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品牌再强,护城河再深,最终都要着落在产品上,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在强提价权上。一个商品要维持自己的高端调性,就要保持市场价格平稳波动,而不是景气时涨价,低迷时降价。
茅台有今天的困局核心在于价格双轨制,在于飞天炒到3000元时的不作为。设想下,企业废除指导零售价,由供需决定市场价格,飞天价格高于2000元时,企业放量发货,飞天价格低于2000时,企业控量挺价。业绩整体影响不大,但是价格一定平稳很多。
酒喝不炒,喝掉的茅台才是好茅台。茅台一直是高端消费品,而不是奢侈品。基于此,飞天的市场价格是要与人们工资收入水平挂钩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季老的北京市最低工资收入水平标准,我认为没问题。
飞天的真实市场价就是在2000元,这是由供需决定的,物以稀为贵。飞天不是给所有人喝的,也没有那么多量,每年市场投放量不到5万吨。在这个价格档,飞天就是独一份的,如果降到千元价格带,短期的放量是以损害飞天长期品牌价值为代价的,最后降价求量就成了伪命题。
道理很简单,市场需要一款2000元价格带的高端酒,飞天不愿意做有的是企业愿意顶上,当初老窖不要高端,五粮液不也顶上了嘛,消费需求茅台不愿意满足,市场自然会选择其他白酒品牌。很多人买飞天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尤其价格上的,当价格不再独大,就会有部分需求转向其他白酒。
白酒的消费需求是随经济状况高低起伏,它是弹性的,不是固定式。挺价是挺到需求回暖,打假也是增加销量,老酒也是消费增量,茅台远没到需要降价求生的境地,可以打的牌很多。老董不懂茅台的价值,不然何来600元清仓,企业需要有战略定力,不要被市场舆论牵着鼻子走,降价从来就不是好主意。
精彩讨论
酒金岁月11-08 11:46茅台1935是最好的案例,本来市场培育期,做好量价管理,在千元价格档站稳不是问题。现在是降价了,量也起来了,但是品牌价值已经是次高端了。人们再也不会把它当成高端品牌看待,不按照市场规律走,企业也无法想做啥就是啥。
酒金岁月11-08 10:14这个是错的,还真是为茅台好。要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话,我是支持茅台降价的,这样五泸品牌超越还有点机会,正如现在普五和国窖的策略一样。茅台挺价,五泸反而没有品牌超越机会。降价只能吃一时,品牌可以吃一世。
酒金岁月11-08 11:39品牌价值不是绝对不变的,不然建国后就不会有四届老大,危机往往是后来者弯道超车的机会。通常来说,老大越不本分越容易被超越,消费者心智确实不太容易改变,但也意味着一旦改变很难扳回,品牌价值很虚但很重要,价格直接跟品牌价值相关。
爱酒999911-08 10:10杂粮,老窖的股东没有支持高粱降价的,这不是脑子决定的,这是屁股决定的,我要只是杂粮或者老窖的股东,我也不支持高粱不考虑经销商,拼命出货完成任务。
从高粱的角度说,如果真的以消费者为中心,那么就不要考虑过多行业担当之类的话,当年的酒,当年就应该全部发给经销商,如果经销商干不动了,那就换经销商,绝不能因为经销商喊难受,兄弟酒业喊吃不消降低自己的业绩。
杂粮的经销商做不下去了,老窖的经销商做不下去了,没有人可怜你,自己抓紧走就行了,为啥高粱的经销商只能躺着享福不能站着吃苦?没道理呀。
对于高粱来说,完成尽产尽销第一,完成国家任务第一,消费者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经销商最多排第四,其他兄弟厂商再往后。
