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如果短期内生猪价格不能迅速回升至14元/公斤,放养模式将有很大的风险。尤其对于放养模式下的代养户,一定要重视风险,如果猪价持续低迷,尤其是还付了保证金的代养户,一定要放养公司或者放给你猪的老板提前退还保证金、结算代养费,不然坚决不能让他卖猪。猪在你手里,什么事都好说,一旦你让公司或者老板把猪卖了,你的代养费很可能就彻底没有指望了。不要相信大企业,央企也不是没拖欠过代养费;不要相信上市公司,正邦拖欠那么多代养费一破产就彻底清零。不要相信县里的领导,村里的支书,方圆几十里的能人,曾经的大老板,一旦发生风险什么都不可靠。
再次强调一遍,春节前猪价越低放养模式风险越大,广大代养户朋友们,你们半年甚至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一定要自己掌控,无论公司或者老板说的多么好听,或者找领导找警察施压,或者找所谓狠人威逼,越反常说明他压力越大越缺钱。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咱们按合同讲道理,先卖后结算代养费,也不能让公司或者老板把你养的猪全部卖完,要卖一定要分批次卖,上一批次的代养费不结算完剩下的猪就坚决不能再让他卖了,哪怕咱们代养的本来就少,至少也要留够和咱们代养费价值基本对等的猪,代养100头至少也要留十头,前面90头的先卖了代养费结完再给他卖这十头。
切记切记!先结账后卖猪!!!!
那些天天打着为了散户利益骂资本骂集团的主播们,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章,请一定要多多宣传,功德无量!
还有那些给放养模式站过台的媒体和地方农牧部门,也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评估、监督放养企业和放养老板的资金情况,未来能够认真监督他们代养费的支付情况,尤其是今年华中华北秋粮质量大幅下降收入受损的情况下,不要再让他们受一次打击!
下面正文:
放养模式是最近两年生猪养殖行业里最热门的话题。放养目前还只是一个民间称呼,对这个模式没有明确的定义。由于代养热度高,有些媒体把“公司加农户”模式也归入到放养模式中。
今天我要讨论的放养,是以典型的山东放养模式为主,不包含传统的公司加农户模式。这种放养模式,虽然也是以公司作为组织核心,组织代养户进行育肥阶段的代养,但是公司自己并不养母猪,而是从市场采购仔猪。
也就是说,这里讨论的放养模式和公司加农户最大的区别在公司端,仔猪是否由公司生产,代养的农户端则差异不大。
这种模式的区别带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养模式比公司加农户需要的资本投入更少。不仅不需要育肥端的资本投入,也不需要母猪端的资本投入,仅需要采购仔猪和提供饲料。
通过饲料来源的不同,放养模式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饲料企业参与放养组织,为农户提供饲料;另一种则是放养组织向饲料企业赊购饲料,再提供给农户。
可以看出,放养模式中还有不同的具体组织模式,而不同的组织模式资本投入仍有巨大差异。有些放养组织还会向农户收取保证金,作为运营的基础资金。
也就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放养模式甚至可以实现零成本运营,无本万利。在2024年就曾经有几百万投入赚到十亿利润的造富神话。
资本投入比例的高低确实影响收益比例,但是也同样决定了抗风险能力的高低。
目前到春节前出栏的生猪应该是一季度末到二季度采购的仔猪,仔猪价格评论下来也在500元/头左右,出栏成本至少在14元/公斤,所以出栏价格在14元/公斤以下基本就会亏损。如果搏一搏目前11.5元/公斤的价格,每公斤亏损2.5元,每头亏损基本在300元以上。
如果是饲料赊购的放养组织者,每头收取代养户200元保证金,那他的实际投入每头只有300元,目前的价格下实际亏损比例已经100%,如果仔猪采购价格超过500元或者体重过大那么亏损比例已经超过100%。这种情况下放养组织者根本没有能力同时支付饲料款和代养费,你猜他会找还谁的钱?他甚至可能不仅不支付代养费还要侵占保证金。起诉?人家完全可以一破产了之。
饲料企业参与的放养组织会不会好一点呢?很多饲料企业其实也没什么自有资金,资产往往只有饲料厂的设备,还有可能已经抵押出去贷款了。提供给代养户的饲料基本都是赊购的原料。
可能还有人会说很多放养组织去年赚了大钱,今年只是小亏,完全有能力承受,不会拖欠代养费。先不说大部分放养组织去年赚了钱之后今年都大幅度扩大了规模,去年一万头赚钱今年可是至少五万头在亏;就算他真的有钱,去年赚钱的时候还拿死亡率、料肉比甚至体型、皮炎等借口克扣代养费,今年亏钱了会爽快的把代养费给你吗?
退一万步说,如果放养组织者有财力又有良心,对我们代养户这种谨慎的要求也不会在意的,对吧!
现在赚钱不容易,自己的辛苦钱,怎么小心谨慎都不过分,您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