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层破发,是个实践问题更是个理论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可亮说

昨天接受上证报记者盛波的采访,谈关于精选层破发问题,这个问题,我专门写文章讲过,就是下面链接那篇《精选层,缘何破发》,现在看还是那些原因。不过这次采访的角度是从为什么还有一些企业没有破发讲起,经过分析未破发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类,具备这两类特征的企业,破发的几率较小。

不过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报纸版面有限,不适合展开讨论。

一直破发,为什么还发的出去?每次打新都破发赔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打新的?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奇怪是不是?为什么我说《新三板,重新定义资本市场》呢?原因就在这,可能资本市场百年未有之怪现状,都会在新三板出现。

新股破发,最价格问题,价格当然就是个供需平衡的问题。可是为什么打新的时候中签率不到1%,是供小于求,但是只要是一上市开盘交易,价格就下跌,就变成了供大于求?为什么那些打新的资金不去二级市场买便宜的?中签率1%什么概念?就是需求是供给的100倍,那怕十分之一的打新资金去从二级市场买,也不可能破发。

新三板不光是一个实践问题,绝对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这点上来说,新三板非常值得有识之士认真研究。既然谈理论,就要找到理论基础,甚至要找到哲学和方法论基础。 

从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上来看,可能根子问题要回答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精选层从科创板从比特币来看都是主观的,不同人群的主观态度决定了市场价格也决定了公司价值。比特币有价值么?蕴含着多少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相对于其价格来说,其价值近乎为零。可是有共识,共识的人群越来越大,价格就越来越高…

价值规律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到了信息社会,价值规律还对么?好像需要重新界定,增加假设前提才行。

如果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那回过头来,再说精选层的破发,那就是卖的人认为卖出股票变成现金,对他共有价值,而买股票的人认为现金换成股票对他更有价值。恰好,在新三板精选层这个市场,持有卖股票换现金的人,比买股票抛现金的人多,买股票的人多,原因可能只是这些人缺钱。社会上钱很多,但是买精选层股票的人少,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共识,而这种共识就是新三板的投资价值。

新三板找不到说服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理由,或者是找到的理由,形不成普遍的共识。要形成共识,一方面靠理论上站得住脚,一方面靠实践上赚得了钱。理论跟实践,又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事,要想尽快破题,看看是从理论上简单还是从实践上简单,两条腿走路,但是要先迈哪一步?

上篇:精选层,资本市场的无字真经

中篇:精选层,缘何破发?

下篇:精选层,何去何从?

演讲:精选层,重新定义资本市场

专访:转板细则,能否扭转三板乾坤?

作者:盛波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21年1月15日

目前来看,尽管精选层有七成挂牌公司处于破发的状态,但是精选层挂牌即破发并非铁律,亦有企业能够持续走出二级市场整体连续破发的阴影。精选层公司如何摆脱破发魔咒?

  1月12日在精选层挂牌的盖世食品,一亮相就惊艳四座。

  盖世食品在精选层首日开盘不久即因涨幅超过30%临时停牌10分钟,贡献了精选层第一个向上临停。当日复牌之后,盖世食品延续强势上涨的势头,一度涨至最高5.5元,较发行价大涨58.05%,在第二批发行的新股中极为罕见。截至精选层挂牌首个交易日收盘,盖世食品收报4.41元,涨幅为26.72%,换手率高达56.95%,成交额为6104.84万元。进入精选层的第二个交易日,盖世食品延续首日上涨势头,涨幅为11.34%。1月15日继续上涨,涨幅为6.31%。

  哪些精选层公司扛住破发压力?

  登陆精选层的公司,挂牌首日破发似乎已成为惯例,二级市场股价低于首发价格也占大多数。尽管如此,也有不少精选层公司像盖世食品一样,其股价扛住了破发的压力、摆脱破发的魔咒,走出了上扬的行情。

  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月14日,44家精选层公司中,有20家首日未破发,有12家最新的收盘价较首发价格上涨。同享科技盖世食品诺思兰德万通液压三友科技富士达永顺生物、创远仪器、浩淼科技等8家公司兼具上述两项“抗破发”的特点。

  精选层另一只大牛股连城数控,尽管在精选层挂牌的首日破发,但后续股价却一路高歌猛进。去年12月21日,连城数控盘中最高价达到100.67元/股,成为新三板精选层第一只百元股。之后,连城数控股价继续上涨,截至2021年1月14日收盘涨至118.20元,较37.89元/股的公开发行价,参与战略配售和打新并持有至今的投资者,其浮盈已高达211.96%。

  再如精选层开盘首日涨幅居前的两只股票——同享科技永顺生物,此后整体依旧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截至2021年1月14日收盘,这两只股票较其首发价格10.18元、29.88元分别上涨181.73%、19.58%。

  诺思兰德是精选层首家未盈利企业,尽管精选层挂牌首日即下跌,但后期却走出反转行情。从去年12月初开始就持续上扬,直至12月28日,公司股价攀升至近3年来的最高点12.45元,较首发价上涨106.81%。截至2021年1月14日,尽管诺思兰德股价有所回调,但依然较首发价上涨59.47%。9名机构投资者参与了诺思兰德的战略配售,公募基金富国基金获配440万股,青岛晨融叁号股权投资旗下基金合计获配59万股股份。

 如何摆脱破发魔咒?

  目前来看,尽管精选层有七成挂牌公司处于破发的状态,但是精选层挂牌即破发并非铁律,亦有企业能够持续走出二级市场整体连续破发的阴影。如何摆脱破发魔咒?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认为,精选层没有破发的股票有两大特点:一是产业趋势好,比如连城数控是光伏设备龙头企业,永顺生物生产动物疫苗,创远仪器、富士达从事通讯技术行业,诺思兰德生物医药企业;二是发行市盈率较低的同时,流通盘较小,比如万通液压盖世食品等。“这两类股票会吸引A股投资者来精选层投资。”

  能够扛住破发压力,除了行业和市盈率之外,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提出,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具备转板上市的潜力、主动限售率相对较高、公司市值管理意识较强等因素,也是精选层公司摆脱破发的关键所在。张可亮表示,虽然第二批精选层企业有的发行市盈率已经够低,但是老股不限售,成为高悬在二级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市场缺乏领头羊,精选层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规模较小、性价比较低,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又不像A股那样活跃,很少跟风炒作,所以自然就是目前这种卖多买少。”

  但是,专家们认为改变破发惯例的决定性因素,依然是精选层整体市场环境的完善,等待市场被更多人认知,等待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入场。

  周运南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精选层的破发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破发问题的解决最终只能是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不是单靠任何一项政策的单兵突进来实现。

 对于目前股票依然处于破发状态的公司,张可亮建议企业好好经营主业,不要太在乎二级市场价格。“关键在于继续完善修正精选层政策、差异性的限售安排、继续降门槛、继续给予精选层企业上市公司地位等。”张可亮说。

—END—

 欢迎大家关注“三板会”,

一起畅想、讨论、描绘新三板应有的样子…

新三板的唐吉诃德,

一个怀有理想主义的实践者,

将新三板作为自己的“理想国”,

在此开拓中国资本市场的另一种可能…

功成不必在我,

功力必不唐捐…

如果您也关心新三板的发展,

请将文章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