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际得线上交流纪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会议要点$鼎际得(SH603255)$

1、项目进展

· 公司的POE项目于2024年3月18日正式动工,目前桩基础已完成70%以上,预计在六个月的第三周完成桩基础部分,随后开始搭建平台和进行设备采购。预计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所有长周期设备将陆续交付。

· 预计在2024年9月至11月期间,项目将完成85%至90%的工程量,确保2025年中期交付和试车环节顺利进行。计划在2025年9月30日投产,试车和乙烯投料试生产环节将在2025年6月至7月进行。

2、市场前景与竞争

· 目前有11家企业计划建设POE项目,预计总产能接近400万吨。尽管看似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但鼎际得认为未来三年内将是一个友好的卖方市场窗口期。

· 核心设备的供应商全球仅有三家,且目前只有万华和鼎际得已下订单并支付预付款,其他项目尚未开始订购核心设备。因此,预计其他项目投产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 公司的项目投资回收期约为两年半,计划在红利期内快速投产以获取市场优势。

3、成本与盈利

· POE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乙烯和加工费用构成,整体成本约为一万出头,而当前市场价格为光伏级两万五六,非光伏级两万二三,毛利较高。即使价格回落到光伏级一万七八,非光伏级一万五六,仍有较好的毛利空间。

· 公司计划通过二期项目实现从乙烷到POE的全产业链布局,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毛利。

· 预计2025年项目投产后,POE和阿尔法烯烃的年净利润可达20至22亿元。

4、技术与工艺

· 公司在POE生产的三大关键技术(茂金属催化剂、阿尔法烯烃、聚合工艺包)上有较大进展。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催化剂,并计划在中试装置上进行验证。

· 阿尔法烯烃技术在国内企业中相对容易攻克,鼎际得已具备相关技术储备。

· 聚合工艺包方面,公司引进了海外成熟技术,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放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销售与客户

· 公司计划采用直销模式,前期阶段可能会通过预付款方式销售POE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光伏胶膜厂,如福斯特、海优威等。

· 目前公司正在与下游客户建立联系,计划在产品正式投产后进一步拓展市场。

6、财务状况

· 公司应收账款账期一般为三个月,主要客户包括恒力、中石化、宝丰、延长等大型化工企业。尽管账期有所延长,但坏账风险较低。

· 公司通过内部增资和银行贷款保障项目资金到位,预计项目建设期内不会有资金压力。

7、主业经营情况

· 传统产品(催化剂和抗氧剂)产能利用率维持满产状态,但销售压力较大,库存偏高。预计2024年全年业绩与2023年持平。

·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抗氧剂产品毛利较低,整体利润水平下降明显。

8、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POE项目在2025年投产后,将成为主要利润来源,传统主业的贡献相对减少。

· 未来三年内,随着POE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显著提升。

Q&A

Q:公司最新项目的进展情况。

A:我们的项目从3月18号开始正式动工,目前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处于桩基础打桩阶段,已完成70%以上的工作量。项目的相关证照已经齐备,预计桩基础将在六个月的第三周左右完成。接下来将进行平台搭建和设备采购,预计今年12月至明年1月陆续交付长周期设备。今年9月至11月,我们计划完成85%到90%的工程量,确保明年中期交付和试车。

Q:项目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

A:是的,项目进度基本按计划进行,甚至有些环节比预期提前。我们计划明年9月30日投产,倒推时间,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在进行试车。中期交付后将进行单机试车、连接试车和吹扫等工作,预计六七月份会有乙烯投料试生产环节。

Q:公司如何看待POE产品未来几年的市场前景?

A:目前市场上在建的POE项目较多,但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我们相信通过技术和产品的优势,可以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Q:目前市场上有11家企业在准备建设边民项目,预计储备产能接近400万吨,是否会导致投资过剩?

A:虽然静态数据看起来储备产能接近400万吨,可能会显得投资过剩,但实际建设需要周期,保守估计需要三年时间。我们认为第一批次投产的企业,包括万华、李记德和BOE,将有三年左右的卖方市场窗口期。核心设备的供应商全球仅有三家,目前只有万华和我们交了预付款,其他项目还未开始下订单。长周期设备从建造到交付需要19个月,再加上排期,整体周期可能需要三年。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三年内,市场仍将保持友好的卖方市场。

Q:公司对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期如何?

A:目前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预计在20到22亿左右。我们给项目团队设定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条件是明年净利润达到7亿,后年达到18亿。按照现有外售价格,20万吨POE和30万吨阿尔法70的毛利分别为24-25亿和15亿左右,扣除折旧摊销、税、财务成本后,净利润在20多亿。未来三年内,除非有大量新进入者,否则不会有太大偏差。我们计划在2027年开始二期项目,前后端毛利将非常可观。

Q:公司在成本竞争方面是否有优势?

A:我们在成本上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我们明年9月投产,能吃到第一波红利,投资回收期较短,抗风险能力强。其次,我们二期项目规划了前后端,整个产业链毛利更高,乙烯供应商赚不到我们的钱。即便算上所有经营性租赁费用,毛利仍在40%以上。此外,我们在催化剂方面有20年的经验,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我们在成本竞争上具有明显优势。

Q:公司二期项目的最新进展如何?

