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钱营销的蒙牛能否走出“增收不增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毕业生都笼罩在求职的忧虑中。然而,中药制药专业的职业本科生小陈却没有这个烦恼。凭借在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双重优势,小陈早早地与一家知名的药企签订了就业合同,成功迈出了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学历日渐贬值的当下,职业本科却越来越火了。5月13日、15日,教育部发布的两次公告显示,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35所,其中,职业本科多达16所,加之已经正式设置的35所,职业本科院校已突破50所。

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职业本科教育以来,该教育形式经历了从试点到全面实践的转变。随着国家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的日益明确和坚定,职业本科院校得到了稳步发展,数量不断增加。

据教育部2023年3月23日发布的数据,我国高职院校(含职业本科)总数已达到1521所,2022年招生人数超过546.61万人,连续四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其中,职业本科招生人数为7.63万人,相较于上一年度激增3万多人,虽然目前仅占招生总数的1.4%,但其增长势头强劲,预示着职业本科教育未来的广阔前景。

01

职业本科有独特的就业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受“重文轻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领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学术化”和“文凭化”风气,这种风气导致学术型、研究型普通高校在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本科职业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但社会上仍有不少人将其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不愿把孩子送去职业院校”,也成为一些家长的心声;在就业市场上,职业本科毕业生仍面临诸多质疑和误解,常常被误认为是专科毕业生。

尽管国家已明确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在证书效用上价值等同,两者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社会认知的形成尚需时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杨小敏表示,职业本科生在理论知识上不低于普通本科生,在技术技能水平上高于专科生,这将成为他们就业的独特优势。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也表示,在培养层次上,职业本科教育强调创新性,不仅面向产业,更对接产业中的高端领域,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这显著区别于专科及以下职业教育,并体现了其“高等性”。职业本科教育的特色在于新技术,强调“用脑”教育,超越传统职业教育的“操作”层面。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领头羊,职业本科教育处于顶层,与普通本科、应用本科共存共竞,同时保持差异化发展优势。

在培养内容上,职业本科教育增加了技能性要求,具有特定性和就业导向性。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职业本科教育更注重面向职业或行业的职业内容学习,旨在“获得”而非“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它是内生型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程师”,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则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02

制造业中高端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完备的工业体系正推动产业升级,急需高技能人才助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然而,我国高技能人才仅5000多万人,占比2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预计到2025年,制造业关键领域人才需求缺口达3000万人。

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布局职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拟新增招生职业本科专业点名单中,188个专业点涉及多个新兴产业应用级人才的培养。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填补人才缺口,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武汉为例,光电产业作为武汉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正在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在2023年12月的首届中国光电子产业集群大会上,武汉宣布成立光通信、激光、新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旨在加速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光电技术应用专业与武汉的光电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为这一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支持。该校的光电技术应用专业成功入选高水平专业群(A档),这一荣誉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极为罕见,仅有26家获得。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武汉乃至全国的光电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内容来源|华博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