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在负一层
第一阶段:喊口号,讲理论和理念;第二阶段:信息收集狂,量化狂;没重点;第三阶段:抓重点,量质结合,不偏执;第三阶段:穿越周期,产业,在动态和未来中看到全局。
意思就是越玄乎越不实际的境界越高 可能还有第五层 不用研究公司 不用研究报表 光靠脑子想一想就知道投资哪个企业
我怎么感觉第二层比第一层还差。。。
分这种层次的文章,隔段时间就冒出来,除了得瑟之外,真有什么意义么?
说的蛮好,第四层略玄乎,部分第一层的人以为自己在第三层,但说来说去就是夹头理念那点东西;普通人能努力搞懂一两个产业够足够吃饱了
费雪差不多在第四阶段,人家就靠走访。。。
转
这可能虽然是作者自己的路径,但是有一定的参考性,转发分享,努力做到第四层。
投资说到底是个哲学问题,所谓的买和卖都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