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凯恩斯

源凯恩斯

思想力量胜过既得利益

源凯恩斯回复的提问

亏得快自闭了,各位还好吧?今天🈶️动作吗?@空中月@岭南獦獠 @lex3i1dty #英科医疗#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回复@敬畏与常识: 弘亚吧?这是真的。木工机械全球400亿的市场德国豪迈和意大利两家公司占了70%,他们原来确实技术好,现在弘亚技术基本赶上意大利,离豪迈还有差距,但是售价只有他们的一半以下。//@敬畏与常识:回复@源凯恩斯:就刚才,我专门听了一下另外两家3年前电话沟通会。公司介绍自己是性价...

讨论

$贵州茅台(SH600519)$ 的管理层也重新认识到了这点。熬过茅台的第五次危机,还得靠经销商 查看图片

讨论

凯恩斯说,世俗的智慧告诉我们,循规蹈矩的失败比特立独行的成功,更能带来好名声

讨论

回复@sunnydxp: 因为公司太赚钱,而普遍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么赚钱,那就是“造假”。海康和茅台,大家最后归因到了研发领先和产区优势。其他的理解不了,就归类造假。 //@sunnydxp:回复@源凯恩斯:他们不至于造假

也谈经销

我深入研究过三家赚钱赚到大家以为“财务造假”的公司,最出名的是国联股份,最赚钱的是亿联网络,还没被说造假的是弘亚数控。
国联是做平台的,他取代了传统经销商。亿联和弘亚是做制造业的,但是他们的经典特征是没有应收账款。亿联一个做固定电话的,还算是半消费品;弘亚数控一个做木工机...

讨论

补充三个新资料:
1、贝因美在23年4月进行了追溯调整,24年1月又再次对调整过的报表进行了调整,说明上上下下其实对这个总净额法问题,都摸的不太准。所以贝因美也用了“更严谨地执行新收入准则”这个表述;
2、黄河旋风因为更换国资股东,贸易业务收入确认从严,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给的...

讨论

总结的真好。祖师爷100年前就总结出来了,没人愿意学。

讨论

$中银绒业(SZ000982)$ 如果中国有巴菲特,这个公司就可能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10亿市值,1亿就是第一大股东,2亿就控股,账上4亿现金,14亿资产,3亿负债。买下来不分红,继续炒股。

讨论

人力:人均创利100万元以上
资本:ROE在20%以上
成长:24Q1净利增速为正
轻资产:(存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小于40%
既不废人,也不废钱,持续成长。
A股只有这五家公司$国联股份(SH603613)$ 查看图片

讨论

常读常新,我提几点供参考。整体上我不认为立案给经营带来了很大影响:
1、公司ROA2023年保持了稳定,24Q1甚至创了新高。所以增速下滑是完全正常的。(当然净利润可能有补贴的因素,如果按照毛利/营运资本的话,同样可以看到提升网页链接)。
2、24Q1资本...

讨论

回复@就买基: 没错,国联就是批发零售。所谓商业,就是一买一卖。但变化是无穷的。商朝就是做通了河南到山东海边的生意,建立了王朝,也把倒买倒卖定义为“商”//@就买基:回复@源凯恩斯:哈哈 你的分析导致国联商业逻辑彻底崩塌
$国联股份(SH603613)$
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导致增长逻辑是假的

总净去魅

国联股份2022年底被质疑财务造假、融资性贸易,2023年4月披露上一年度报告时,更是将接近一半的收入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确认,做实“造假”,引起轩然大波,股价跌跌不休。
近年来崛起的宝武钢铁子公司欧冶云商在2022年11月刚刚过会,还没注册就赶上国联风波,至今无法上市,但依然在向交易所...

讨论

回复@煤化工低手: 感谢,感觉您是行内人。不过我依然认为未来所有的交易都应该放在网上进行,传统的经销囤货模式运行了几千年,大家习惯很难改罢了。空调供应商比化工品更少了,格力跟国美也干过,跟京东也干过,最终还是不得不妥协,这就是平台的力量,也是信息技术的力量。
价格波动不是太大...

讨论

$国联股份(SH603613)$ 我又去看了欧冶云商。欧冶22年11月过会后,一直没注册,23年5月补了22年年报;23年11月又补了23年半年报,估计这会儿又补了23年年报了。我看了这么久的总额法净额法,我觉得我还是没看明白。我觉得我没看明白的原因主要是准则就没说明白!反馈意见一个劲儿的问,请说明这个业...

讨论

$上证指数(SH000001)$ 跟14年5月9号那个九条出来之后挺像的。2000点/3000点就是不破,也不涨。

讨论

又做了个钢银电商的比对。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钢铁行业由于本身毛利低,导致上海钢联的资本,一年才赚五六个点的毛利,而国联可以做到每季度。这也说明涂料行业中间环节太多,终端被吃的比较狠。同时,钢联的资本中有很大一块是存货,这也与B2F反向供应链不同,类似一个传统大宗贸易商与国联的综...

讨论

$国联股份(SH603613)$ 没有新东西,又翻了好多老帖子补课,把几个核心问题列一列:
1、财务造假问题:立信2023年的无保留意见是非常权威的,也必然是和上面沟通过的。像普利制药这种大牛股到现在审计意见出不来,就是反证。
2、会计准则适用问题:签收单是有的,发票也是全额开的,只是把...

讨论

我本来去抖音买一块钱三包的抽纸的,看到这个369块钱的鼠标,我认为这个产品糟透了。我认为这家公司已经迷失了。

讨论

最近又在读《重组与突破》,最大的感受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增量解决存量问题。大盘3000点,还不是治大病的时候,跌破3000点又要抢救了,人没了还治什么病?
政策制定者也不要被一些所谓价值投资理念误导,还是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打压小盘、打压量化,想人为的拉高国企的估值,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