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猎聘 | 2024年的一次击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7喜欢:7

~

$同道猎聘(06100)$

最近初步看完同道猎聘的历年年报、招股书和戴科彬的相关采访和发言资料。记录笔记如下:

说明:我喜欢自下而上研究公司,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区分哪些我懂了、哪些我没懂。这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我需要明确一个事情——根据已经懂的东西,是否能确认这是一笔不亏本的投资?

第一眼看过去,这家公司没有负债,账上29亿的类现金。财务结构十分安全。当前市值约15亿。

我对价格便宜依然存有很深的烙印,因此,这个价格和财务结构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我首先想的是,这么多钱是怎么来的呢?查阅历年的财务报表资料大致明白:

猎聘2018年上市,当年净募资28亿港币,2018年底账上就有净现金33亿。

从2018年到现在,公司没挣到什么现金,反而花掉了5亿的现金。

这确实是一部分现实。

通过对比公司连续多年的财务报表,我们对公司的业务情况会有相对清晰的理解。这也是我观察公司第一步去做的事情,就是去搞懂公司资产表每项变化的前因后果。

猎聘历年的资产结构如下:

资产的结构很简单,科目也非常少,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

这5年来,唯一的变化就是因收购产生的商誉、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共计花了12亿。那收购了哪些东西呢?明细如下:

最主要的一笔是收购长沙冉星花了8.3亿。主业是问卷星——线上问卷调查。

还有一个是赛优,花了1.7亿,主做职业资格培训,网上有一些负面评价,这笔钱应该是花了冤枉钱。

这些投资都是围绕招聘主业而展开的,算是在做对的事情,但还没看到把事情做好。

整体而言,偏中性。

猎聘做的是线上招聘的撮合生意,定位中高端人才市场。主要依靠于企业付费。

它的本质是:猎聘提供一个APP平台,个人用户可以发布简历,企业用户发布招工广告。

企业若需要发布广告、与求职者预先沟通、或下载简历,都需要付费,按频次付费,这是猎聘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收入的增速来看,猎聘做的还不错,在6年时间,企业付费收入翻了1倍,客单价在持续提高。

付费的企业客户数量保持增长,这3年基本没变化,客户没有增长,但也没倒退。

2023年大企业基本都在收缩,收入下降14%,我是这么理解:

中高端人才的招聘市场,跟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业务收缩,部门一合并,就少一个中高层的岗位。这几年企业的中高层岗位确实减少了很多。

不管是普通白领还是中高层,失业了也要找别的工作,供给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但招聘需求会略有波动。

这3年,猎聘的企业付费客户没减少,算是逆势稳住了基本盘,从猎聘自身来看,做的至少还不算差。

一开头,我们就有一个疑问,猎聘这5年好像没赚到现金?

每年挣20多亿的现金收入,成本是怎么花掉的?

从业务性质和成本结构的角度,我们来尝试理解一下:

1)大头的成本都是员工工资

这5年,员工的工资平均占了公司毛利润的75%。

由于定位中高端市场,因此需要跟进、维护、拓展中大型公司的业务,需要人员跟进做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

中高端的招聘平台,从本质上来说,主体还是服务行业,而不是互联网公司。

它主要挣的还是一个提供服务的辛苦钱。

·

2)主体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猎聘目前有5100多名员工。

按2018年的招股书中披露的人员结构比例,其中80%是销售和支持人员。

它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员工去对接企业。

按招股书的比例粗略估算一下,5100*80%≈4000销售人员,7.2万的付费企业,平均一个销售人员对接18家的付费企业,这里仅是付费的,还有需要长期维护的未付费企业,以及拓展新的公司。

