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投资和收益不匹配?谈成本的前置和规模效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7喜欢:1

昨天,@格龙厄姆 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喜欢比亚迪的发展模式》第二点谈到比亚迪的资本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文章看似有理有据,其实具有很大的误导性。 由于我个人不认为作者仅仅是情绪输出(见@为霜 一文),所以,我愿意花费点时间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第一。比亚迪的投资,几乎包括了基本要素的全产业链的投资,包括电池,车用半导体,三电,甚至包括线束,车用冰箱,刹车盘等等,和其他车企一般性的整车产能扩张的含义完全不同。所以,同样的100万产能,比亚迪的确投资远高于其他车企。

第二。无论是那种企业 ,所有的投资都存在投资和收益的短期不匹配上,因为在建设期,到投产,到产能释放,到达产,时间会很长。像茅台,扩产的含义是基酒的产能,但是即便经过了长时间的投资建设,产出了基酒,到勾兑正式出品,还需要四年!假如你拿这四年的任何时间提出茅台的投资和收益效益低下,看看会出啥笑话?最极端就是互联网企业,像亚马逊亏了十几年,你又怎么谈论投资和收益?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成本前置消化了,才能最后达到规模效益,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第三。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好不好?也好也不好。从历史上看 ,新能源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产业链不成熟,特别是比亚迪这样的先行者,比亚迪的全产业链有时候是没有选择的道路。假如比亚迪的产业链单纯为比亚迪独家提供,也存在规模和效率问题。这是不好的地方。不过比亚迪从早期的电池封闭的失败,早就看到了开放的必要,所以,包括电池(佛迪电池),电控(佛迪科技)等等全部外供,特别是佛迪科技的外供,远超一般投资者的认知 !

第四。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其他企业所谓的优势 ,我看到的恰恰是这些企业的不足 。要么投资不足,比如赛力斯小米。 有订单,但是没有产能 !要么供应链限制,小鹏和理想的过去看到这样的现象 。

第五。汽车行业是重投资行业 ,除了技术,重资产重投资也是行业壁垒。

假如看不到这个行业得本质,反而为像赛力斯这样仅仅投资了130亿就沾沾自喜得人们,你们没有未来!无论赛力斯和小米产品多么优秀,没有产能扩张,就是水中月!

$比亚迪(SZ002594)$ $小米集团-W(01810)$ $赛力斯(SH601127)$

全部讨论

03-08 01:52

那篇我不喜欢比亚迪的文章完全不值得作者费力气反驳啊,我不文章中,将投资跟几年利润总和简单对比就草率得出比亚迪投资效率不高的结论,按他的算法投资越少,投资效率越高,吃老本不投资效率最高。投资是否有效率,只跟新增的利润有关,跟原有利润没半毛钱关系。

03-07 17:41

给老哥点赞

03-07 13:56

写的很好

03-07 12:19

讨论已被 向东北666 删除

这个世界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观点与角度的问题,你站在比亚迪的角度看,永远都是对的,但反过来,如果你是比亚迪的供应商,如果你是比亚迪的同行,你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公司为了盈利无可厚非,但是不是盈利就是公司唯一的目标呢?你别急,今晚我会写第二篇关于比亚迪低价卷市场的危害,你到时候有空可以看看

好文!

03-07 08:07

你们整天讨论,我整天拿着睡大觉,五年后来比收益率!

图片评论

03-07 10:44

本想认真的回复你,但是看来看去,不知道回复什么,因为都没说到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