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爆发后,还能不能买?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0喜欢:17

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走的都越来越强势。很多经过3年多弱市洗礼的投资者,开始逐步放弃了熊市思维,但抬头看时,大部分公司都已经涨很多了。而那些涨得慢的,往往近期业绩都不出色,又不敢下手。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对全年的预判是“红利搭台、科技轮动”。对大多数人来说,红利和科技都配置一些,会是攻守兼备的持仓策略。红利资产的标准是“股息率超过4%,且业绩不会负增长”,这个标准很清晰,就不必多谈了。这里主要谈一下,大涨之后买科技股要注意什么?

在明确的上升趋势中,从来都离不开科技股的爆发,这是过去10多年来的铁律。但科技股的特点是:涨起来势如破竹,跌的时候回撤也很大!

譬如今年一二月份科技行情大爆发,但在三四月份就经受了一轮洗礼,尤其是清明节后关税政策刚出来的时候,不少一季度表现亮眼的科技股,不但吐出了全部涨幅,还出现了当年股价负增长。

7月底以来,以寒王为标志,一批科技股在8月份全面爆发,不少都出现了翻倍涨幅。但看看这些个股的历史K线,走势都比较陡峭。如果以现在的价格追高买入,后面的确定性真是不好说。

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接近4000点的大盘压力,另一方面别忘了,科技股的一大属性就是“轮动”,每一轮上升行情中,都会有细分板块的频繁轮动,有时候即便大盘看起来还好,不少个股却已经跌下去几十个点了。

所以当下如果还看好科技板块,我的建议很明确:除非是特别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否则不要轻易买入个股。现在和十年前不一样,各类ETF非常充裕,大家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

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虽然大盘趋势还好,但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标的很多,一定要分清楚伪科技还是纯科技

所谓伪科技,就是市场上很多公司虽然看起来科技含量很高,但实质上只是一些产业链条上的代工厂而已,明显受制于上游企业的订单,一旦商务合作上遇到问题,其业绩就容易大幅度波动,直接带来股价暴跌的后果。

好的科技股,不仅要有科技含量,更要有主动权,这样才会长期屹立不倒,为股东做持续贡献。也只有同时拥有主动权和科技能力的公司,才是真正的纯科技企业

最近研究了一只新上市,但规模增长很快,业绩也很突出的ETF——$港股通科技ETF(SZ159262)$ ,高浓度AI+Semi的纯科技基金,最新规模接近40亿了,是同类中最大的

虽然是一只新上市的基金,但其成分股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经过市场检验的优秀公司。

从这些成分股中,也可以看出其跟踪指数的编制特点来。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场外A/C类025197/025198),所跟踪的是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那种摊大饼式覆盖,中证港股通科技中过高比例的汽车权重,以及国证港股通科技中医药占比较高等问题,该指数剔除了医药、汽车和家电等行业,高度聚焦于AI+Semi资产,主要覆盖的是互联网和TMT等纯科技领域。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超过73%,龙头效应集中,因此在科技爆发周期中往往表现更佳。

详细分解来看,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在一级行业中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涵盖了22只成分股,可选消费和通讯服务则分别有4只。在二级行业中,软件服务和硬件设备各占9只,半导体和传媒分别有4只和3只,可选消费零售与电信服务则分别包含4只和1只成分股。

和大家较为熟悉的恒生科技指数相对比,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在过去6年里,有4年跑赢,2年落后,整体上大幅领先。今年以来,截止到9月1日收盘,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的涨幅是37.92%,比起恒生科技指数的29.79%,超额幅度达到8%

毋庸讳言,市场行情虽然好,但毕竟已经整整上涨一年了,这个时候入市或者加仓科技股,一定要注意质量。参考历次科技行情,前阶段常常是普涨,但中后阶段往往都有明显的板块轮动,不少公司在当轮行情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跌回原形了。剔除伪科技含量之后,纯科技的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既有足够的弹性,又有相对的确定性,而且今年涨幅也不是很多,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纯科技才有真未来,相信这句话吧,这是十几年经验换来的。

精彩讨论

朱酒09-03 08:54

同一只股票,有人买了赚钱,有人买了爆仓,公司没变,关键在于投资者是不是真懂。
贵州茅台在2500的时候,觉得自己懂的人最多;而在1500的时候,连标志性大V都公开减仓。
前天招商银行跌了2%,很多人觉得自己懂了;昨天招商银行涨了3%,很多人又不懂了,然后有些人又开始懂了。
能赚钱的公司很多,真正懂的人太少。

朱酒09-02 20:34

重要的不是早和晚,是自己懂不懂。

朱酒09-02 15:01

朱酒09-02 14:22

你肯定没看文章

朱酒09-02 14:17

市场在中高位上,个股风险大,尽量看ETF吧

全部讨论

09-02 20:42

老师,等您的泸州老窖

要么早进,要么不进,这个时间点很微妙,不好说早晚!

09-02 14:12

接下来,消费,新旧消费应该表现一下

09-03 08:46

拥抱AI时代,拥抱AI基建股$胜宏科技(SZ300476)$ $中际旭创(SZ300308)$ 。AI大规模基建刚刚开始。

科技etf

09-02 19:56

讨论已被 朱酒 删除

09-02 19:50

软埋

09-02 16:54

转自@朱酒
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走的都越来越强势。很多经过3年多弱市洗礼的投资者,开始逐步放弃了熊市思维,但抬头看时,大部分公司都已经涨很多了。而那些涨得慢的,往往近期业绩都不出色,又不敢下手。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对全年的预判是“红利搭台、科技轮动”。对大多数人来说,红利和科技都配置一些,会是攻守兼备的持仓策略。红利资产的标准是“股息率超过4%,且业绩不会负增长”,这个标准很清晰,就不必多谈了。这里主要谈一下,大涨之后买科技股要注意什么?
在明确的上升趋势中,从来都离不开科技股的爆发,这是过去10多年来的铁律。但科技股的特点是:涨起来势如破竹,跌的时候回撤也很大!
譬如今年一二月份科技行情大爆发,但在三四月份就经受了一轮洗礼,尤其是清明节后关税政策刚出来的时候,不少一季度表现亮眼的科技股,不但吐出了全部涨幅,还出现了当年股价负增长。
7月底以来,以寒王为标志,一批科技股在8月份全面爆发,不少都出现了翻倍涨幅。但看看这些个股的历史K线,走势都比较陡峭。如果以现在的价格追高买入,后面的确定性真是不好说。
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接近4000点的大盘压力,另一方面别忘了,科技股的一大属性就是“轮动”,每一轮上升行情中,都会有细分板块的频繁轮动,有时候即便大盘看起来还好,不少个股却已经跌下去几十个点了。
所以当下如果还看好科技板块,我的建议很明确:除非是特别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否则不要轻易买入个股。现在和十年前不一样,各类ETF非常充裕,大家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
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虽然大盘趋势还好,但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标的很多,一定要分清楚伪科技还是纯科技。
所谓伪科技,就是市场上很多公司虽然看起来科技含量很高,但实质上只是一些产业链条上的代工厂而已,明显受制于上游企业的订单,一旦商务合作上遇到问题,其业绩就容易大幅度波动,直接带来股价暴跌的后果。
好的科技股,不仅要有科技含量,更要有主动权,这样才会长期屹立不倒,为股东做持续贡献。也只有同时拥有主动权和科技能力的公司,才是真正的纯科技企业。

科技这一轮估计要牢牢站在山顶上直到牛市结束

09-02 15:25

没想到你中间又加了一条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