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电逻辑有点扩散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2回复:116喜欢:190

这个电今天是最强的方向,当然到底是不是美国缺电的逻辑导致的,姑且不说。

我们把叙事放的更宏大一点。2019年的时候,我们新能源汽车爆发,带动了2019年4季度开始持续到2021年3季度的新能源超级牛市。但是实际是基本单纯是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带动的,替代的也是我们国内2000w辆的一个汽车存量。当年欧洲的增量也相对有限,美国基本就没有什么增量。即使到现在,美国现在新能源汽车每年的增量也相对有限。

而即使如此,新能源板块在那几年也走牛了一把。现在电的逻辑是什么呢,是储能,是绿电,是碳中和。这个逻辑是替代现在全球用煤炭和天然气,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这个存量替代的逻辑就太大了。

我们就说个最简单的,就是绿色电力的增长速度远大于传统能源的增量速度,而后达到绿色电力的发电量大于传统能源的消耗量。所以这个替代的空间就不敢想象。

现在风光储的逻辑已经不完全是所谓的算力较大带动的电力需求,而是真正经济,有性价比,且能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正因为有这个大逻辑,所以全球现在主要的经济体都开始疯狂的发展这条线。欧洲,澳洲,中东,国内,美国也跟上了。这次是全球的需求共振,且不完全是政策上的刺激,还有刚才说的性价比,目前风光储已经比煤炭和天然气等发电成本低很多了。这个替代的空间和叙事是不是比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所用的电池要多的多?

所以那些说储能没有业绩的,或者业绩还没有完全释放的,等明年再看。

过去10年时间,每年的4季度涨幅最大的板块,和当年业绩正相关的概率不大,反而跟来年业绩正相关更大一点,也就是说,现在目前市场已经很明显在进入4季度后,储能+电+锂电池这条线明显强于市场了,可以预期的就是这条线明年的业绩正相关的概率偏大。

做投资之前,我们先选方向,然后把逻辑理顺,再看板块里面性价比最高的标的在哪,弹性在哪,谁最低估,谁最靠谱。

所以实际上6-7月份就开始搞阳光了,我也从来不正面的去吹这个票,因为没必要。该说的逻辑都说通了。能不能看得上是大家风险偏好的事情。就好比中矿,唯一一个涨回到2022年收盘价以上20%的锂矿标的,必然是第一个新高的锂矿标的,就好像阳光是第一个新能源光伏这块新高的标的一样,新高后就是加速,这几年下来最强,跌幅最小,肯定是有道理的。

关于阳光因为当时是卖飞易中天后,就直接切了阳光,现在小易可能到头了,但是阳光现在离当时又涨了3倍,还没有到头的意思。

我们分享更多的还是逻辑,逻辑顺了,在牛市里面,基本就等着反馈就行了。个人完全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有多厉害,如果需要这样,每天来晒晒交割单,吹吹牛,没必要去分享行业逻辑和整理板块。

所以说了这么多,储能和电的逻辑爆发,最终是锂电池爆发,带动锂矿的周期反转。

最近在打算把锂矿周期的文章再重新理一下,前面分了5章去写,当时的环境和现在又有点不一样了,还需要再梳理一遍。(by柯中投研笔记)

$赣锋锂业(SZ002460)$ $中矿资源(SZ002738)$ $阳光电源(SZ300274)$

精彩讨论

ST壳子哥11-06 08:27

去碳前火电利用小时不到4500,理论峰值能干到5500-6000毫无压力。今年的火电利用小时掉到了2800。就是要火电调峰,就是发展新能源,就是要进入电力平价时代,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核心还是电生产了不用会自动消失

黛琦丝11-05 23:38

柯总这里是真可以学到干货

技基合一11-06 00:09

现在搞得好像储能全靠ai算力基建了,实际上储能大单大部分还是欧美澳的电力并网需求,ai算力基建只是某些资金增加的想象力。我一直说类似当年地产的经济地位的目前看只有新能源,从十五五看,新能源明确被列为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很大的空间。

Chao哥_原胡沙11-06 07:06

有些不同观点,我觉得资金流向其实不是缺电,而是顶峰能力不够,负荷能力不够,调峰能力不够,所以火发电侧没怎么涨,靠前的是电网设备,柔性直流,特高压,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直接指向可能是155的电网再次大投入升级建设(特别是调峰能力建设)

999只琪露诺11-05 23:54

是的,同一个行业和板块的个股,大家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非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只要大的逻辑没有改变,哪怕选ETF都是可以赚钱的。根据认知不同做出自己的选择后,我们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跟踪行业整体的发展上而不是每天在买哪个更好上面争个你死我活,意义真不大

全部讨论

11-05 23:38

柯总这里是真可以学到干货

11-06 00:09

现在搞得好像储能全靠ai算力基建了,实际上储能大单大部分还是欧美澳的电力并网需求,ai算力基建只是某些资金增加的想象力。我一直说类似当年地产的经济地位的目前看只有新能源,从十五五看,新能源明确被列为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很大的空间。

有些不同观点,我觉得资金流向其实不是缺电,而是顶峰能力不够,负荷能力不够,调峰能力不够,所以火发电侧没怎么涨,靠前的是电网设备,柔性直流,特高压,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直接指向可能是155的电网再次大投入升级建设(特别是调峰能力建设)

是的,同一个行业和板块的个股,大家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非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只要大的逻辑没有改变,哪怕选ETF都是可以赚钱的。根据认知不同做出自己的选择后,我们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跟踪行业整体的发展上而不是每天在买哪个更好上面争个你死我活,意义真不大

柯大,智者所见略同。我的重仓股是特变电工、德业股份,逻辑是孙子兵法中的攻其必救思想。我看好AI,但我找不到可以确定性的可投资的AI公司。从AI的尽头是电力这个逻辑上讲,我投资电力就是抓住了AI的命根子,完全可以确定性地分享AI发展带来的机。投资就是从不确定性中抓确定性机遇,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一整天都是在推电力的,早干嘛去了先不说,电力确定性和弹性有液冷高?

11-06 09:09

新型电力系统,过去十年靠光伏风电,减多了发现稳定性差对电网不友好,那就拉储能,正好储能成本经济性达标,那么后面补齐前面新能源的缺就理所应当。逻辑闭环

截止2025年6月底:汽车保有量3.59亿辆,新能源汽车3689万辆(占10.27%),纯电动汽车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69.23%)。

11-05 23:50

感谢柯总分享,深夜还学到干货。

11-05 23:46

怎么不说赣锋锂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