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钢铁侠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6喜欢:3
如果只是拆分,前复权即使用到了未来的复权因子也是没问题的,因为拆分是成比例的,只会对根据个股价格进行决策的逻辑有影响。前复权的关键问题在于分红的处理,很多行情软件上分红这块处理的不对,会造成很大的偏差。如果用前复权,每次分红都必须根据那一时刻的除息因子特别处理。

使用真实价格没有这个问题,但拆分时会造成巨大的缺口,造成时间价格序列失去连续性,所有基于个股时间价格序列的逻辑都会失效。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用哪种要看具体需求。

热门回复

涨跌幅才是证券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任何建立在价格上的模型,都会遇到前复权或后复权的各种坑爹的问题。历史数据在每次回测时如果要重新计算一遍,那么10年的全市场数据回测就是噩梦般的运算了。
直接使用涨跌幅,一了百了。最后剩下的就是分红的影响了,也很容易在系统里解决的。

我刚赞助了这条评论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6-06-23 15:44

涨跌幅遇到10转20股怎么算?

2016-06-23 14:18

谢谢,我犯了个愚蠢的错误。

看K线,昨天收盘是9.99。今天的数据里显示的9.79,是已经除权后的昨天收盘价

2016-06-23 14:00

你好,请教下,今天$XD安徽合(SH600761)$  ,今天除息,分红0.2元,昨天收盘价9.79元。今天现在是9.69元,雪球上显示跌0.10元,这是为什么呢?
不是应该按照9.79-0.2=9.59元来算吗?

恩,基于前收盘和今收盘计算了一下。其实在除权当天,行情数据里的前收盘是基于除权数据计算的,不过略有点精度四舍五入的问题。好在这种差异本身就不大,且每年也就这1-2次,对于数据分析几乎没有影响了

你把所有的数据自己处理了一遍?[很赞]

数据源里未必有的。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涨跌幅本质是基于价格计算而来的派生数据。行情源里没有也合理。再说精度只有万分之1的涨跌幅数据(比如+1.05%),拿到手感觉也不怎么有用。不如自己再计算一个存起来用。

顺便提醒下 @高斯蒙 ,中国A股有一个罕见的股权分置的大事件,导致很多股票在2005-2007年的历史数据里面,哪怕用涨跌幅都无法合理描述持仓市值的变化。这个靠个人去理顺这些数据是非常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