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精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东山精密

一、2025年净利润预期20亿人民币的合理性分析

券商预测支持高增长
根据民生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机构预测,东山精密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 24.98亿-26.84亿元

收购索尔思光电的协同效应:索尔思光电2024年营收29.32亿元、净利润4.05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57亿元,增速强劲。收购后,其光模块业务将直接增厚东山精密利润。

传统业务改善东山精密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7.55%,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以上,抵消了LED业务下滑的影响。

市场扩容驱动: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1亿美元,800G产品需求爆发式增长(年增56.5%),叠加AI算力需求推动,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位。

风险与挑战

商誉风险:收购索尔思可能形成高额商誉,若整合不及预期或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引发减值风险。

客户依赖度:索尔思光电客户集中度较高(如微软Meta、华为),需警惕单一客户需求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二、进入Lumentum供应链的可能性

技术能力与客户拓展

索尔思光电的技术背书:索尔思拥有50G/100G EML光芯片自主设计能力,400G/800G光模块已批量交付,并具备1.6T产品研发能力,技术实力符合Lumentum等高端客户要求。

客户协同潜力:索尔思光电现有客户包括微软Meta、华为等,且东山精密苹果供应链中的经验(如FPC业务)可能为其开拓新客户(如Lumentum)提供渠道。

索尔思光电与英伟达思科等客户合作,并通过技术认证,显示其已进入国际头部供应链体系。若东山精密通过收购整合其资源,进入Lumentum供应链具备可行性。

三、800G光模块市场份额的竞争力

市场地位与产能布局

索尔思光电的行业排名:索尔思光电在全球光模块厂商中位列前十,800G光模块产能达140万只/年,位居全球前四,仅次于中际旭创Coherent和XYS。

技术优势:索尔思采用垂直一体化IDM模式,自研光芯片覆盖10G-800G速率,400G产品市占率全球前三,800G产品已通过Meta英伟达认证。

东山精密的协同赋能

产业链整合东山精密的PCB制造能力(电子系统“母板”)与索尔思的光模块业务形成上下游协同,可优化成本结构和交付效率。

扩产计划:索尔思计划将EML芯片产能从300万颗/年提升至1000万颗/年,叠加东山精密资金支持,有望加速抢占800G市场份额。

竞争格局

中际旭创(35%市占率)、新易盛等头部厂商仍占据主导,但东山精密通过收购快速切入第二梯队,并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如1.6T)实现差异化竞争。

结论与展望

净利润预期可信度高:券商预测与索尔思业绩增长支撑20亿净利润目标,但需关注整合风险与行业竞争。

供应链突破待验证:进入Lumentum供应链尚未有直接证据,但索尔思的技术和客户基础为潜在合作奠定基础。

800G市场份额具备竞争力:索尔思的技术实力与东山精密的制造能力协同,有望在800G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需面对头部厂商的挤压。

潜在风险提示:光模块技术迭代快(如LPO、CPO技术可能冲击DSP需求)、客户集中度高、商誉减值风险。
长期价值:若整合顺利,东山精密或形成“PCB+光通信”双轮驱动,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

东山精密(SZ002384)作为业务多元化的精密制造龙头,其SOTP(分类加总估值法)需结合各业务板块的独立性、成长性及行业估值水平进行拆解。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特征,其SOTP估值水平可拆解如下:

📊 一、业务板块拆分与估值基准

1. 电子电路业务(FPC/PCB)

业务规模:2024年营收248亿元(占比67.45%),毛利率18.34%。

市场地位:全球FPC第二(苹果核心供应商)、PCB第三。

估值逻辑可比公司鹏鼎控股(PE 20.67×)、深南电路(PE 24.86×)。

合理PE区间:20–25倍(考虑技术壁垒但客户集中度高)。

2025年净利润预期:参考历史增速及机构预测,该业务净利润约15亿–18亿元,对应估值区间300亿–450亿元

2. 光电显示业务(触控面板/LCM模组)

业务规模:2024年营收63.7亿元(占比17.32%),毛利率仅3.32%。

成长性:车载显示(收购苏州晶端)贡献增量,但LED业务同比下滑35.48%。

估值逻辑

可比公司:行业平均PE约25倍,但公司该业务盈利能力弱(净利率不足5%)。

合理PE区间:10–15倍(低毛利+转型期)。

2025年净利润预期:约3亿–4亿元(假设LED减亏),对应估值30亿–60亿元

3. 精密制造业务(新能源结构件/通信组件)

业务规模:2024年营收45.4亿元(占比12.35%),毛利率14.30%。

成长性新能源车业务增速36.89%(特斯拉等客户),通信组件受益AI服务器需求。

估值逻辑

可比公司伊戈尔(PE 20.92×)、中航光电(PE 24.94×)。

合理PE区间:25–30倍(高增长赛道溢价)。

2025年净利润预期:约6亿–8亿元,对应估值150亿–240亿元

4. 光通信业务(索尔思光电)

收购进展:拟59.35亿元收购100%股权,2024年净利润4.05亿元。

技术壁垒:800G光模块量产能力,自研光芯片(全球市占率前四)。

估值逻辑

可比公司中际旭创(PE 40×+)、新易盛(PE 35×+)。

合理PE区间:30–35倍(高景气赛道)。

2025年净利润预期:6亿–8亿元(并表+产能扩张),对应估值180亿–280亿元

⚖️ 二、SOTP加总估值与当前市值对比

业务板块2025年净利润预期(亿元)合理PE区间估值区间(亿元)电子电路(FPC/PCB)15–1820–25×300–450光电显示(LCM/LED)3–410–15×30–60精密制造(新能源)6–825–30×150–240光通信(索尔思)6–830–35×180–280合计30–38660–1030

当前市值(2025年6月27日):688.32亿元,处于SOTP估值区间下限附近。

机构预测对比:2025年净利润中值27.03亿元(+148.96%),机构目标市值对应PE约25倍(中性假设)。

⚠️ 三、估值溢价与折价的核心驱动因素

溢价支撑点

光通信业务爆发:索尔思光电800G光模块产能全球前四,2025年净利润或翻倍,叠加AI算力需求,估值弹性大。

新能源业务高增:精密制造业务增速超30%,客户绑定特斯拉等头部车企。

技术协同效应:收购索尔思后,PCB+光模块形成产业链协同,降本增效空间显著。

⚠️ 折价风险点

商誉减值风险:累计商誉21.2亿元(占资产5.3%),若整合不及预期将拖累估值。

客户依赖症苹果占比超50%,消费电子周期波动可能影响电子电路业务稳定性。

LED业务拖累:该板块持续亏损且转型缓慢,需关注MiniLED进展。

💎 四、结论:SOTP视角下的估值水位

中性情景(PE 25倍)
2025年净利润30亿元对应市值750亿元,与当前688亿市值相比存在9%上行空间

乐观情景(PE 30倍)
若索尔思整合超预期+新能源加速放量,净利润达38亿元,市值可突破1000亿(+45%空间)。

关键观察点
索尔思并表进度、800G光模块订单落地(如Lumentum等客户验证),以及苹果订单稳定性。

💡 策略建议:当前估值已部分反映光通信预期,短期需跟踪收购整合进度及Q2业绩验证;长期若技术协同兑现,SOTP估值有望上修至800亿以上,建议逢回调布局光通信与新能源主线。

全部讨论

收购索尔斯,享受狗盛10pe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