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目前负债率低,现金流好,ROE高,可以想办法收购成熟的、管理规范的省外牙科诊所,实现更好的省外扩张。如此,可以改变目前营收停滞的状况,再度实现增长。
可考虑出省收购
除了通策医疗,A股、H股中,仅有的另外三家上市公司(皓宸、瑞尔、美皓)这两年的盈利情况都不是太好。
通策医疗主要依靠杭州口腔医院历史悠久的口碑、品牌,所以在浙江省内知名度高,揽客容易,销售费用低,但出省后就难度大增。公司目前主要营收也在浙江省内。截至2024年上半年,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在浙江省内开业机构已有63家,另有10余家正在筹建中,每年全省患者门诊量近300万人次。上市公司旗下共有84家医疗机构,2024年上半年口腔医疗门诊量达171万人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医疗分支机构有8成左右在浙江省内,门诊量与营业收入的9成左右也在省内。
浙江省外扩张的网点,盈利会降,因为品牌、口碑比不上省内。武汉西安一直亏损,昆明微利;但是,倘若公司一直在浙江省内扩张,也会面临着网点饱和、老店分流的问题。
另外,通策医疗的牙科业务中,儿科、正畸(青少年为主)营收占比约为35%,2024年上半年均出现小幅下滑。未来生育率减少,对这两项业务影响较大。种植牙(占营收的19.4%)主要是老年人需求,2024年上半年倒是同比增长11.3%。
从当下的财务指标来看,通策医疗负债率低,现金流好,ROE高,可以想办法收购成熟的、管理规范的省外牙科诊所,实现更好的省外扩张。但目前没看到公司在这方面的举动。
它还一度想收购医疗信息化公司,以实现多元化发展。对此,笔者并不看好。
最近上市公司又从控股股东手里花5000多万元买了一个地块,建好后的用途是口腔医院及直播基地。坦率说,没感觉这样的举动有什么必要,毕竟目前写字楼供应过剩。
从北京这三四年的口腔医疗市场发展来看,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社区里,揽客营销已经发展到每天派人进驻超市的地步,互联网站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牙科医疗广告。笔者认为,牙科医疗这门生意需要有供给侧改革,以减少竞争。幸存者与整合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口碑、品牌、医生梯次团队,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稳定客源,能够自己培养相对低成本的新医生。
对于通策医疗来说,如果浙江省内口腔市场慢慢饱和,未来年增长速度在2%-5%,则公司内生增长的速度也很难有多快。倘若没有并购同行,或许公司很难重现高成长。通策医疗这几年在省外的机构整体盈利能力很一般(半年报最好的省外是河北沧州,半年净利润1127万元),所以对省外扩张比较谨慎。并购省外同行的主要问题跟皓宸医疗类似:行业竞争太激烈,揽客不易,需要投入较高的销售费用。但如果不是着眼于短期利润,而是行业整合、减少竞争、长线布局,并购还是可行的。毕竟,国内多数行业都应该经历类似的并购阶段。
仅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若没有对外并购,考虑到生育率下滑,目前33倍的动态市盈率(PE)偏高。有可能回到30倍以下,都不奇怪。当然,如果公司能有好的并购,未来业绩增长每年5%-10%以上,则33倍PE就不高。
(作者为资深投资人士。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本文刊于12月14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