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文。。
📊 一、财务情况
1. 营收与利润增长
2024全年营收约 698.97 亿元,同比增长 28.3%,净利润 36.24 亿元,同比增长 19.9% 。
前三季度营收 ~462 亿元,同比增长 36.7%;净利润前三季度 23.7 亿元,同比增长 43.7% 。
2.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毛利率从 2022 年末的 19.2% 下滑至 2025 一季度的 12.8%,呈现趋势性下降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约 108.9 亿元,同比增长 17.1% 。
3. 偿债能力与负债
截至 2024 年末,负债总额约 321.7 亿元,所有者权益约 486.6 亿元,资产负债率健康 。
公司借款仍较高(短长期借款约合157.7亿元),但现金储备及现金流良好 。
4. 估值指标
A 股动态市盈率约 24 倍,市净率约 2.1 倍;港股可比公司市盈率多在 18–20 倍区间 。
券商浦银国际预计 2025 年市盈率 ~24.2 倍,认为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 。
🏦 二、发行量及保荐人
1. 发行规模
H 股发行量不超过总股本的 7%,募资约 45.9 亿元港币,招股价 17.38–18.18 港元/股 。
募资用途包括全球产能布局、产品组合扩展、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及补充营运资金 。
2. 股权结构与保荐人
控股为周群飞夫妇,发行完成后仍保持约 59% 控股 。
引入基石投资者,包括小米-W、世运电路等,具战略协同理念 。
---
🧩 三、行业竞争 & 同业对比
1. 客户集中度高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维持在 81%–83%,其中苹果占比约 49%,三星约 23% 。高度依赖主机厂风险不可忽视。
2. 境外产能挑战
苹果供应链产能要求向海外转移,越南、泰国产能投入存在良率、成本考验 。越南良率低约 5–8%,需谨慎观察后续表现。
3. 技术与资产结构
固定资产占比接近 45%,属于重资产模式;若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减值风险 。
新技术迭代——如 UTG 超薄玻璃等,如苹果改主材料将加剧风险 。
4. 未来业务多元化
新能源车应用、AI 眼镜、人形机器人虽已启动但仍初期,毛利率整体偏低,且体量有限 。浦银预计机器人业务 2025 年营收超1亿元,仍属小规模 。
5. 港股与同业对比
港股可比科技制造企业市盈率在18–20倍之间;蓝思以 24倍估值定位略高,若能稳住业绩有一定吸引力 。
港股整体流动性不及 A 股,蓝思首次 H 股发行后交易可能相对平淡 。
---
✅ 四、综合评价 – 值得“打新”吗?
方面 优势 风险
成长能力 营收、净利持续增长;现金流稳定;估值合理 毛利率下降明显
募集资金用途 支持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引入基石资金增强信心 境外基地良率与成本风险
客户与产业结构 苹果、华为、小米均为大客户,合作粘性强 客户集中、定价权受限
业务多元化 开发新能源/机器人等新领域 营收规模小,尚未形成支撑主体
港股环境 A+H 架构带来流动性溢价 港股上市人气与波动性未知
总体而言,若您对蓝思科技作为“苹果等行业巨头核心供应链企业”和“全球产能布局+业务多元化”的长期愿景有信心,同时能容忍短期内毛利率下滑和境外扩张失败等不确定性,今年“打新”可纳入策略。但若更担心客户集中度、资产减值及海外执行风险,则需谨慎。
---
🔎 投资建议 & 跟进建议
风险敏感型投资者:可待 H 股上市后观察首月成交与配售结构,特别关注国际投资者是否持续参与。
积极型投资者:若发行价位于估值低端,可考虑中长期配置,仓位控制在目标市值的5–7%以内。
继续关注事项:
港交所挂牌首日与头两周的成交量与股价溢价。
越南/泰国工厂的量产良率及成本控制进展。
新业务如汽车、机器人、AI 眼镜技术突破与营收增速。
AI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