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我的坚持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41喜欢:9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大盘持续下跌,以及中字头基建股的连续杀跌和不及预期的中报,振华重工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跌,期间甚至连15分钟级别的反弹也没有出现过,恐怖如斯。作为一个股票期货二十多年的老韭也必须在这个时候吹吹口哨壮壮胆,从头梳理一下这笔投资的重要逻辑。

其一,确定性的港机行业转暖。随着港口机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以及距离上一波港机设备高峰已有二十年左右,港机行业已经从困境中走出。彭博社也发文指出未来十年全球有超过20000亿欧元每年2000亿欧元的港机更新需求,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设备更新需求在内。这一点从企业公布的连续增长的订单可以验证,当然个人判断还是起步阶段高潮还没有到来。

其二,无可争辩的港机行业龙头地位。虽然说最近几年市场份额有所降低,岸桥从原来最高80多到现在70多,但在自动化设备特别是港口自动化集成方面优势是扩大的,这也得益于连续多年的科技投入,和夸张的专利申请数量,这使得振华在国内已经有了充分的先发优势。国际上虽然有可能面临加征关税的可能,但一方面从港口运营商反馈来看,它们目前找不到替代产能,而且需求更大的东南亚及南美等一带一路地区追随老美加征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只要不是完全排除振华的产品,振华利用国内低廉的钢材价格,电力和人工以及相对低的资金成本,仍然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是由振华的产品质量和多年客户培养决定的。

其三,从泥潭中走出的海工装备板块。海工板块可以说是振华最大的拖油瓶,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消化,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投资中远海控和本身港机行业的利润,资产负债表已经修复的差不多了。当年最大的烂尾JSD6000也于前段时间完工并实现了出租。可以预期随着造船行业持续向好,振华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一定会在特种船舶制造上厚积薄发,突破公司的天花板。

其四,风口已来的国企改革浪潮。近期无论是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合并,还是上海两大券商的合并,虽然不知道实际效果怎样,但是由于上一轮牛市南北车合并的效应,不禁令人遐想连篇。当然这个只是个人YY,可遇不可求。

最后要说的是,本人持有振华重工和振华B,目前都有浮盈。如果市场持续下跌跌破我的止损位置,我会选择暂时退出,但是只要出现企稳还会重新介入,就像那句台词“只要你打不死我,我起来还会和你做生意”,除非基本面出现明显变化。

后记,蓝色经济启动,有望成为市场龙头,一切的煎熬总算迎来回报,蒙眼狂奔。

全部讨论

2024-09-11 10:05

关于周期,董秘孙总说振华无周期,他的理由是集装箱码头基本被马士基这样的航运巨头垄断,巨头们会合理安排岸桥的采购避免价格波动。离任的孙总认为是十年,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理由。

03-21 11:55

总算是走出来了,不知还有多少底部一起扛的战友

2024-09-12 10:33

前面有人说上5元,这4元都站不上。

2024-09-10 22:46

已经好几年反复在3-4元波动了,做长线守了个寂寞

2024-09-26 10:02

港机外,其他的业务太差。海外业务利润率波动剧烈。这几年靠着卖股权和不动产续命。

2024-09-22 01:19

月线级别的牛市,我看了都感觉慌了

2024-09-17 12:32

从美国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关税税率将上调至25%,从这点看来市场真是先知先觉。现在是要评估一下,这对振华的竞争力和净利润会有多大影响

2024-09-13 13:58

真的有周期吗?航运这么繁荣,为啥配套设备那么不行呢

2024-09-11 14:14

阁下止损位是多少 老板

2024-09-11 13:29

说你什么好呢?我六元多买地你,到如今我白发苍苍,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