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年报来投资

只看年报来投资

纯粹贝叶斯主义者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我笃信价值投资,所以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基金配置为股指基金”,这个是什么逻辑?

讨论

这样的业务应该搞成合伙制更合理,如同律所、会计所那样; 也许还可以把自己变成“经纪人”,成为经纪人公司,搞中介。 目前的公司制,怎么看都不太合理。

讨论

回复@舒九: 民营能源企业,大多带有强烈的草莽气息,“旁门左道”层出不穷,多少都带点“黑历史”,另外一个案例是广汇能源。
如果是投资,我感觉还是要慎重,毕竟老板肯定不是奔着“回报投资者”来的,资产多多少少有夸大的嫌疑,质量也存疑,未来大饼大概率真的只是“画”的。
投机嘛,...

讨论

回复@王代新: 确实是这样。有时候我会忍不住“阴谋论”,难道真没想到?
本来在3100点左右晃荡,然后出来:限售、限空、打量化,这样就有了春节前的一波。
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来个新9条、面退。那么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王代新:回复@Benjm_修:一般来说,对于市场的人为干预都会产生意想不...

讨论

目前消费股机会可能还真不小。 好的投资机会就是: 1、大家认为不行; 2、实际上还不错。 正如这几年的“老能源”。 目前,条件1是满足了,条件2成立的概率也不小。

讨论

我喜欢一句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比尔盖茨说这句话的时候,微软霸占着操作系统,和intel组成了牢不可破的“wintel”。
后续发展表明,操作系统也不是这么难被突破。
若说,某家酒、某个神秘药方、某个“生态”,他们的“护城河”比当时的微软还要硬,我是会怀疑的。

讨论

你们都把投资搞成“玄学”了。

讨论

今天和小朋友提起姜萍。
小朋友说:普通网友就不应该质疑姜萍,就如你上大街不能随便质疑一个人是小偷,因为这太不道德了。
我觉得有道理。

讨论

回复@非完全进化体: 虽然我们仅能基于当前的事实去推导未来,但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和现在毫无关系。
至于这关系有多大,什么样的“当前事实”能在未来起到决定性作用,又什么样的“事实”只能在未来起辅助作用,未来是多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是产生投资的不同“流派”的原因吧?//@非...

讨论

有个前辈,把公司取名“否ji泰”,否极泰来之意,我总觉得这名字不太吉利。
按《易》看法,泰极必然否来,朝代兴旺然后必然衰落,很少衰落了然后再兴起的。若有兴起,那也被人换朝代了,商亡周兴。否极泰来更多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序卦传》:《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讨论

大A的市值龙头:
2005年,中国石化,市值4000亿;
2006年,工商银行登顶,市值2.07万亿;
2007年,中国石油称王,年底市值5.67万亿,这个市值是个传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众龙头只能“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中国石油称霸到2014年。
2015年,工商银行以1.63万亿王者...

讨论

看欧洲杯算概率。
小组赛36场比赛,刚好有个球员在自己上场的时候是生日,这个概率多大?
一场比赛,只算首发球员是22人,全部不是当天生日的概率是1-(364/365)^22,约6%。
36场比赛,那就1-94%^36,约89%。
所以,很大概率会有个球员在生日上场比赛。
那刚好这个球员进球呢...

讨论

别怕,马上要七穷八绝了。

讨论

如果一直用高杠杆,而且运气好都没爆仓,是不是就发大财了?
不见得,广汇系就是例子。
杠杆确实会放大收益,但更多时候会陷入被动,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由于资金原因反而错失良机。

讨论

回复@在A市最后都输光: 万一,我说的是万一,5缩1后又跌到8毛呢?//@在A市最后都输光:[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这还能摊低成本啊,真是炒股的

讨论

为啥4S店这么弱势?
看了看广汇汽车的报表,都有点心疼了。
整车销售毛利才1%,还得给整车厂家预付车款:年整车销售1170亿,预付款项竟然高达270亿,相当于近3个月的销量,而且库存还有160亿。
这日子还怎么过嘛?
再仔细一看,预付车款很可能大部分是返利,只是没给而已。那样的...

讨论

以前“牛市”,都是从“科技股”“军工股”先起来,这种股票pe虽然高,但盘子小,一点点的资金就拉升好多。
“赚钱”效应慢慢起来后,消费、白马也开始走牛。
最后,银行股一波大涨,牛市结束。
现在嘛,感觉刚好相反了,银行股的坚挺掩盖众多其他股票的大撤退。

讨论

可以选择“整体核算”啊,不过也不一定划算。
税收,以前“筹划”手段多,虽然名义税率高,但实际税率还基本能忍。但现在“大数据”手段太多了,筹划都会有很大风险。
想不到“大数据”、“AI”,最大的落地竟然是税收,谁能想到?
我个人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赶快大幅度降低各种税率...

讨论

感叹下,现在车企的风气真的蛮糟糕的。
某C企业说B企业财报售后服务费用计提翻倍了,这是指责隐藏利润?结合上下文,原来是指责B企业质量不行,所以要多计提维修费用。这啥逻辑?
C企业的财务报表,研发费用资本化率50%+,按照C企业的逻辑,那一定是他家研发效率特别高,花两块钱有一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