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顶层设计应该去适应现实情况吗?
某个地方因为高铁站和火车站之间的距离大于半个小时,而在一个小时区间段只设置了一趟从高铁站到机场、从火车站到机场的车。
问题就是,恰巧因为堵车等各种因素,赶不上高铁站的车,然后又不能改签到高铁站下一趟(因为改签后到机场会延后一个小时左右,赶不上飞机); 当然也不存在改签到火车站的可能性(前文说过,二者之间的距离不论怎么走都得半个小时以上,而在这半个小时里面有一趟火车站走机场的,别的没了)
然后,偶然想起应该有城际大巴这种工具,结果过去一问那师傅,人家说我从高铁站走,到中间哪里还得重新过安检、中途拉人、加油,也就是意味着原本预计一个小时的路程会被延长到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流量被动车分流了,人家还得继续给自己再找些顾客)
那么,在当地拼车文化不流行的情况下,一个人也只能打的,要不开车过去,这一路几十公里,耗油耗人的着实不划算。
而且重点是这一个小时的空白区还是白天,所以难道不应该去考虑调整一下吗?中国十几亿人大概只有一亿左右的人坐过飞机,而这里面又有多少人希望能够经济实惠的出行,也许,关注数量多一些的底层的需求,慢慢的也会形成一个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