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三份公告!厦门银行“蚌埠住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厦门银行有点“蚌埠”住了。

5月9日,厦门银行连发三份公告,宣布停止个人通知存款自动转存产品、调整“智慧存”单位智能通知存款服务,并下调存量个人7天通知存款利率。

具体来看,厦门银行的“智慧存”单位智能通知存款和个人通知存款均因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的要求而下架;2023年5月15日前在厦门银行认购并持有至今的个人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从此前的2.1%下调至1.55%。

净息差1.28%,A股上市银行“吊车尾”

下架通知存款并非厦门银行个例,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各大行均下架了相关产品。另据统计,2024年4月16日至5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投向通知存款规模达1.84亿元,环比减少79.39%,较去年同期下降超90%。

据了解,所谓通知存款是一种客户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即“建立通知”),约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额并按约定支取,方能享受通知存款利率的存款业务。该类存款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又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这既是银行高息揽储的工具,也会成为银行息差负担。

不少分析指出,各大银行这一系列举措可能是为了压降负债成本,改善净息差。其中,厦门银行的净息差压力最为突出。根据厦门银行2023年财报,该行2023年的净息差为1.28%,同比下降0.25个基点,不仅远低于1.69%的行业平均水准,也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末尾。

2023年,厦门银行受 LPR 持续下调、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影响,息差较同期收窄影响,利息净收入43.26亿元,较上年减少4.63亿元,同比下降9.67%。

受利息净收入下降影响,厦门银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6.03亿元,同比下降4.96%。在2023年下半年,厦门银行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滑,第四季度更是营收利润双降。

厦门银行净利润尚能维持稳定,2023年实现净利润26.64亿元,较上年增加1.58亿元,同比增长6.30%。这主要得益于其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13.06亿大幅下调51.34%至2023年的6.35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末,厦门银行存款本金总额2075.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5亿元,增幅1.32%。2024年一季度末,厦门银行吸收存款总额1973亿元,较2023年末有所下滑。厦门银行的存款增长缓慢,可能意味着通知存款的业务的吸储效果并不理想。

重构网银业务 “E秒贷”信披不完善

除了调整通知贷款,厦门银行也在调整自己的网银业务。

4月30日,厦门银行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2024年6月21日起关闭个人网上银行代销基金、“融E存”、三方存管部分业务服务。

5月10日,厦门银行又发布一则公告,称因业务调整,该行将于2024年6月21日起关闭个人网银渠道的私募业务服务(具体指募集方式为私募的自营理财、代销理财、代销资管、代销信托产品)办理渠道。

这可能与厦门银行重构网银业务有关。在2023年报中,厦门银行就宣布启动“新一代企业网银”项目。但是关于网络银行的发展,厦门银行的信息披露并不充分。

例如,在2022年财报中厦门银行详细披露了“E秒贷”的发展状况。厦门银行在财报中表示,本公司主推的E秒贷2.0上线后注册人数近13万人,累计投放25亿元,余额14亿元,平均投放利率达到7.3%。线上渠道营销E秒贷授信户数、规模约占比全行18%。

厦门银行的“E秒贷”发展状况成了一个“黑箱”。

但是在2023年财报中,厦门银行并没有如同2022年一样详细披露相关信息。厦门银行仅在财报中表示,“E秒贷”产品体系日趋完备,广受各界认可,获评2023年度“福建首届服务新市民十佳金融产品”、2023年度零售银行“杰出新消费贷款产品奖”;本公司通过线上多渠道营销,收获E秒贷申请、提款客户数在全行总量中分别占比19.85%和15.43%。(内容来源|海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