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周期洞察,成为中国股市的高阶聪明投资者?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2喜欢:39

前言:

高阶聪明投资者,在A股有何进阶指南?

大众对股票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是有非常大的偏见和误解的

他们喜欢一些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很难用的投资理论,譬如西方的价值投资理论

对于一个新兴市场,过去30年是高速发展和迭变的

其土壤跟经历了1929年大衰退以及市场全体系兼管加强,以及拥有全球第一优势地位的美股来说,可以说具有根本性不同的展开

——————————————————————

在A股投资,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周期

一个是政策周期,决定了蛋糕和资源的分配,决定了大资金的汇集和流散

另外一个,其实是传统的地产周期,地产周期是中国经济过去30年最重要的核心周期

即使是2000年的互联网浪潮,到后期的互联网+,其实也都是地产周期的映射和实现

这是2021年之后,中国的互联网周期向下的本质原因,兼管只是其中一个推手

政策之手,和地产周期的盛衰,对太多太多行业构成了冲击,这早已为众人所周知

如果不懂这些奥妙,做投资就会感觉滞涩,难上加难

无论是交易还是波段,还是投资,搞不明白这个,那就寸步难行

为什么许多人这几年,会无谓的在房地产的主跌浪上坚持?

因为他们早几年看不懂已经出现端倪的人口大趋势,以及因为这个大趋势而越来越严厉的政策,还在一亩三分地里研究地产公司的财务指标,土地储备等等特别细枝末节的细节

这是南辕北辙的投资方法论

还有一些在越来越便宜的地产公司上重仓,狠狠栽了跟斗

还有医药也是,为什么要医保控费,中国的医药政策跟海外有何本质不同?

这些都是很多深度医药投资者重仓之前没有搞懂的

还有药明系本质上是西方医药周期的附生产物,而非中国本土原创药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卖水人

这些如果葛兰之流,看不懂,那么是菜;如果是看得很懂了,但是高位依然疯狂加码买入,锁住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的资金去高位接盘2021年泡沫滚滚的高位医药股

那是坏

这些人,总得选一样

本质上,医药在2021年高泡沫的顶端,面临的是由政策驱动的戴维斯双杀

其经典代表是长春高新这种大单品,以及眼茅牙茅这类

这些坑,作为一个成熟的从产业和政策变迁高度思考的投资者,

是可以非常轻松的躲避的

——————————————————————————————

这也是我2021年明确看空消费医药互联网等大型周期的原因

链接如下:

1、消费和医药的痛苦去泡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旗帜鲜明不看好抄底中丐股

互联网也是因为政策,而且互联网跟地产周期也有强关联

尤其是是游戏、广告收入,本质上就是宏观经济的蛋糕,而宏观经济,就是地产周期

在web2.0的存量下面,互联网电商、消费等,其实就是内需和地产的逻辑

在我的核心圈,是有一个专门的重磅政策专栏,专门用来深度解读中外政策的市场影响,潜藏的机会,以及陷阱

看不懂中国的ZZ经济学周期,那做什么投资呢?

尤其是拿着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直接冲进A股里,还觉得自己能够趋利避害,实现翻倍再翻倍,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已

至于本人为什么对政策有高度的敏感度

一个是喜欢阅读历史,虽然以前是古代,但是人性和许多大型的治理周期没有改变

或者是横向比较的历史,去看海外大国的超大型周期演绎

他们崛起和衰落的机理,都是可以给人足够的心得体会的

另外一个,是有许多在机关里的朋友

——————————————————————————

回顾中国的股票发展历史

2013-20215年的中小创牛市,其实就是政策周期主导的——大众创新

还有从2022年底开启的中字头大周期,同样也是政策主导的经典代表

这些都是其中最典型的宏观映射案例罢了

现在中字头这个主线已经被广泛承认了

但是2022年底的时候,很多人依然是在期待消费和经济复苏对内需和互联网等方向的催化

却没有看到政策这只更大的手

从2022年底开始,我就反复强调,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中字头,将成为行情的主流

那段时间,感觉嘴巴都说干了

在2022年底,已经2023年初,大约一年半以前

很多中字头都是处于绝对的洼地的

但是如今已经如日中天了

出了无数的牛股,包括能源、AI、数字经济等等太多了

很多朋友,因为重仓了中字头,这两年的日子过得非常舒服

收益不能说爆表吧, 但是对于A7以上的投资者来说,有这种稳健的收益,夫复何求?

尤其是别的赛道还在爆亏的情况下?这个超额收益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有些中字头就是非常坚定的震荡向上的主升浪。。。

根本不太需要操心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2023年这个榜单是非常炸裂的

很多公司或许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共通的特性,那就是中字头央企

时间进入到2024年,中字头依然霸榜

两年的持续表现,太强了,强到没有朋友那种

所以去年5月,还有很多时间,我依然在不断强调中字头的大有可为

在2023年3月,沿着中字头和AI浪潮的共振叠加方向

挖掘了中科曙光这种大牛股

这篇用很长篇幅写的关于中科曙光的文章,是2023年3月1日发表的

之后又在其他地方多次强调

去年曙光直接从3月份的30平台,冲到60,翻倍

即使后面AI经历了大型调整,曙光依然是弹性最大的那个品种

到目前47,一年多了,依然有足足57%的涨幅

这个涨幅,足以秒杀过去14个月95%的A股

还有就是纯粹的央企高股息低估值的滞涨的方向

在去年10月份,市场跌的稀里哗啦,大众一致性悲观的时候,再度在低位进行明确的挖掘

那次是中国中车

去年10月30日明确提到

去年10月份,中车看起来是一个短期非常流畅的主跌浪

在挖掘之后,继续磨底,直至5元才到了阶段性的大底部

然后今年1月底,才完成最终的圆弧形筑底

中间足足有3个月时间可以从容在低位捡筹码

今年4月中旬,最高冲到8左右

去年10月底是5.3左右,那么区间涨幅是多少?足足51%

————————————————————————————

这些只是随便罗列的一些蓝筹案例

核心圈的朋友们都很清楚,我不喜欢做一些马后炮的事情

还有就是,我知道太多人无法很好的驾驭小盘股,所以几乎交流的都不会是小盘股(市值小于200亿元以下)

