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拼多多的营收和估值,及TEMU对其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25

2024年,拼多多总营收达 3938.361亿元 ,同比增长 59%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124.345亿元 ,同比增长 87% 。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 1223.436亿元 ,同比增长 80% 。按照现在9600亿元的市值(1316亿美元),不刨除三千亿元的现金及等其价物,也就不到8倍PE。

关于电商的GMV和营业收入(营收),这是两个很平常但完全不同的数据,网上很多文章都是混为一谈,使用DS搜出来的数据也有一些是明显违背常识的的,需要辨别斟酌。

一、拼多多营业收入构成与计算方式

拼多多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在线营销服务(广告收入)和交易服务收入两部分,以2024年拼多多的营业收入来说:

在线营销服务(广告收入): 主要来源于拼多多主站商家为商品推广支付的广告费用。商家通过投放广告提升商品曝光率,平台按点击或成交效果收费。2024年广告收入为1979.3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50.3%。

交易服务收入: 包括以下部分:佣金收入:涵盖主站百亿补贴商品、多多买菜(社区团购)、Temu(海外业务)的佣金抽成。支付手续费:用户支付的交易金额中平台收取的服务费。进销差价:在多多买菜和Temu的类自营模式下,平台从供应商采购商品后加价销售,差价计入收入。 2024年交易服务收入为1959.02亿元,占总收入的49.7%。

二、GMV与营业收入的关系

GMV(成交总额)的定义:GMV是电商平台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交易额,包括已支付、未支付、取消或退货的订单金额。

GMV与营业收入的转换逻辑营业收入 = GMV × Take Rate(货币化率)

Take Rate的构成:广告收入Take Rate:拼多多主站预计为3%-4%(2023年约3.79%)。交易服务收入Take Rate:因包含进销差价和佣金,Temu的Take Rate显著更高。例如,Temu全托管模式下Take Rate约为30%(国内主站的近10倍),而半托管模式下可能降至15%-20%。(网络查询数据)

举例:某季度Temu的GMV为100亿美元,采用全托管模式(Take Rate 30%),则对应营业收入约30亿美元;若采用半托管模式(Take Rate 15%),则营业收入约15亿美元。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GMV vs 营业收入就类似 人体摄入的总食品 vs 人体吸收的营养,两者不同但都非常重要。

三、Temu营收及对拼多多的影响

由于拼多多没有公布Temu的GMV及营收,我们根据市场预测数据大致算一下:

伯恩斯坦预计2024年Temu的GMV为540亿美元——约合3800亿元人民币,拼多多整体GMV估计5.2万亿元,Temu占比约7.3%,若采用全托管模式(Take Rate 30%),营业收入约为162亿美元(约1140亿元人民币)。但Temu自2024年起加速转向半托管模式(商家自主履约,Take Rate降至约15%-20%),实际营业收入可能为81亿-108亿美元(约570亿-760亿元人民币)。两种托管模式我们按照各一半进行估算3800*0.5*(0.3+0.15)=855亿元。2024年拼多多总营收达 3938.361亿元 ,Temu营收约占拼多多总体营收的22%。考虑Temu美国GMV可能占Temu总体的50%,也有报道2024年拼多多在更积极开拓非美国市场,希望其占比降低到25%,所以粗略估计2024年拼多多在美国的营收占其集团总营收比重应该在10%或者以下,美国GMV占集团整体比例可能不到4%。

小结:Temu目前整体不盈利,也有报道美国市场已经盈利,总营收占比不到10%的情况下,Temu在美国的风险可以忽略,按照“0”来处理也不会怎么样,“拼多多很低估”这个模糊的正确是很正确的!

以史为鉴,看拼多多最近五年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2020年营收:59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9%)。

2021年营收:93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

2022年营收:130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

2023年营收:247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

2024年营收:393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

2024年相交2023年增速是在下降,在GMV达到5万亿规模下,依然有50%以上的增速。展望未来,不管是否消费降级,只要拼多多核心团队还在,未来的增长一样可期。如果未来五年拼多多每年平均营收增速降到15%,相当于营收五年增长一倍达到8000亿(2024年阿里巴巴收入9412亿元),达到2000亿元的净利润还是可期的——即使不预测什么时间能达到,但拼多多净利润做到2000亿元甚至更多,是非常确定的,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角度,现在价格非常合适。