A:二期项目的建设并不难,因为我们在一期项目中已经积累了经验。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乙烷的运输,即未来的VLEC船只问题。目前全球只有二十多艘VLEC船,中国主要是卫星和万华在使用。国内有实战经验的船厂主要是江南造船厂,其他船厂虽然也有相关经验,但技术上可能不如江南先进。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实际经验的造船厂,但这会导致排期较长且成本略高。建造一艘VLEC船大约需要15个月,再加上几个月的排期。此外,扬子江船厂最近接了新加坡企业的订单,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从技术上讲,能造LNG船的船厂理论上也能造VLEC船,但缺乏实践经验。我们正在考察整体情况,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Q:公司在POE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点是什么?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何?

A:POE生产的三大难点分别是茂金属催化剂、阿尔法烯烃和聚合工艺包。茂金属催化剂方面,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纳塔系列催化剂,但其靶向性和活性不如茂金属催化剂。我们在催化剂领域有较大进展,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不能透露太多细节。阿尔法烯烃方面,国内公司都在同一起跑线,我们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工艺包,相对容易攻克。聚合工艺包方面,溶液法的工艺难度最大,需要确保高粘稠度物质在管道中顺利流动。我们引进了有实战经验的工程师团队,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Q:公司在POE产品的销售规划是什么?是直销还是经销?目前是否有意向客户?

A:公司在POE产品的销售规划方面,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细节可以透露。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来制定销售策略,可能会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关于意向客户,我们已经在与一些潜在客户进行接洽,但具体的合作细节还在商讨中。

Q:公司计划通过直销模式进行销售,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的考虑和计划?

A:我们计划采用直销模式,特别是在前期阶段,市场需求较高时,通过预付款方式确保货源。我们目前正在与下游客户接触,但由于装置尚未完全投入运营,暂时无法提供具体产品指标。我们将逐步建立与胶膜厂等下游客户的关系,未来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深入探讨合作。

Q:公司的账期一般是多久?应收账款比重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A:公司的账期一般为三个月。我们的下游客户包括恒力、中石化、宝丰、延长等大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在抗氧剂领域,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营收和毛利下降,账期有所延长。但由于下游客户实力较强,坏账风险较低。

Q:公司对石化科技的控股比例为何从91%降至52%?

A:目前公司对石化科技的控股比例为52.5%。之前计划控股90%,但由于引入林总操盘项目,给予其15%的股权。同时,由于再融资环境趋严,公司决定由实控人和总经理以自有资金增资,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导致控股比例调整。未来我们会在合适时机反向吸收两位高管的股份,保障股权集中度和估值。

Q:公司客户获取主要通过招投标形式,客户粘性如何?一般有几个供应商,认证周期多久?

A: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形式获取客户,客户粘性较高。一般客户会有多个供应商,认证周期根据具体产品和客户要求有所不同。对于催化剂和抗氧剂等主要业务,我们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Q:公司在聚合物催化剂和抗氧剂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

A:聚合物催化剂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全国范围内主要由三家公司主导:北京奥达、营口向阳刻画和鼎际得,各自的市场占有率都在30%左右。抗氧剂市场则竞争较为激烈,存在同质化现象。尽管抗氧剂对公司营收贡献较大,但毛利相对较低。公司也在努力开发高端抗氧剂产品,并与国际化工集团SCI签订了长期订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质量。

Q:公司在抗氧剂市场的获客渠道和策略是什么?

A:公司通过与SCI等国际化工集团签订长期订单,确保稳定的销售量和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如俄罗斯和东南亚,并利用SCI的全球客户基础进行代工。代工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且稳定。此外,公司也在主动出击,介入更多民营企业的市场,以应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Q:如果POE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将如何应对资金压力?

A:公司总投资56亿元,其中17亿元为自有资金,39.8亿元为银行贷款。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会压缩工程施工方和设备供应商的款项,实际总投资可能在35-36亿元左右。银行贷款有宽限期,项目投产前无需偿还本金,利息部分已包含在贷款中。因此,即便项目延后几个月,公司在资金上不会有额外压力。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也会充分评估项目的可靠性和成功概率,确保风险可控。

Q:公司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整体经营情况和产能利用率如何?

A:目前公司在产能方面处于满产状态,但存货水平较高。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下游需求而增加了库存。然而,销售端尤其是大众化抗氧剂(如1010、1168)存在压力。整体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情况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不会有显著改善,但也不会显著恶化。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与圣莱科特的长线订单将开始发挥较大作用,可能会带来一些理想的变化。然而,由于有息负债增加,财务成本上升,全年业绩预计与去年相差不大。

Q:公司近两年的盈利下滑较大,未来的预期如何?

A:近两年公司净利润下滑较大,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疲软和开工率低。抗氧剂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保住客户,公司进行了部分让利,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未来,公司将继续维持传统业务,但更大的利润贡献预计将来自于POE项目,该项目计划在2025年9月30日投产。目前来看,2024年的半年报和年报不会有太大起色,但也不会进一步恶化。未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POE项目的成功投产和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