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来一笔闲钱准备加仓时,我都会分析加仓哪只股票。
我99.99%满仓,闲钱又来的不易,每次加仓都比有所考虑。下面说说我的加仓逻辑,其实也很简单。
先列出我的持仓:

为了作记录,每个月初我都在雪球上记录我的实盘记录,例如202510实盘记录。
白酒股已经占了我67%仓位,比较高,这是因为前期买白酒比较多导致的。现在我认为一个行业和个股最好不要占比40%以上仓位,这也是巴菲特曾经提过的。以后我会慢慢加仓其他股票,来达到仓位平衡。所以,就不加仓白酒了。虽然现在白酒股息率很高,老窖、五粮液都达到了4.5%附近甚至以上,茅台也接近4%。并且我看好白酒未来。
那么剩下就在济川、美大、行动、长春、招行、华特里面选。
$华特达因(SZ000915)$ 、$济川药业(SH600566)$ 、$长春高新(SZ000661)$ 都是做药的,但他们的药其实并不一样,面向的客户群体也不一样,所以不属于一个行业,况且三个仓位合起来才24%,远远没到40%的上限。但茅台、五粮液、老窖是高端白酒,客户群体比较重合。
我选股和加仓看重股息率、市盈率。
股息率高,拿到的被动收入就高,这是最实在的收入,每年定时拿到手的。
市盈率低,价值回归空间就大,巴菲特也特别喜欢买市盈率低的公司,市盈率低能够化解业绩下滑暴雷风险。
那么我就列出济川、美大、行动、长春、招行、华特的股息率和市盈率:
华特:股息率5.28%,市盈率15.15
行动:股息率5.28%,市盈率16.1
长春:股息率1.54%,市盈率26
济川:股息率4.6%,市盈率16.5
招行:股息率4.76%,(银行股的市盈率没有可比性)
美大:股息率0.7%,市盈率126
以上的股息率和市盈率并不是行情软件上显示的,是我根据公司的业绩推算出来的。业绩平稳的公司,推算出来的股息率和市盈率跟软件显示差别不大,例如招行。
那么我是怎么推算的呢,以华特为例:
华特市值82亿,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08亿,看下图可知华特的净利润有季节性规律,第四季度净利润比前三季度都低,我这里拍脑袋预测第四季度净利润1.33亿(其实我是用2023第四季净利润1.2亿×2025前三季净利润增长11%=1.33),那么推测2025净利润是4.08+1.33=5.41亿,对应市盈率是82÷5.41=15.15。再看看该公司近年来的分红率,推测2025年的分红率80%。那么股息率就是1÷15.15×80%=5.28%。

另外几家公司也是这么推算出来的。比较难搞的是长春高新的业绩,今年下滑的太严重,我是根据公司的产品、当前行情、在建产能等因素来测算利润,根据公司的资本投入情况来推算分红率。还有,招行没有用市盈率分析,银行股我认为直接用股息率分析更简单。美大业绩巨幅下滑,预测2025年的股息率连0.7%都没有,就不再分析了(好在它是集成灶公司里面财务情况是最好的,我持有它仓位最小,就等它业绩反弹吧,前几年利润还有4亿,今年就直接是两千多万,未来利润上涨的概率应该还是挺大的,假如明年利润回到5000万,那利润增长就是100+%了,炒家们照样会把这样的业绩反转股票炒上去,但我已经不指望它来收股息了)。
从以上推算的数据可以看出,华特、行动股息最高,市盈率也不算高。济川、招行的股息差不多,跟华特、行动也差不了多少。股息率上,这四只股票都可以加仓。长春分红率很低,因为它有很多的工程要投入建设,历来分红很少有超过10%的,所以就不考虑加仓了(但它有个巨型产业园2024年底开始投产,业绩上会有点盼头,但不指望它分红很多)。
从市盈率上看,华特、行动、济川都是15-16倍,我的买股票原则是市盈率最好不要超过15倍。因为15倍市盈率按50%分红率的股息率就是1÷15×50%=3.33%,低于这个股息率就没什么意思了。巴菲特也提过市盈率最好不要超过15倍,可能也是这么算出来的吧。
既然股息率和市盈率都差不多,那就看目前的仓位。我要平衡下仓位,华特的仓位是四个中最大的,所以大概率会决定把仓位留给行动、济川、招行。
最后就看看哪个顺眼了,比如说我准备买入的时候,哪个恰好跌幅很大,或者哪个最近股价跌幅很多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