关于拼多多的效率,以及说拼多多现金很多为什么不分红,管理层不关心小股东沟通是否会做损害小股东的事,平台假货横行等问题,雪球很多大佬已经给了详尽解释,自己也从这些大佬处学习了很多,@刘成岗 @Elon伟大的自由 @曼巴投资 @愣头青是我 @冰冻三尺一请指正, 一并感谢。$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今天和朋友又聊了一下$拼多多(PDD)$g和$阿里巴巴(BABA)$ ,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思考:
1.我不喜欢重资产公司,拼多多是轻资产,毛利率远高于阿里,很容易保持千亿净利润,恢复增长稳定时可以享受20倍PE(目前主要是国补对拼多多影响有些大),可以看多到3000亿美元市值。
2.拼多多更专注,业务模式比较简单。
——阿里一直不太专注,业务非常负责,新零售O2O已经证明是错误(虽然在甩卖了),现在大资金投入外卖/闪送,这个业务能否成功是不确定的,这么大资本投入让人不安。
3.出海方面,中国一般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是增加关税就可以抑制的,temu的战斗力也得到过验证。
综合:
把现在电商看成一个整体,GMV大约20万亿,毛估估一年也应该能挣3000亿以上,阿里 拼多多 京东 快手总市值目前约3.6万亿元;
盈利:拼多多(1124亿)+ 京东(414亿)+ 快手(177亿)+ 阿里(797亿) ≈ 2512亿元。
市盈率3.6万亿 / 2512亿 ≈ 14.3倍
从整体市盈率上看也不贵,而拼多多又是其中更有竞争力的。

Temu全托管多举措应对美国关税,中国制造的优势加上拼多多平台的极致效率,Temu可以期待,虽然估值已经可以看作零。 $拼多多(PDD)$

拼多多控股第二季度营收1,039.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70.595亿元增加7%;调整后每ADS收益 22.07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5.50元;调整后净利润327.1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拼多多(PDD)$ 你们上车了吗?我还没买够量

拼多多在2024年交出了卓越的财务业绩,营业收入同比激增59%至540亿。净利润显示出显著的增长,同比增加87.3%至154亿,而营业利润上升了84.7%至149亿。公司保持了173亿的强大现金头寸,摊薄后每股收益达到了2.60美元,高于2023年的10.29美元。公司的增长得益于其三大核心平台:拼多多、Temu和多多买菜。活跃商户从2023年的1420万增加至1580万,反映出平台的强烈参与度。拼多多持续扩展其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全球业务,拥有23465名员工,其中包括8980名研发工程师。战略举措着重于全球市场扩展和科技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与腾讯控股等关键玩家保持了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公司在应对各个管辖区复杂的监管环境及网络安全要求时面临持续的挑战。拼多多在中国大陆保持了143亿的受限净资产,同时追求供应链优化和平台服务提升。」
有三点很重要也很简单说明$拼多多(PDD)$ 的竞争力:
1.业绩持续高增长,包括Temu出海表现,至于大力宣传出口转内销的都是扯淡,毛衣战升级之前我们已经非常卷了,产品无比过剩,内销能力不足,稳住国内基本盘全力拓展非美海外市场是正道。
2.员工效率在电商独一档的存在——截至2024年底,阿里员工约19.4万人,人均年营收506万元;拼多多员工约1.7万人,人均年营收2,316万元。
3.活跃商户去年持续增长,在经济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今年千亿补贴商家,相信商户数量和质量都能稳定提升。

04-16 11:31

学习总结:
1)财务指标
2025年拼多多营收3938.36亿(+59%),净利润1124亿(+87%)
在线营销收入(广告)占比50.3%,交易服务收入(佣金、手续费,进销差价)占比49.7%
2)gmv与营业收入
gmv整体5.2万亿,国内4.8万亿,国际0.38万亿(其中美国0.19万亿)国际占比7.5%,美国占比不到4%
收入部分,国内是78%,国际是22%,美国11%左右
其中,国内营业收入:1819亿-根据3.79%的take rate预估(营销),1264亿-(交易服务),国际营业收入:855亿-根据国外收入*takerate计算(3800*0.5*(0.3+0.15)=855,占比22%)
3)未来展望,根据2020年595亿,2021年940亿,2022年1306亿,2023年2476亿,2024年3938亿;假设未来5年以15%年化增长,到2029年差不多能翻2倍到8000亿左右,利润估计能到2000亿
结论: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角度,现在价格非常合适

04-22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