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价值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9喜欢:3
【集团公司折价现象】

$布鲁克菲尔德(BN)$ 现在市值540亿美元,其持有的75%$Brookfield资管(BAM)$ 股份市值410亿美元。


也就是说,剩下的其他高现金流资产(BN账面持有的BEP、$Brookfield基础设施(BIP)$ 、BBU股份,私有化之后的BPY资产,保险资产,老基金未来的carry收入,减去集团负债),市场加起来给予130亿美元的估值。

这种所谓“集团公司折价”(或称“控股公司折价”)现象,即集团公司的市值大幅低于其持有的上市资产之和,并不少见;折价不一定非要收窄,可能永久持续。

BN要主动实现价值回归,可能可以继续减持BAM(甚至BIPC和BEPC),然后大规模回购自己股票,包括使用收购要约(Tender Offer) 的手段加速这个进程。

股东信中已经提到这种可能性:
“由于我们估计每股净资产价值远远高于我们的股价,我们预计将继续使用我们的现金资源在市场上回购股票。如果折扣持续下去,我们还将考虑其他选择,包括收购要约。
(With a 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which we estimate to be vastly higher than our share price, we expect to continue to use our cash resources to repurchase shares in the market. If the discount persists, we will also consider other options, including a tender offer.)”

如果净值折价永远不收窄,那股东能享受到的只能是底层资产的长期升值。
对于烟蒂型资产,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时间越长越不划算。
如果底层资产依然在复利增值的,则折价不收窄其实也可以接受。比如70元买入价值100元的底层资产,五年后底层资产升值到200元,但是30%的折价依然维持(甚至扩大到40%),那也问题不大。

热门回复

2023-03-03 04:47

如果今年BAM增长20%,即使估值不变BN占有的75%资管业务也有500亿,BN再不受待见也会被推高。参考BPY私有化前管理层的放风,这次要不来个tender offer,Flatt先生脸往哪儿搁啊。

2023-03-03 13:13

以我的理解, 他說的BAM跟您說的不同
您說的是Brookfield的整個資管業務, BN持有75%的股權, 市值約410億美元
而他看到的BAM是brookfield把資管業務25%的股權打包,裝到一個上市的entity內, 所以市值只有140億美元, 資管業務本身並沒有整體上市, 上市的BAM只是持有資管業務25%股權的entity而已

若能不断增加分红,折价也会消失#持股收息#

还要考虑集团公司的负债情况,比如集团公司全部自有资金为100亿,然后银行贷款负债300亿收购一个市值400亿的公司,那集团公司的市值并不会变成400亿。

北京控股表示不服[斜眼]

2023-03-03 12:51

搞清楚公司总股本数目是一项基本功。。。

2023-03-03 12:47

BPY做过两次tender offer

2023-03-03 06:44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 今年就干得不错比光写信不回购的$恒隆集团(00010)$ 好多了

2023-03-11 14:14

[献花花]

2023-03-03 15:26

零和游戏无所谓啊,误导一部分人,其他人相应受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