很多都是堂而皇之的中等市值乃至500亿元以上的蓝筹股

中科曙光是右侧的产业趋势跟随,中国中车这种,是顺着政策去挖掘的左侧埋伏

其核心在于对政策的洞察之后,根据安全边际、业绩等进行的深度进攻狩猎

那么为什么我不会去选药明康德万科,或者同样是中字头的其他表现疲软的公司呢?

为什么我反倒在去年初不断强调地产这个大逆潮呢?

去年5月,我说的很明确:地产是时代的最大逆潮!

然后提醒不要在地产的周期左侧过于头铁,因为没有意义

因为看不懂大周期和产业趋势,朋友,你的坚持,恐怕一文不值

这些年,因为重仓地产或者港股物业股,被清盘的基金经理,还少么?

这背后还有很多筛选机制,同样是中字头,内部分化也是非常巨大的

从2021年,我公开唱空赛道股开始,中国的消费、医药、新能源、中概股、各种行业茅等等

经历了足足三年的结构性大熊市

链接如下:

抱团赛道股的结构性熊市,大概率已经确立

其中沪深300指数,从高点足足跌了40%下来

个股跌70%的更是比比皆是

至于公募的表现,这三年腰斩的可太多太多了

要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市场依然稳健前行

当然需要对周期的迭变有洞若观火的觉察能力

以及根据现实动态调整投资策略的胆识和知行合一的毅力

因为过去三年的行情,我看到了,或者听到了很多资管行业者的反省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反馈,就是自下而上,只深度研究公司的模式,是很凶险的,不足以在湍急的周期中前行

就以房地产为例

如果只是简单的PE或者PB,或者分红等等

恐怕当时会很困惑,内房股,房地产的龙头,估值如此令人发指的低,怎么还在不断的下跌

还有医药行业或者新能源行业

在业绩的高峰期,PE很低,但是股价却早已从山顶大幅下跌

为什么不早一点兑现呢?

2021年9月,明确提示了新能源应该兑现了,后期可能要暴跌

链接如下:

新能源进入博傻的鱼尾阶段,杂毛跌幅或大于40%

投资,需要知道两件事情

1、哪里不能去

2、去哪里赚钱

第一点很多人就无法做好,那么投资必然是空中楼阁

再好的进攻,也会被糟糕的防御彻底腐蚀

如果想要做好这两点,明晓周期,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推演,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科曙光(SH603019)$ $中国中车(SH601766)$ $药明康德(SH603259)$

————————————————————————————

关于本人以往有价值的雪球深度投资专栏

可参考以下

聪明投资者成功的六大金科玉律

1、门阀士族、股票投资与阶层突进的一些杂谈

2、历史上的大周期和投资的一些杂谈

3、弱者思维与强者之路:大败局的一些深度反省

4、当一个真正的少数派

5、阶层和财富跨越的一些重要陷阱

6、为什么“龙头战法”和“价值投资”总是失效?

7、个人学历与时代红利、退潮

8、中国市场最本质的三大类终极赢家群体

9、投资成功的三大战略步骤

10、有关中国市场的五大事实以及应对之道的重要性

11、书单汇总推荐:投资,政史哲学、文学等书籍

12、如何通过弱者思维,简单避开A股的天坑?

13、阶层和财富跨越的一些重要陷阱

14、一知半解,一鳞半爪,可能比完全无知更可怕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5-07 08:57

别光点收藏啊朋友们,顺手点个赞,也不费事

05-07 22:14

从03年开始混A股的,或者0708进入市场的投资者,现在对市场生态的改变会有极其深刻的印象。就是市场的撕裂和分化是前所未有的,一边是不少股票不断多年新高,甚至历史新高,一边是很多以往的热门股被弃之如敝履,只有极为偶尔的死猫跳。选错行业和个股的风险极大。整体市场的同涨同跌的大型beta似乎消失了,而且这种状态还要持续很长时间。大家都在一个市场混,但是搞st的,以及搞旧赛道与当前主流品种的,体验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账户变化$紫金矿业(SH601899)$ $万科A(SZ000002)$ $中国中免(SH601888)$

05-07 09:41

作为核心圈读者,非常认可十年老师的水平。提几点建议:1.追踪要从头到尾,不能说一句,半年后成功了就旧事重提,不成功就选择性遗忘。2.多说对未来的判断,广告多了点。请老师参考。谢谢老师分享,我会继续订阅。

05-07 13:02

哦另外本人雪球私信早关了。之前因为一些私信交流,导致本人雪球号被莫名其妙的禁言,很无语所以只能一刀切了。可能有的人发了没有回应啥的,请见谅

先生大格局

05-07 09:38

M

05-07 09:21

谢谢大佬分享,等中午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