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成为法国人最爱的中国女作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5月24日,中国作家王安忆在上海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并接过由法国总统马克龙签发的荣誉证书。值得注意的是,上一个获得这份荣誉的是巴金先生。这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和巴金先生“比肩”的女作家是何人?她又有哪些触动人心的作品?

王安忆和法国的故事

王安忆的身上,有多个标签,但最为显著的一个还是她与法国文化的羁绊。

王安忆小的时候,是在上海淮海路的公寓里长大的,那里在民国时还是法国租界区,解放后,这块土地自然也遗留下了一些法式的情怀和生活方式。从小就经受法式情怀陶冶的王安忆,学习经历颇为坎坷,被称为“69届毕业生”的她,履历表学历这一栏始终是初中,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她到底遭遇了什么。

不过好在她的文学启蒙很早就完成了。比同龄孩子幸运的一点就是,因为是“文学世家”,她家里有很多书。像傅雷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几乎被她“翻烂”。此外,雨果、巴尔扎克等法国大作家的作品,因对现实内容的精彩呈现,以及笔力高妙的艺术手法,也成了她的“心头好”。

可以直白地说,通过阅读名家翻译的法国文学及其他语言的文学,王安忆发现了自己的语言和道路。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政府不仅对王安忆的文学成就深表认可,亦肯定了王安忆对中法文化和文学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事实上,这并不是王安忆第一次受到法国文坛的认可,早在2013年,王安忆就获得了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在获奖致辞中,王安忆认为,能够获得高贵的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勋章十分荣幸,不仅是因为军团勋章本身具有的光辉,更因为这是巴金先生曾得到过的荣誉,这更增添了它的重要意义。“我并不认为,因此就可以狂妄地以为,和巴金先生在同一高度,相反,它给我自省的机会,检视我和巴金先生以及他的同时代作家的差异和距离。”

继张爱玲之后,最懂上海的作家

王安忆的作品《长恨歌》,描述了上海跨越时代的浮华沧桑,也将王安忆推向了继张爱玲之后,海派重要代表作家的位置。也有声音认为,她是继张爱玲之后,最懂上海的“海派”作家。

上海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文本中,从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性和传统因素的叠加转化为开放的现代都市。从她们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

张爱玲写传统、守旧的上海,很自然把笔墨倾注在小人物身上,看着她们走向黑暗。《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一方面是一个新女性,接受包办婚姻后勇敢选择离婚,保护了自己的自由。又敢于用自己的前途下赌注,与范柳原共赴未来。但另一方面,她又难以摆脱封建道德束缚,把婚姻看作自己的依靠,最终在金钱化的社会中妥协。

这是乱世留给张爱玲的苍凉、悲世感,是新旧冲突下的困境。但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是变迁感,是一种好似潺潺流水般的流畅,其小说中的人物的人生际遇都是上海的变迁带来的,通过他们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

在《长恨歌》中,王安忆将笔墨对准了大上海星光璀璨的背面,通过描写女主角王琦瑶的人生与情感,不仅展现了上海女性的生存与爱情追求,也展现了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海乃至整个社会的变迁。她既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上海的见证。通过她的人生旅途,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一座城市的繁华落寞。

她笔下的上海是:“上海弄堂里的闺阁,说不好就成了海市蜃楼,流光溢彩的天上人间,却转瞬即逝。”

更有意思的是,张爱玲和王安忆之间还有一段跨越时间的缘分。除了都是了解上海“海派”作家之外,王安忆还受邀给张爱玲的作品“填坑”,参与了以张爱玲的作品《第一炉香》改编的同名电影。而且,这不是王安忆第一次改编张爱玲,她此前改编过舞台剧《金锁记》和《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