悟道-跟随大道11-08 10:19新董事长应该制定一套按照市场价定价的制度,以后按照这个执行,出厂价、团购价、指导价都按照市场价执行。现在是各方力量阻力小的时候,因为已接近市场价,1499各大电商根据厂家销售基本都是黄牛用各自软件强走了,在高价销售给消费者,真正的消费者买不到1499的飞天。茅台前3届董事长都是皇帝的新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国家税收减少,股东少分红,都是历史的罪人。谁能改革市场价格谁是茅台的功臣。
全部讨论
茅台1935是最好的案例,本来市场培育期,做好量价管理,在千元价格档站稳不是问题。现在是降价了,量也起来了,但是品牌价值已经是次高端了。人们再也不会把它当成高端品牌看待,不按照市场规律走,企业也无法想做啥就是啥。
杂粮,老窖的股东没有支持高粱降价的,这不是脑子决定的,这是屁股决定的,我要只是杂粮或者老窖的股东,我也不支持高粱不考虑经销商,拼命出货完成任务。
从高粱的角度说,如果真的以消费者为中心,那么就不要考虑过多行业担当之类的话,当年的酒,当年就应该全部发给经销商,如果经销商干不动了,那就换经销商,绝不能因为经销商喊难受,兄弟酒业喊吃不消降低自己的业绩。
杂粮的经销商做不下去了,老窖的经销商做不下去了,没有人可怜你,自己抓紧走就行了,为啥高粱的经销商只能躺着享福不能站着吃苦?没道理呀。
对于高粱来说,完成尽产尽销第一,完成国家任务第一,消费者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经销商最多排第四,其他兄弟厂商再往后。
新董事长应该制定一套按照市场价定价的制度,以后按照这个执行,出厂价、团购价、指导价都按照市场价执行。现在是各方力量阻力小的时候,因为已接近市场价,1499各大电商根据厂家销售基本都是黄牛用各自软件强走了,在高价销售给消费者,真正的消费者买不到1499的飞天。茅台前3届董事长都是皇帝的新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国家税收减少,股东少分红,都是历史的罪人。谁能改革市场价格谁是茅台的功臣。
昨天雪球上看到某大V 建议茅台降价去库存,意向想不到这么资深的茅台投资者,居然会有降价去库存的思路。奢侈品,耐用品,降价从来不是一个好的思路,降价往往导致更多需求消失。
市场化是根本,现在飞天价格接近市场价,应该放开指导价,指导价根据市场调节,指导价1699,出厂价1499,I茅台直接销售1699,消费者买到按市场价的茅台酒。
投资跟企业运营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为什么雪球现在有这么多人教茅台的董事长运营企业?雪球上的价投一哥大道好像从来没有说过茅台应该如何运营吧?因为老段是真正自己办过厂,管过人的。雪球上99%的球友别说管理这种万亿大企业,就是自己开个小卖部没准都干不了几天,为啥老想着指点别人
相对于茅子,那些奢侈品更是人为控量的工业品,按照老董的理论,驴牌这些包包就该 100 元促销,马上就会供不应求。给老董 1 个 Y 能批量制造外观一模一样的驴牌包包,但给他 100Y,他能造出口味一模一样的茅子和五子吗?这家伙懂个 der。
老董不仅不懂茅台,也不懂银行,本质上压根不懂投资。只是个偏执狂,而且往往在错误的方向上偏执。
个人认为董宝珍比你更懂茅台一些,你的认知里可能包含了两个错误:
1.错误的理解了降价对茅台品牌的伤害。如果茅台降价,但五粮液不降价,那么降价对茅台品牌伤害挺大的,降价不是一个好主意。但实际情况是茅台降价了,五粮液降价更多,竞争对手品牌受伤害更大,所以降价对品牌伤害这点不是大问题。
2.茅台最终的消费者只有一个,就是开瓶喝了它(姑且成它为终极需求)。降价能增加终极需求。至于金融属性,渠道库存带来的需求,其实都是缓存,时间长了就是毒瘤,需要定期清理,转换成终极需求。而十年一次的降价清库存,就是这样的必要行为。
综上所述,我认为董宝珍是对的,你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