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超预期增长,京东做对了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京东又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5月16日,京东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京东收入为2600亿元,同比增长7%,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双双超过预期

用户方面,京东在一季度的各项用户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加速增长,用户的购物频次、NPS(净推荐值)和低线城市用户数量都在显著提升。

商家方面,第一季度京东第三方商家店铺突破百万,商品供给更加丰富多元;同时该季度第三方商家客诉量减少15%,店均服务成本费率降低42%,体现出京东商家生态更加繁荣,运营成本和效率得到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季度京东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速达8.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直到去年年底,这一数据才刚实现转负为正。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相信京东对“多快好省”用户体验的承诺将继续得到全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也将在未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发展势头。2024年京东即将迎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十周年,我们有信心继续为用户、员工、股东和整个社会创造价值,迎接下一个篇章。

在商业领域,任何出人意料的现象其实都有迹可循。那么京东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暗藏着哪些玄机?

以效率驱动低价,以服务协同低价

京东增长的秘密,藏在日百品类里。

日用百货,是电商平台上十分常见的品类,但又是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品类。一方面,日百具有刚需属性,每个家庭都离不开日百商品,市场需求量大且复购率高;另一方面,日百品类的品牌优势并不明显,在“大牌”和“白牌”之间,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购买更便宜的那一个。

因此,日百品类的发展状况,成为衡量一个电商平台价格力的重要标准。纵观以往主打“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多半都是从日百品类起家的。

这也意味着,京东日百品类的高速增长,是过去一年京东低价策略取得成功的例证。从去年3月京东启动百亿补贴开始,京东用一系列低价举措埋下的种子,如今终于开花结果。

在很多人看来,低价策略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行为,因此原本市场对京东盈利的预期不高。但事实是京东的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增长,打破了市场担忧。

为什么京东在坚持低价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利润?因为京东的低价,是一种“健康”的低价,而非“病态”的低价。

所谓“病态”的低价,即要么是牺牲自己的利润、要么是牺牲品牌和商家的利润换来的低价。这种低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推给了品牌和商家,迫使品牌和商家让利给消费者,表面上把价格打了下来,实质上却损害了品牌和商家的利益与信心,无异于饮鸩止渴。

而以京东模式为代表的“健康”的低价,是一种通过提升效率、技术扶持、优化利润结构等手段来实现的低价,它将平台的利益和商家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两者共同进退。

2023年1月,京东发布“春晓计划”,为中小商家提供快速入驻通道、“0元试运营”“0技术服务费”2100元“新店大礼包”等12项扶持政策,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

今年3月,“春晓计划”再次升级,推出20项扶持举措,其中重点包括通过一系列AI工具为全品类商家免费提供入驻、图文制作、视频生成、客服、直播等服务,助力商家节省50%的运营成本,并推动三方商家的用户数量和订单量增长。

商家的成本降低、营收提升,就有了更多向消费者让利的空间,因而更乐意配合平台的低价策略。

另一方面,京东也致力于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自身的成本,从而优化利润结构。

一季度财报显示,通过多年来不断的技术投入,京东的供应链效率不断突破,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29天的历史最好水平。库存周转效率的提升,不仅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更快地将库存转化为销售额,还能减少仓储成本,即仓库租金、维护费用、保险费用等管理费用。

这种不与商家争利的低价,才是健康、可持续的低价。

然而,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仅仅做到低价还不够。因为价格力的重要性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当每个平台都实行低价策略时,其优势便不再明显了。

因此,京东选择将“好价格”叠加“好服务”,打造自身独特的竞争力。

去年12月,京东将2014年推出的“退款不退货”服务由自营商品拓展至第三方商品,从而减少消费者退货的不便;今年2月,京东升级“免费上门退换”服务,覆盖商品无论大小、轻重和数量上门运费悉数免除;3月,京东在目前已有九成第三方商品包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放平台包邮规则,全面普及最高满59包邮。

为什么京东要如此重视服务?因为好服务和低价,能发挥出“1+1>2”的效果。的确,单纯的低价很难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如果他们找到了价格更低的平台或店铺,很容易弃之而去。但优质的服务往往能加深用户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很“值”,从而形成复购。

以前,这种用户心智只有京东自营商品存在。现在京东通过提高服务标准,让第三方商家向自营看齐,从而享受到好服务带来的红利。
所以,京东所谓“卷服务”的本质,是帮助商家培养低价以外的竞争力,实现共同成长。

总而言之,京东开创了一套“以效率驱动低价,以服务协同低价”的独特打法。这种低价策略最终得到了用户的正向反馈,一季度用户数量、活跃度和购物频次全面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改变带来出路,京东说到做到

2023年12月,一位京东员工在内网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指出了京东存在的诸多问题。创始人刘强东看到后认真地回复道:“京东必须改变,否则没有出路。”

如今看来,京东确实说到做到了。改变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上,更要体现在结果上。京东一季度各项数据提升充分说明,京东一直在直面自己的问题,改到了点子上。就像许冉女士所说:“2024年是执行的一年,我们看到各业务已经取得切实的成果。”

通过提升自身效率、保障商家利益、优化用户体验,京东达成了一种多方共赢。只有共赢,才能带来信心和动力,驱动所有人一路前行,这便是京东所坚持的长期主义。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带来确定性的增长。

当然,关于京东的考验还没有结束。京东能否再一次证明自己?在即将到来的618中,我们共同见证。

内容来源:电商头条

作者: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