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成都TOP2!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清明小长假正式收官,成都文旅成绩单新鲜出炉。

同程旅行平台上,成都在热门目的地城市中位列全国第二,也是入境机票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在珠三角长三角及北京往返成渝地区的航线亦成为最热,不愧是旅游界扛把子。

成都,全国第二“热”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清明假期,全市接待外地游客488.3万人次;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53.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446.8万元,同2023年清明假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53.1%、133.6%;纳入重点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与2019年清明假期同口径相比,接待游客、门票收入分别增长28.1%、37.9%。

除了官方数据,来自多家OTA平台的数据更有说服力。除了上文所述同程旅游平台的“TOP2”数据,在飞猪平台上,以四川为目的地的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80%,包车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95%。机场车站、酒店宾馆亦是客流不断,数据显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站位列全国热门用车站/场前五位。

这一波清明文旅经济的流量,成都是如何稳稳接住的?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提起成都,你会想起哪些关键词?熊猫、火锅、悠闲、包容...在成都,你不用着急忙慌的赶路,静静坐在街边茶馆喝一碗盖碗茶,吃一吃热辣滚烫的老火锅,看一看国宝在你面前吃竹子,去东郊记忆感受年轻人的亚文化,你想要的,成都都有。

这个清明假期,春日经济的持续升温带动了假期出行量上涨,春熙路太升路武侯祠、九眼桥兰桂坊少陵路、猛追湾电视塔梁家巷...处处挤满了来成都的游客,个个都说:“巴适得板”。

雍容大度乃本性,自然生动出天姿。来了成都,不去看熊猫是不完整的。每逢节假日,去熊猫基地人可谓络绎不绝,大熊猫无疑成为“流量担当”,仅清明假期第一天,就吸引了3.3万人次游客前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打卡。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在成都,除了市区的繁华,你还可以去周边地区体验更加自然的风景,都江堰就是一个好去处。4月4日,一年一度的“水润天府·万千气象”放水节举行,在锣鼓齐鸣中开启了成都平原新一年的春灌,市民游客们在涛涛岷江旁切身体验了都江堰的治水文化,感受了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了解了当年李冰父子带领灌区人民建堰治水的动人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踏青赏花逛古镇。除了都江堰,洛带古镇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也居于前列。这里是一个客家人聚居已历数百年的古镇,行走在古镇的街巷里,不仅能品尝丰富的客家传统美食,还能直观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近段时间,在洛带古镇还兴起了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簪花。簪花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头饰文化,但喜欢新鲜、热闹的成都也有。在一个地方,体验多种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清明时期,三圣花乡也在上演着“花卉大赏”,并配套美食、市集等特色活动,向游客们发出“春日邀约”。甚至在前段时间,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你还可以在油菜花地里吃火锅,人在花中坐,火锅比花香...不得不说,成都人民是会享受的。

从旅客结构看,今年清明大学生“特种兵”群体出游热情依旧高涨。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期间,平台上18岁—25岁的00后群体旅客占比超过20%,是最活跃的出游群体。来自湖南的小菲一行人就在成都来了一场特种兵式旅游。

第一天,她们在成都市区逛逛吃吃,上午起了个大早去了成华区熊猫基地,在人山人海中看到了心仪的熊猫,下午依次去了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ISF熊猫打卡处,晚上吃了火锅出发前往都江堰。

第二天一早她们爬了青城山,然后去到都江堰南桥、仰天窝、二王庙。一行吃了张醪糟、甜水面、牛肉豆花、老妈兔头...

第三天,她们准备返程,于是前往市区,去了文殊院-望平街-人民公园-东郊记忆-建设路,最后在成都东站乘坐高铁返程,结束了圆满的假期。

本篇文章,不知不觉也变成了一篇成都旅行攻略文,广大游客均可参考,各取所需。美食与风景均可兼得的成都,期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