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思有财——茅台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价格双轨制”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智思有财 雪球文章2024-5-14

看你码了这么多字,也确实有代表性(毕竟回帖不需要看原贴网页链接是雪球一贯的准则),我便也借这张帖子耐心地讲一讲,但并不是针对你个人,主要是我懒得对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言论一一回复。

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喝不喝茅台酒?是否了解茅台现有的市场结构?是否仔细看过原文?这样我们才好讨论。这三者都没有,光靠码字不就变成自说自话了吗?原文讨论的是如何解决价格双轨制导致黄牛大量囤积,经销商黄牛化,使市场价格失真的问题,和你所关心的那些问题比较起来这才是最致命的。正象文章最开头所讲的“看到这么多人在讨论茅台酒的价格高不高——其中不乏连茅台酒的出厂价、指导价、市场价都分不清的,更不要说整箱价、拆箱价甚至还有个同码拆箱价这么奇葩的东西”。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这篇文章根本没有必要往下看,也不可能看的懂。价格双轨制导致黄牛大量囤积,经销商黄牛化,市场价格失真,茅台酒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买不着,也就给出厂价合理定价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些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价格双轨制和出厂价定价两者本身并不是同一回事。因为出厂价和市场价原本就是两个价格(所以不存在什么双轨),但1499不是出厂价(我看到许多讨论者连这个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我不明白讨论的意义在哪里?),是所谓的“市场零售价”,所以真正的市场零售价就变成了黑市价,并成为了酒厂打击的对象。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别说某萎,即便是厂方也无权规定这个价格,所以这个限价必须要取消。有人说是经销商阻挠取消价格双轨制(这个限价),因为取消它(充许经销商正常销售)是动了经销商的奶酪,我不知道这些人的逻辑是什么?但是正如我在文章中所讲的,“这样的限价只会造成经销商的惜售从而形成被动的囤积,但如今酒厂已经骑虎难下”。在多年价格双轨制之下,经销商和黄牛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库存,取消限价后市场会是什么反应很难判断。所以要采取一些措施,但总的原则仍旧是长痛不如短痛——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价格闯关时给出的意见。我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茅台酒》中介绍过那段历史,可以作为参考,不了解的可以找那篇文章看一看。此外,Lv没打算卖给用包的人,是合理的。但如果茅台没打算卖给喝酒的人,便是大错特错。所以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没崩盘只是因为茅台夠优秀,并不可以作为向崩盘继续努力的理由。价格双轨制导致茅台酒离喝酒的人越来越远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笨蛋都能经营的很好的企业,哪天真来一个笨蛋做管理者是必然的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笨蛋们难免会聪明地认为,既然不是用来喝的,质量好不好还有什么关系?既然不允许市场定价,兑点水卖不也能增收吗?这样倒下的企业远比LV们多得多,LV只是幸存者偏差而已。

@有智思有财 雪球文章2021-09-02

这个帖子网页链接出来后,不乏点赞者,不乏谩骂者,也不乏担心者。总之,绝不缺少欢乐,唯一缺少的,是能看得懂的人。
点赞者大多认为此举一行,一个月后出厂价必可以大幅上调,却完全认识不到,几年来茅台酒厂对黄牛的精准投放,导致黄牛手中大量囤积,而经销商群体并非全都乐于参与这场囤积炒作的盛宴,只是由于限价过低,被动卷入,一旦取消终端限价,并明令以一个月后的市场价为基准制订出厂价,利益所动——今天砸得越猛,将来拿酒的价格就会越低——则会积极销售,从而快速改变市场的短期供需关系,这必然会对市场囤货者们的坚强意志构成考验。所以,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不是没有。
谩骂者中,第一种同样是认为这个策略会导致出厂价大幅上调,因而会触动自己的利益;第二种认为这个策略会导致酒价崩盘;还有一种只是看着茅台不爽,骂茅台酒和茅台小股东们难道还需要理由吗?什么时候又需要过理由呢?
第一种人和点赞者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立场不同,对他们和第三种人就不做评论了。第二种人和担心的人没有看到的是尽管几年来茅台酒厂对黄牛的精准投放导致黄牛手中大量囤积,但与之同步的是,消费者们由于买不到酒,从而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也大量堆积,只不过由于几年都无法在合法渠道买酒,导致不少消费者流失,从而力量有所削弱,但这部分需求终归是不能忽视的。
当然就如正文所讲,几年来的价格多轨制导致茅台已经沦为单一的黑市交易商品,这使得真实的市场供需情况,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黄牛和酒厂都已经难以判断,终端市场价格放开后,难免会出现暂时的市场混乱,包括极端情况可能出现 ,如囤酒者继续孤注一掷大肆囤货,或一边倒地抛售,都不是没有可能。稀缺商品被囤积总是难免的,但囤酒者的逻辑在于他们可以比消费者得到更大的便利,获得低价的茅台,而消费者获得的酒,黄牛们是拿不到的。所以必须首先斩断这条利益链,才能取缔黑市交易,让茅台酒重回合法市场。用限价抑制囤货无异于抱薪救火,令经销商不仅被迫加入囤酒的大军,并且只能通过黑市供酒,从而令茅台酒只能永远滞留于远离消费者的黑市之中。
另一方面,如果现在茅台酒的价格真的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境地,那么尽早地把风险释放出来也绝不是坏事,难道真的要等所有消费者都已经弃之而去的时候再采取措施吗?从两年前我长篇大论地论述这个问题: 网页链接 到今天,已经整整两年过去了,掌门人由主任换厅长,由厅长换局长,不变的只是与市场不停地博弈。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