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排雷:警惕赚白条的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上一次的财务排雷系列文章中,我们讲述了如何辨别货币资金中的“雷”,这篇文章,我们将说明如何辨别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中可能存在的“雷”,并通过简单的财务分析方法帮投资者避雷,躲开只赚白条不赚“钱”的公司。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新会计准则把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为一个项目,一起列报。其中,应收票据反应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担保,对于持有人来说,等同于准现金,商业承兑汇票由开票企业以其信用担保,信用等级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应收账款项目,反应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并没有被担保。

总的来说,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三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客户欠公司的钱,不同之处在于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相当于公司手里的欠条,应收账款代表公司手里没有欠条。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信用担保,基本等同于现金;商业承兑汇票和应收账款由欠账公司信用担保。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方面的操纵,可以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的赊账交易,虚增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来虚增营业收入,进而操纵净利润,但是不会带来任何现金流入。这种方法会虚增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

因此,当我们看到公司资产负债表出现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增速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速,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没有相应的增长时,我们应该警觉,这家公司是否存在利润操纵的情况。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 “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郑百文为了上市,通过虚增应收账款的方式,将公司打造为营业收入超40亿元的沪深两市第一大商贸零售公司。虚增应收账款主要以商品返利的形式,公司让入住郑百文厂家以应付商品返利款为付的名义打欠条,计入当期应收账款。在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后,郑百文原形毕露,公司控制人将2亿元募集资金拆借挪用,总资产仅为6亿元的公司连续两年内累计录得15亿元的巨额亏损,公司濒临破产,被三联集团收购重组。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造假的特点比较明显,这种造假不会涉及现金流,所以投资者在选股时,对于公司应收账款增速大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公司一定要引起警觉。

同时,对于收现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长期小于1的公司,也要特别注意,这些都是可能存在应收账款操纵的信号。实际上,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包含增值税,而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对于收现比小于1.13的公司,保守的投资者就要注意了。

当然,现金流差只是财务造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一些行业天生现金流就不好,比如工程行业。而且,投资者在分析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时,也应注重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当行业景气度下降时,会出现全行业的应收账款上升情况,这种情况不等同于财务粉饰或财务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