幅大于我们,下跌时间长达5年,没有直接去救房地产,最终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又创新高。

美国的房地产发展从1890年到2022年,已有132年历史,房价上升年份有103年,下降年份有29年,连续下降5年的有两个时期:一个是2007年到2011年间最大跌幅为32%,这是美国房价下降最多的阶段,另一个可追溯到1929年到1933年间,5年连续下跌27%。

而我国的房地产从1998年市场化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真正的全国性下跌,2022年这一波勉强算第一次,跌幅也远远小于美国,美国没有直接救市一样通过几年时间恢复正常市场并创新高,说明房地产市场完全可以“自愈”。

极端如香港房地产市场,1997年跌至2003年,6年最多时跌去了70%,但是2003年到现在,香港房价年化增长10.4%,累计增长了434%。在08年次贷危机期间,房价下跌了20%,但很快就恢复到以前到水平,并且再次创新高,不得不出台“辣税”压制火爆的市场。

此外,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的房地产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为411%,这还仅仅是2016年的数据。而全球平均水平一国房地产总市值占GDP的比重为260%。在GDP增速放缓的今天,难道我们还能承受房地产总市值的快速升高所导致的压力吗?

相比较其他市场的大跌,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只能说属于正常的调整,如果现在就直接对房地产市场松绑,救市导致房产价格拉升,恐怕这个市场就会迎来真正的“回光返照”!

03不敢救

不敢救有两点原因,一是居民负债过高掣肘,二是房地产税的落地时机被干扰。

从2010年到2021年,中国居民信贷规模从1.27万亿增长到8.26万亿。其中,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按揭)规模对整体居民债务规模的增长贡献高达76.5%。2021年,中国居民债务收入比达到124.4%,比2013年增长了近一倍。从2012年到2021年,中国居民每年还本付息的规模从5万亿元增长到14万亿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4.5%上升到28.2%。

可以看出来,和上一轮救市的2014年相比,经过一轮上涨,居民负债率大大增加,已经不具备再次加杠杆的能力。

而且负债太高,会导致即使救效果也大打折扣,最终变身“最后的盛宴”。

更可怕的是高负债必然带来低利率,世界三大泡沫中的“日债”是造成日本低利率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投资,是资本输入国,一旦资本转向流出,增长就会中断,一旦不增长,资本又会进一步流出,恶性循环之下就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件事的严重后果想必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

而且,房地产是由债务驱动的,居民买房要举债,企业开发要举债,政府投资也要举债,债务是存在周期的,有上升周期,就有下降周期,下降周期其实是经济健康所必须的。

所以,无论是房企、新区、土地依赖都需要一个阵痛,人们的预期也需要改变。

还有所谓的炒房客,也需要一个五年以上的不涨甚至下跌的周期来出清,因为很多抵押经营贷周期就是五年,很多人都是在2022年前后置换的低息贷款,在2027年之前的任何大涨,都会导致这批人套现走人,进而套牢新的一批购房者,从而使房地产调控难度更大。

此外,如果救市成功的标志是大家所希望的价格上涨,根据房地产市场“一松就疯”的特征,最终又需要出台收紧政策来压制价格,那么最可能出台的是什么政策?六土估计就是“房地产税”,本来房地产税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主动推出,而不是被市场裹挟被动推出,被动推出对于市场、购房者都会造成负面因素。

04不想救

从管理层主观来看,“房住不炒”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管理层对于救市的意愿非常薄弱,甚至可以用“不想救”来形容。

为什么不想救?就是因为房地产行业该出清了,无论房企、政府、炒房客都需要正本清源,也无论高周转模式、土地财政依赖、买房升阶思维都需要去伪存真。

行业自有自己的规律,病了并不可怕,可怕的乱治病导致免疫系统崩溃,无法自我修复。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即使救市也不会是真正的救市,放松的政策大概率针对三四五六线,对整个市场作用不大,二线城市不敢太松,一线城市更是要谨慎又谨慎,带着镣铐跳舞的效果可想而知。

05不用救

房地产市场最终是不用救的,因为浮筹洗净,最终剩下的全部是坚定的看多者。都说市场很恐慌,其实市场很正常。

什么才是真正的看空?

真正的看空是连自住的人都不买了,无房户选择租房,唯一住房的人卖了自己的房子去租房住。请问这样的人在你身边有吗?有几位?你会不会这样做?

没到这个地步,根本不会崩盘。

不要说唯一住房的人卖房,连多套住房的人都没怎么开始卖房,那些持有多套好地段好房子的人卖了吗?有多少人因为持有多套房产而焦虑,有因为持有多套房而秀优越感、沾沾自喜的人多吗?

有产者的沾沾自喜都没有改变,市场还用救?

“不用救”最深一层含义是,已有的各种限制性政策也不用继续放松了。要知道放松也是一种救市,就好像吃饱饭后松开皮带,也会造成胃下垂。吃饱饭了,皮带就不要松了,让整个系统慢慢适应。

06 这样救

假设非要救市,那也不能马上救。因为尚未到救市之时,今天救市了,未来出现复杂情况,到了非救不可之时能用的工具就少了。

从效果看,目前也不是最佳时机。救市要在何时救?要在最低点救、要在市场拐点救。什么方法是长期看最有效的?大幅度降低供应量,这也是所谓核心地段房价坚挺的唯一秘密。只要大幅度增加一手供应量,任何城市的楼市都挺不住,今年的上海市场就是例子。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1.房地产市场远没有想象中悲观,要有忍受波动的定力;

2.没有必要出台任何直接作用于楼市的放松政策;

3.已有的政策也不必放松;

4.市场不出清,就没有真正的复苏;

5.与其救楼市,不如救基本面;

6.救市的时机还没有到来,要在拐点救市;

7.真正的救市是降低供应量;

8.要防止一切“饮鸩止渴”的短期救市行为;

9.看完文章,不要问我是不是看空房地产了,没有任何看空的人会如此坚定地说“不要救市”。

这个话题是如此充满争议,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下面留言。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房地产ETF(SH512200)$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