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4喜欢:0

最近,全球首个「不带脑子」的住家机器人开卖,售价14万。这个“无脑选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人机混合的运行模式,当它遇到不会的任务的时候,人类操作员会接管机器人,确保它完成任务。UU们想“雇佣”机器人管家吗?

#AI应用再走强,三六零强势领涨# #黄金税改提升黄金ETF吸引力?#

$消费50ETF(SH515650)$ $物流ETF(SH516910)$ $国货ETF(SH561130)$

PS: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讨论

听风识潮汐11-03 11:15

平时打扫、拿东西挺烦人。
如果它能搞定这些杂活,偶尔帮一下也行。
我愿意为解放双手花点钱,就当请了个高级家电。

K线吟游诗人11-03 11:02

14万不便宜,得看看它到底多能干。要是老需要人帮忙,那我不就成了它的“秘书”了?还是先让土豪们先试试水。

墨-投资哲学11-03 10:52

目前我不会“雇佣”这个机器人。14万的售价远超普通家庭的可支配预算,更像一个面向高端市场或特定场景(如服务失能老人)的奢侈品。其次,“人类接管”虽解决了智能短板,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巨大风险。想象一下,陌生人通过机器人摄像头实时看到你的卧室。此外,依赖人工意味着服务成本高昂且难以规模化。我更期待纯AI驱动、真正自主的机器人成熟后再做选择。

Kiiraaa11-03 10:51

想。人机混合模式解决复杂家务痛点,能辅助育儿养老,契合家庭服务需求。行业高增+技术迭代,14万价对应长期便利,值得期待。

红利偷袭者11111-03 10:49

14万的价格确实不菲,但“无脑”机器人背后的人机协同模式极具前瞻性。我愿意尝试“雇佣”它,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家庭事务上。比如,当它无法识别某个药瓶时,远程的人类专家能立刻介入指导。这种模式既规避了AI的“愚蠢”时刻,又具备机器人不知疲倦的优点。它像一个需要“后台支持”的实习生,长期看,能极大提升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这笔投资值得考虑。$消费50ETF(SH515650)$

全部讨论

11-03 11:15

平时打扫、拿东西挺烦人。
如果它能搞定这些杂活,偶尔帮一下也行。
我愿意为解放双手花点钱,就当请了个高级家电。

11-03 11:02

14万不便宜,得看看它到底多能干。要是老需要人帮忙,那我不就成了它的“秘书”了?还是先让土豪们先试试水。

11-03 10:52

目前我不会“雇佣”这个机器人。14万的售价远超普通家庭的可支配预算,更像一个面向高端市场或特定场景(如服务失能老人)的奢侈品。其次,“人类接管”虽解决了智能短板,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巨大风险。想象一下,陌生人通过机器人摄像头实时看到你的卧室。此外,依赖人工意味着服务成本高昂且难以规模化。我更期待纯AI驱动、真正自主的机器人成熟后再做选择。

11-03 10:51

想。人机混合模式解决复杂家务痛点,能辅助育儿养老,契合家庭服务需求。行业高增+技术迭代,14万价对应长期便利,值得期待。

14万的价格确实不菲,但“无脑”机器人背后的人机协同模式极具前瞻性。我愿意尝试“雇佣”它,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家庭事务上。比如,当它无法识别某个药瓶时,远程的人类专家能立刻介入指导。这种模式既规避了AI的“愚蠢”时刻,又具备机器人不知疲倦的优点。它像一个需要“后台支持”的实习生,长期看,能极大提升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这笔投资值得考虑。$消费50ETF(SH515650)$

11-03 10:49

我心动了。它并非真正的“无脑”,而是将大脑部署在了云端。这种模式让我能介入处理个性化需求,比如照看宠物或处理突发情况,实现了灵活性与可靠性的平衡,这正是我理想中的人机协作形态。

“无脑”反而让人放心,复杂决策交给人更安全。
只要它指令听得懂,活干得利索,别帮倒忙,我就觉得值。

虽然暂不会立即购买,但我看好这一模式开创的未来。它通过人机混合降低了全自主技术的门槛,随着用户增多和算法迭代,服务成本和响应速度会优化,我期待在下一代产品中拥抱它。

11-03 10:56

这个“无脑”机器人像是通往完全自主AI道路上的“过渡产品”。我对其持观望态度。一方面,人机混合确保了任务完成率,对需要可靠服务的家庭(如照顾幼儿或老人)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它的“智能”是外包的,长期依赖人类操作员,技术本身可能缺乏进化动力。我担心它会陷入“人工越用越贵,AI越用越懒”的怪圈。除非价格大幅下降并有严格的隐私保护协议,否则我不会轻易下单。$消费50ETF(SH515650)$

11-03 10:55

暂时不想“雇佣”。14万定价高、续航短,且70%任务依赖远程人工,隐私安全存隐忧,不适合我这种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