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HarmonyOS转发:0回复:30喜欢:0
王府井三季报不挣钱的原因:
传统业务消费萎靡。这个大部分商超都是一样的,仅有奥莱有增速,而免税业务占比仅个位数。
1.原有自营获批口岸免税店少,仅东北哈尔滨和牡丹江店,牡丹江店11月才会开业
2.以往国外大牌免税品竞争不过中免,国外大牌中免垄断。外商品类王府井很难拿到和中免一样的折扣,仅少数香化类免税品在卖,而毛利率仅18%。原来品类受限,故免税销售收入呈现寡头独大。王府井只占个位数的份额
免税行业:政策组合拳激活消费潜力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的免税店新政将于11月1日正式落地,此次政策升级涵盖四大关键突破:一是国产品“视同出口”享受退免税,综合税率降幅达15%-20%,景德镇瓷器、苏州丝绸等特色商品将批量进入免税渠道,口岸出境免税店国货经营面积须占四分之一;二是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保健食品等热销品类,精准契合年轻消费需求,以大疆便携无人机为例,出境游客可节省约13%进口税;三是开放市内预订口岸提货模式,旅客提前72小时线上下单即可入境自提,预计可使客单价提升25%;四是审批权限下放省级部门,项目落地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2个月。政策红利下,中国中免、王府井等龙头有望直接受益,机构预测每年可带动海外消费回流超300亿元。
新政策26年年报有望受益的点。
1.盘活市内免税店
现有的市内免税店与其他有口岸免税店的商家合作,或者重新申请开一家口岸店,享受市内订货,口岸提货,盘活市内免税店。
2.产品格局不再是国际大牌寡头独占
国货一样能够享受免税,国货自强,免税店要求必须25%以上品类是国货。那么中免还能一家独大吗??王府井本来就是国货经营了多少年的老字号了,应该比任何一家免税店更懂国货选品,起码国货不会再有寡头独家垄断。充分盘活国内外旅客对于国货的消费
对于王府井我就说一句话,国际大牌(三季报)我唯唯诺诺,11.1日后国潮之光咱重拳出击。 至于要不要拿新的口岸免税店是省里面说了算。
这个政策是推动国货走向世界的开始,也许也是王府井从一个免税婴儿开始独立行走的第一步。

全部讨论

11-01 15:30

王府井被中免收购倒是有可能,省的内卷严重

11-01 18:09

大陆产品从海南走一圈,然后蚂蚁搬家式的代购回来。。。税率降低很多。中间的利益很大哦。

我不懂王府井但是我知道中免,现在核心城市地方和中免合资开办免税公司绑定市内免税+机场免税。实际上就不需要别的玩家了。其次是中免一年数百亿的免税营收和王府井2亿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进货价格差距一样都大。从始至终都是只有一个玩家,以后也是

11-01 12:34

以前是免税店只能卖些国际大牌,国货被当做劣质品。25年开始中国科技已经走在前沿了,
无论是生物制药,高端制造业
这免税预期上不封顶是因为!
国产科技牛逼吗!牛逼,那这些东西需不要要卖!!!再牛逼的国产品牌也需要展示。
那么免税店这次新政策意思就是国产科技化商品敞开了卖!! 大疆等电子产品13的退税不香吗?!!片仔癀几千块的药不好用吗?广誉远的牛黄丸牛逼吗??保健品好的统统可以拿来展示。高科技要出海的产品也可以上架。
科技股炒作无非就是他有这个东西,有成长。
免税新消费是他有这个东西!百分之十几退税不香吗,拿来,展示

先是预期,后面有没有业绩是后话

免税生意不容易,寄希望乌鸡变凤凰,不如直接选择凤凰。因为免税行业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一样有10倍空间,选择确定性高的是最优解。

11-01 09:36

下放审批的是出入境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设立审批权限并没有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