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求知的蜗牛

爱求知的蜗牛

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截至5月底,今年收益率10%。主要贡献来自银行、煤炭、电力三个高息行业,主要亏损源自几家低息企业,包括所谓成长股及周期股。
第一反应是‘高息击败成长’,但细想一下,本质还是买入时的估值。
上述亏损的成长股多买于人气旺盛时,估值本就不低,加上后来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的估值业绩双下...

讨论

图1:2000年全球Top10集装箱港口
图2:2011-2019全球Top10集装箱港口排名变化
图3:2023年全球Top10集装箱港口
港口地位已经摆在这儿了,航运公司的地位早晚要跟上,吧?
$中远海控(SH601919)$

讨论

同样的8.6代线,为啥$京东方A(SZ000725)$ 要630亿,$维信诺(SZ002387)$ 只要550亿?
&以维信诺的家底和负债率,多半要搞定增才能支撑这么大的项目吧,要不然就是出资少当个小股东? 好在两家的项目错开了至少一年半时间,就算落地还有建设期,3年内对企业基本面都没啥影响。淡定~

讨论

这个公式还可以再变换一下: 股息率% = 分红率% ÷ PE。
比如,若分红率为50%,PE=10,则股息率为5%;若PE上升到15,则股息率下降至3.33%。也就是说,分红率高不代表股息率高(如长电);分红率不高,股息率也可能不错(如银行)。

讨论

能源局: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07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第二产业用电量20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用电量55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6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网页链接

讨论

又看了点资料,新增两点笔记:
1、船运业的供给侧周期不容忽视,每年新增造船订单量的波动还是比较大的,只不过从下订单到船只交付有时间差。2021-2022新增了大量新船订单,这部分影响照理说这两年应该会有所显现。当然这里还涉及到旧船的淘汰速度,两者相加才是每年净增的运力。
2、23年...

讨论

说大实话的米国学者[笑]网页链接

讨论

$中远海控(SH601919)$ 首次关注,做一点笔记:
1、公司盈利的起伏主要受运价影响,而运价受供需关系影响,其中供给侧(船/运力)是个慢变量,而需求侧则受经济周期和国际事件影响,可能出现急变量。这个急变量既是公司超额业绩的来源,也是投资者超额收益的来源。
2、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让...

讨论

持股股息率%
= 每股分红 ÷ 持股成本
= (每股收益 × 分红率%)÷ 持股成本
= ((净利润 ÷ 股本)× 分红率%)÷持股成本
将股息率%指标进行三轮分解后,共拆分出4个影响因子:净利润、股本、分红率%和持股成本。与之相对应的,能提高股息率%的情形包括:
①公司净利润...

讨论

2010:潜龙勿用
2021:见龙在田
2024: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讨论

看到雪球上好些个投资者晒出今年收益已经超30%,包括大V和普通散户,觉得他们都好厉害。不过观察后又发现了一个特点,他们要么是持仓集中,要么是上了杠杆,而这两点我都做不到,那就算了,还是走好自己的路吧。

讨论

$京东方A(SZ000725)$ $TCL科技(SZ000100)$ 在攒钱还债路上东哥先走一步

讨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出《论语·雍也》。
——投资的三重境界

讨论

去年下半年开始,把比较大的仓位配置成了高股息公司(指按照持仓成本计算,股息率>4%)。亲身实践了大半年,有两方面体会:
一是,高股息配置的好处:
①每年可以获得分红现金,这样盈利就不再是随时会消失的纸面富贵。
②股息率可以作为一个定量跟踪指标,即现价股息率与估值成反比...

讨论

促消费有抓手了

讨论

#2023年报# 关于三峡能源2023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公司解释原因有二:①折旧增加;②计提安全生产费。
对此,到年报里具体查了一下数字,①固定资产折旧,同比增加了17亿多;②安全生产费,约2亿。两项相加近20亿,对净利润影响确实不小,其中折旧是主要影响因素。只能说对于一家处于‘基建期’...

讨论

2024Q1:
三峡能源,风电完成发电量120.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6.33%;
华润电力,附屬風電場累計售電量達到11,906,058兆瓦時,同比增加了16.7%。
——并肩跑

讨论

一直觉得通过跟踪数据来观察趋势是很有用的,既客观又直观。比如图片这个指标,如果持续关注的话,最迟2022年肯定会发现不对劲,从而远离房地产行业。
但问题是数据多如浩瀚烟尘,想想就头大,要找到合适的观察指标不容易…哎,还是要鞭策自己勤劳一点。

讨论

#思考笔记# 同样是高负债,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
A类——负债转化为可长期(20年+)使用的固定资产,比如水风光核发电企业。
B类——负债转化为短中期使用的固定资产,如科技制造业企业的产线,一旦有新技术出现,则需要新一轮投资对产线改造,或者计提减值。
总的来说,A的负债转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