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岭南

试问岭南

独鹿向野,孤林求栖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L6的上市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对比LS6上市时的表现。智己的出路只剩出海了吗?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对于合资车企一边倒的批判辱骂我有一段时间无法理解。但是放眼全球,我们国家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欧美各国右翼政党崛起是普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众的认知和情绪。
德国有一位天才经济学家叫李斯特,他写了一本名叫《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经济学读物。这本书...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随后,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抽样方式确定选择比亚迪、吉利和上汽三家中国车企启动调查。调查计划持续13个月。今年1月起,欧盟委员会相关调查人员来到中国,对三家中国车企的所在地进行调查访...

讨论

我喜欢和我唱反调的人,这会让我发现自己的逻辑漏洞,重新审视自己的内部逻辑。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如果油电不同权,最后电车占比达50%甚至更多,大众、丰田、本田、福特、通用、奔驰、宝马、奥迪都被挤下场会是怎样的情形?西方国家还会愉快的接受中国电车进入本国市场吗?
我想到时不仅是产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地缘政治的变动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车企是互联网打法。传统车企可能做梦也没想到汽车有一天会变成快时尚……

讨论

回复@老掘头: 上汽的灵魂论没有问题。上汽的问题在于面对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反应迟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老掘头:回复@试问岭南:找灵魂的时候把他饿坏了。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智己的销量好了那么一点点 ,努力呀

讨论

$上汽集团(SH600104)$ 如果说海运,上汽有安吉,也有中远海控5%的股份。如果说电池,上汽有自己宣称的固态电池上汽清陶。如果说控制,上汽有零束科技。如果说产品矩阵,上汽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荣威、非凡、智己、大通、MG等。它们每一个牌子里面又有非常多的汽车型号。有油车,...

讨论

回复@试问岭南: 上汽的新能源本不该这个样子。尤其是智己,但凡它把售后服务做好,不要那么短视搞那么多套路,销量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上汽应该开个集团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服务意识大转变,以服务意识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把技术部门前移到听得到炮火的销售端。解决消费者关注的痛点难点,...

讨论

2023年上汽销售新能源车7.6万辆。简单算一下,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增长6.58%。很明显上汽的新能源销量失速了。

讨论

回复@关注中国智造: 好的,我相信你是大多数。我写的这些只是回复你的原观点中提到我没有数据支撑的观点。你有选择相信谁的权利,仅此//@关注中国智造:回复@试问岭南:不需要,我没有专门研究过自燃方面的数据,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公众号的结论,更愿意相信院士团队而已,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自然选择...

讨论

回复@关注中国智造: 如果你认为院士更可信,且文中数据也是存疑,那我向你道歉//@关注中国智造:回复@试问岭南:哪天你能拿数据说话才信你,否则还是信院士,至少人家有论有据

讨论

回复@你作业写完没有啊: 你说的我认同的,我原文说的是三方并存而且文中提到大部分电车厂商是不赚钱的。我的观点是未来这些厂商不把电车成本降下来很难活下去,而不是说消灭//@你作业写完没有啊:回复@试问岭南:安心,我是电力行业的,以后就算全员都电车,对电网也没有冲击,反而是好事,因为电车...

讨论

回复@只投龙头BYD: 这里不用报姓名//@只投龙头BYD:[该内容现已无法查看]

讨论

回复@关注中国智造: 您有看里面的数据对比吗,或者您看了文章吗。里面有清晰的数据对照而不是纯属网友猜测或是无端攻击//@关注中国智造:回复@试问岭南:谢谢!相对于一个公众号的质疑,我还是相信高院士的结论,更有可信度。这个公众号只是转发了几个别人的结论,对吧?

讨论

回复@只投龙头BYD: 我谢谢你,出口就知道没刷牙。我发表我的观点,你可以不喜欢甚至反对,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小白,难为还要让你过来骂一句//@只投龙头BYD:[该内容现已无法查看]

讨论

回复@你作业写完没有啊: 拭目以待//@你作业写完没有啊:回复@试问岭南:的确是这样,所以现在光伏等项目已经缓建,火电上大压小提高效率,核电建设加快,大体来说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仍然是非常稳健的,现在即使1000MW机组非停跳机电网也完全hold的住,电车带来的那点功率冲击对电网来说实在是蚍蜉撼树...

讨论

回复@关注中国智造: 为了回复你,我把飞灵汽车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发您看一下,您自己评判//@关注中国智造:回复@试问岭南:哪天你能拿数据说话才信你,否则还是信院士,至少人家有论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