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侨阳光-林伟

青侨阳光-林伟

行或不敏,然前行之意不移。心多好奇,然求真之思不息。 众人多好轻,吾意却求重;必也轻者速,而重者远。 扪心以言,吾行或缓,吾愿或远;然若吾意既定,便也虽远必达。

青侨阳光-林伟回复的提问

林总 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估值曲线越是平坦,意味着成长动力越强的公司,潜在的估值偏差越大。 那些在未来3年、10年营收增速持续强劲,但当前市场完全不给成长预期的,潜在修复空间更可观些。

讨论

回复@格雷-lyu: I. 这个说法在很多地方都见过。比如有个叫梁斐的教授在《研究终点设置不同,GEMSTONE -301、302研究关键次要终点与主要研究终点证据级别相同》里的观点说得比较清楚:“第一,针对任一终点均可以下确定性结论,因此不要求两个终点均取得阳性结果,增加了研究成功的概率,避免了单一...

关于PD1双抗的一点思考

最近某公司因为在国际大会公布的一个PD1双抗III期数据低于预期,市场似乎又重燃对PD1双抗相比PD1单抗及其联用有没优势、到底能有多大优势的担忧。对此,我的看法是:1. PD1双抗相比PD1单抗(及联用)的优势是明确的,把两个结合域整合进一个抗体能实现两个抗体联用所不可能实现的“双重富集”特性,...

讨论

回复@Ricky: 不知道对板块有没有影响,但对港股创新药的投资人来说,心里苦得久了,偶尔来颗糖尝起来额外甜。
国产创新药整个行业在未来长达10年时间里,保持每年20%增长的底层逻辑仍然在。国产创新药国际竞争力的抬升趋势也很明显。未来10年出一批数千亿市值的国产创新药新秀似乎也不是太难的...

讨论

回复@patrickW93: 好像也没有。
医疗器械跟医生的绑定太深,在不同医生手里体现出来的效果差很大,很难做出客观的性能优劣比较。感觉最终只有真正原创的器械(和足以拉出代际差的改良器械)才能体现出强不可替代性和强定价能力;其它多数同质化器械或微改良器械,同类产品间的价格可能拉不出来...

讨论

回复@亿万风: 要让医生绝对参照疗效来推荐用药可能不太现实,医疗体系有个双重代理人的问题,不可能完全照着疗效来。但让医生在边际上,越来越重视疗效是可行的,而且就我们过去10多年的跟踪来说,国内医疗体系的规范性进步还是非常大的。当医生越来越看重循证医学和临床指南的时候,临床数据得到...

讨论

回复@绿野仙庄主人: 首先,比如DRG-PPS付费下,医保是压了10%的款项作为医疗质量保证金的,如果疗效明显不如同行会被扣钱的。
其次,国内医药监管也不只有医保局,药监局和卫健委也是干活的,DRG是给医院多了一层效率上的约束,但不是说医院之前的其它约束(比如公立医院还有国考等等考核),...

讨论

回复@用鑫炒股: 国内的供给侧改革、科研机制改革、金融市场改革的思路,都更接近于美国而非日本。就美国VS日本两套模式,中国改革更接近1980s后的美国?
查看图片//@用鑫炒股:回复@青侨阳光:如果参考日本的经验变化了?

讨论

年前低点的时候,接近45%港股医药股跌破净资产。今天靠着久违的全面普涨,港股医药的破净比率回到40%-41%,终于可以期待“只有40%公司跌破净资产”的港股医药了~ [围观]

讨论

前些天,瑞博刚授权了勃林格殷格翰开发siRNA药物,今天就传出舶望制药1.85亿美元首付款授权诺华开始siRNA。中国siRNA产业的加速跑,比预期来得还快

讨论

回复@盈盈宸睿: 可以去看海外成熟后的毛利率,好像是个不错的替代指标:那些稳态毛利率70%-80%的,一般学习曲线会比较陡;那些稳态毛利率也就40%-50%的,一般学习曲线会比较缓。//@盈盈宸睿:回复@青侨阳光-林伟:请问,哪些主要的器械学习曲线很陡?

讨论

回复@5年以上看公司: 前些年资本热的时候确实扩张过度,行业最爆发的“沉默性成长期”也已经过去,估计很难再现以前的预期盛况。但好在根据地足够牢固,行业空间也够,若能真心实意地去推进归核聚焦,让资债表恶化和内生价值增长减速趋势企稳和逆转,再来一次逆境反转也是有明确业务基础的。//@5年...

讨论

回复@农夫平: 好像是更难。很多医疗器械尤其是学习曲线很陡的医疗器械产品,它本身是医生操作的延伸,与熟练操作的医生之间会逐渐形成强大的绑定。
比如某一款创新高耗A,在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是6%的全因死亡率,隔3-5年再做可能就只有3%的全因死亡率,这时候来一款逻辑上性能更优但并不拉出代...

讨论

回复@但求空无物: 不是很明白你说未来几年中国会通缩和GDP很低速度增长的逻辑是什么。在我看来,未来几年中国的实际增速和通胀水平向新常态回归的概率会更大些。可能背后的关键,还是对“百年变局”的理解不同?
过去10年自下而上跟踪医药行业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创新药械竞争力提升之快,对...

讨论

回复@但求空无物: “卫生总费用增速能不能达到名义GDP的1.2-1.4倍”,是关于医药行业长期超额增速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对好回答:
I. 数据上,我们去拉各个国家卫生总费用和名义GDP增速的比较,所有发达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卫生总费用增速都是超过名义GDP增速的(典型的是1.2-1.4倍),卫生总费用...

讨论

回复@但求空无物: 第二个是长期通胀率预期问题。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1990s年代相仿,美日德英法加澳韩1990年至今的CPI均值是2.27%。
很多人喜欢拿日本来推演中国,因为同属强调节俭喜欢储蓄的东亚文化圈、也同属出口导向制造立国型国家,觉得中国也会与日本一样陷入长期低通胀甚至时...

讨论

回复@但求空无物: “中国未来能不能实现4%真实GDP增速”,是关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问题。我们不是宏观经济学家,但参考我们所敬重的一批经济学家的判断,未来20年,中国经济实现4%-5%增长新常态是可预期的。
查看图片//@...

讨论

回复@但求空无物: 我的理解,这是关于中国医药医疗体系10倍空间可行性的问题。
首先,参考欧美日发达国家几十年的经验,在经济持续发展期,卫生总费用差不多是名义GDP的1.2-1.4倍。假设中国未来10年每年4%的GDP增长+2%的通胀=6%的名义GDP增速,中国卫生总费用就能维持7%-9%的年增长,8%增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