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全托管多举措应对美国关税,中国制造的优势加上拼多多平台的极致效率,Temu可以期待,虽然估值已经可以看作零。 $拼多多(PDD)$
1.我不喜欢重资产公司,拼多多是轻资产,毛利率远高于阿里,很容易保持千亿净利润,恢复增长稳定时可以享受20倍PE(目前主要是国补对拼多多影响有些大),可以看多到3000亿美元市值。
2.拼多多更专注,业务模式比较简单。
——阿里一直不太专注,业务非常负责,新零售O2O已经证明是错误(虽然在甩卖了),现在大资金投入外卖/闪送,这个业务能否成功是不确定的,这么大资本投入让人不安。
3.出海方面,中国一般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是增加关税就可以抑制的,temu的战斗力也得到过验证。
综合:
把现在电商看成一个整体,GMV大约20万亿,毛估估一年也应该能挣3000亿以上,阿里 拼多多 京东 快手总市值目前约3.6万亿元;
盈利:拼多多(1124亿)+ 京东(414亿)+ 快手(177亿)+ 阿里(797亿) ≈ 2512亿元。
市盈率3.6万亿 / 2512亿 ≈ 14.3倍
从整体市盈率上看也不贵,而拼多多又是其中更有竞争力的。
Temu全托管多举措应对美国关税,中国制造的优势加上拼多多平台的极致效率,Temu可以期待,虽然估值已经可以看作零。 $拼多多(PDD)$
拼多多控股第二季度营收1,039.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70.595亿元增加7%;调整后每ADS收益 22.07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5.50元;调整后净利润327.1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拼多多(PDD)$ 你们上车了吗?我还没买够量
「拼多多在2024年交出了卓越的财务业绩,营业收入同比激增59%至540亿。净利润显示出显著的增长,同比增加87.3%至154亿,而营业利润上升了84.7%至149亿。公司保持了173亿的强大现金头寸,摊薄后每股收益达到了2.60美元,高于2023年的10.29美元。公司的增长得益于其三大核心平台:拼多多、Temu和多多买菜。活跃商户从2023年的1420万增加至1580万,反映出平台的强烈参与度。拼多多持续扩展其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全球业务,拥有23465名员工,其中包括8980名研发工程师。战略举措着重于全球市场扩展和科技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与腾讯控股等关键玩家保持了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公司在应对各个管辖区复杂的监管环境及网络安全要求时面临持续的挑战。拼多多在中国大陆保持了143亿的受限净资产,同时追求供应链优化和平台服务提升。」
有三点很重要也很简单说明$拼多多(PDD)$ 的竞争力:
1.业绩持续高增长,包括Temu出海表现,至于大力宣传出口转内销的都是扯淡,毛衣战升级之前我们已经非常卷了,产品无比过剩,内销能力不足,稳住国内基本盘全力拓展非美海外市场是正道。
2.员工效率在电商独一档的存在——截至2024年底,阿里员工约19.4万人,人均年营收506万元;拼多多员工约1.7万人,人均年营收2,316万元。
3.活跃商户去年持续增长,在经济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今年千亿补贴商家,相信商户数量和质量都能稳定提升。
学习总结:
1)财务指标
2025年拼多多营收3938.36亿(+59%),净利润1124亿(+87%)
在线营销收入(广告)占比50.3%,交易服务收入(佣金、手续费,进销差价)占比49.7%
2)gmv与营业收入
gmv整体5.2万亿,国内4.8万亿,国际0.38万亿(其中美国0.19万亿)国际占比7.5%,美国占比不到4%
收入部分,国内是78%,国际是22%,美国11%左右
其中,国内营业收入:1819亿-根据3.79%的take rate预估(营销),1264亿-(交易服务),国际营业收入:855亿-根据国外收入*takerate计算(3800*0.5*(0.3+0.15)=855,占比22%)
3)未来展望,根据2020年595亿,2021年940亿,2022年1306亿,2023年2476亿,2024年3938亿;假设未来5年以15%年化增长,到2029年差不多能翻2倍到8000亿左右,利润估计能到2000亿
结论: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角度,现在价格非常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