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6喜欢:0
回复@吃土喝茶: 我觉得那个康乐的股友其实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1期产线是60L的罐子。他给的逻辑是60L的成本太高了,没必要用。这个的就有问题,一期产能也就2000万针,不到全产能的一半。后期的4000万用600L的罐子也能拉平不少成本。但是关键的是能提前开售,抢占份额。这不比等市场竞争加剧打价格战来的收益高?
另一个比较诡异的是,22年12就建好了生产线,那设计和规划肯定在更前面。那个时候如果有9价专属的600L配套技术,应该就是建好生产线之后即刻开启工艺放大临床。就不用等白仲虎教授的新技术发表,随后再开启新的工艺放大临床。(虽然这两者还没有证据证明是有着必然关系,因为存在其他技术做工艺放大的可能。)
反过来想,如果当时只有60L的工艺技术,但是却开建了600L罐子的生产线,就更诡异了。除非当时就能确定说,后期一定能出,而且必须是2年内能出新技术来支持工艺放大。不然我实在想不通,明明技术达不到,为啥会直接建跨临床对应的产能线。
所以就像您说的,如果公司在第一条产线是600L工艺,且已经建好这么久才开始做工艺放大临床。那确实就是管理层有问题。
补充一条,我之前以为60L这种工艺仅能做实验用。目前看来,大家都没有证据说:不能大规模的使用60L罐子来实现2000万支的产能。我的顾虑消除不少。因为我的核心观点仍然是,小步快跑,稳扎稳打抢占市场。至于成本,我猜想一旦产线建好,后期的边际成本是比较低的。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是当时确实没有技术来一步到位做600L的产线。
最后,感觉对方也没确凿的证据说明是60L还是600L,都是基于他自己对于产线的理解。这种情况,除非他自己就是业内人士,不然就是无限接近纸上谈兵。//@吃土喝茶:回复@价值的藤条:不是我比公司着急,而是我需要由此判断管理层是否靠谱。因为九价临床是20年9月就开始的,到这个月开临床,3年半,工艺放大的临床才开始做。那问题是什么,就是公司进度慢啊?生产线22年12月建设好,建好了才能爬坡、放大,爬坡放大这个环节最难控制,但是20年9月到22年12月,2年多就用来建设生产线了,万泰可是比康乐有钱多了,不差钱的情况下,工厂建设这么慢,就是管理层不作为啊,那就不值得持有。
引用:
2024-03-22 15:42
万泰生物九价HPV上市时间表
《工艺放大桥接临床试验推演》
2024年3月20日---4-5月20日 首针入组完成920人
2024年11月份第三针入组完成
2024年12月份收集数据
2025年3月份拿到临床报告书 申请九价BLA进入优先审评
2025年12月拿到《药品注册证书》 (按照以往沃森万泰二价的...

全部讨论

04-12 11:14

市场虽然不是万能,但很多时候半月以上的价格是绝大概率反映利多利空的。康乐九价但凡真的有希望早于万泰上市,哪怕这几率只有三成,投资人也会最快时间把他抢到150亿甚至200亿以上市值。看看现在股价反映一目了然。。从理性角度看,如果你是管理部门,一个低价疫苗都没有大规模实用证明是否安全可靠的疫苗,一个是已经市场几年实践过证明不弱于国际巨头。你会选择谁。谁敢先大规模用康乐的,出事了那可能是上万人健康问题。所谓的一部部批复节奏本就是因势利导,为了现实需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康乐这种市场履历几乎是白的还是做医疗的,先大规模推广,而且股价缺没有大的起色。那就是大量职业投资人都瞎了,市场监管人也疯了。

03-25 07:43

所以,大家讨论这么多,在互动平台问了这么多,电话也肯定不少人打,但公司就是不到互动平台正式回复。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03-25 21:05

谢谢你的推论回复,总结如下:
一、万泰中试车间用的是60升的发酵罐,康乐中式车间用的是500升的发酵罐,而且设计的产能是3000万剂,万泰一期的项目是2000万剂共两条生产线,按照这样的放量速度,将来一旦量产,肯定干不过康乐,九价要争夺的市场是谁的产能越快放量,谁的市场占有率就越高!综合考虑之下万泰也不可能用中试60升的发酵罐来做商业化量产。
二、假设如果60升的发酵罐能生产1000万剂,我觉得万太肯定不需要大费周折的来提升600升的发酵罐技术,那600升的发酵罐技术根本没有意义,而且还浪费时间。如果你是管理层,你怎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