这符合我对劳动密集性的服务业的常识。

·

3)其次,它是一个准互联网平台公司

猎聘在年报里说自己是:平台+SaaS+服务。

猎聘没有说错,它做了猎聘APP平台,也做了大量的服务。

SaaS说的是"软件即服务"。

猎聘其实做的有点四不像,或者是说哪里都缺一点。

对比下来,BOSS直聘基本做到了“软件即服务”,BOSS也是约5000名员工,但它的销售人员只有2600名,而研发有1400名。

BOSS用了猎聘一大半的销售人员,做了猎聘近3倍的业务量(收入),它的研发人员是猎聘的三四倍。

本质上,BOSS是平台导向的,因为它主要是蓝领和普通职位的白领,职位的门槛要求不高,只要能满足基本条件即可,因此BOSS只需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把平台做好、做精,客户用起来方便、直接,撮合效率高就行。从这一点来说,BOSS的生意模式更好做一点。

猎聘定位中高端市场,中高端招聘门槛高、个性化强、比较难标准化,这就需要猎聘为公司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匹配服务,来满足他们的招聘需求。

这种需求无法完全依靠APP来完成,猎头在匹配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猎聘不仅要为公司提供服务,还需要为猎头提供服务,来保证这个生态的完整性。

这种差异性,导致了BOSS与猎聘的成本结构不一样。

关于这一点,我目前只有这些浅显的理解,不一定对。

·

4)猎聘需要做好猎头的服务

猎聘说自己最独特的地方是,撮合企业、猎头、个人。

中高端人才招聘,才需要猎头,起步门槛的年薪二三十万以上,这符合猎聘的定位。

但我跟猎头朋友做了一个粗糙的调研,他们说猎聘只是他们信息来源的其中一部分,占不到大头,也没有强绑定关系,没有付费意愿,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私人朋友圈资源。

不过,猎聘做中高端市场,却缺不了猎头的参与,40%以上的中高端人才都是被动性的求职者,你来挖我我才考虑考虑,而这些人的沟通渠道都掌握在猎头的个人手里。

猎聘一直在努力打通猎头这一环节,努力了十多年,效果不明显。2023年9月份推出了面向猎头的合作平台——多猎RCN。简单来说,就是让猎头们在这个平台共享出自己的职位或候选人资源,共同完成订单,按贡献分享收益。

中高端求职者的资源和市场是非常分散的,掌握在各个猎头个体手上,如果说猎聘真能做好这一点,把全国30多万个猎头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它就能建立真正的竞争壁垒。

目前来看,猎聘还没真正建立起来自己的竞争壁垒但我个人认为,它在做正确的事情。

这是一个啃骨头的事情,而且肉也不多,好在猎聘一直在啃这块骨头,也没什么人真正来啃这块骨头。

如果猎聘选择跟在BOSS屁股后面抄袭,它永远不会有出息的。它必须做差异化的东西。

当前,招聘行业还处于市场争夺的阶段,声音最大的前四名:BOSS、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这也是求职者使用得最广泛的APP。

但这个行业有一定的生态门槛和积累性,都是深耕起码10年以上的老手,才能做到头部,基本没有新加入者。

BOSS现在风头最盛,它的创始人赵鹏是原来智联招聘的CEO,2010年高管内斗出来后,先创办看准网,2014年再创办BOSS直聘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虽然还在头部,但是是前一代的产物,没有互联网基因,做生意还是以卖简历为主,APP的客户体验做的并不好用。

猎聘具有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但还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只能说还在努力。

1、企业预付费,先收钱,再干活,收现金的业务。

2、没有存货,没有重投入,业务的增长不依赖于重资产投入。

3、劳动密集型,主要开支是员工工资。

4、目前是服务密集型的,平台属性不够强,很难有暴利。

5、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有可能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还没成功。

6、未来有成长空间,但不一定做的好。

猎聘创始人戴科彬的履历比较简单,读书阶段是三好学生,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去了宝洁,在宝洁干到市场部大中华区品牌经理,事业有成,2008年辞职,去北京投奔他的姐夫——58同城的姚劲波,并开始创业,逐步创立猎聘网,一直至今。

从目前来看,还没发现干过道德瑕疵的事情,人品属于中性偏上。

创业打拼至今,吃过很多苦头,属于创一代,还在坚持干好猎聘这一件事情,属于正面事项。

公司上市时持有1.11+0.33亿股,在2018~2019年套现减持过0.33亿股,之后持股数量一直未变。

2018年至2022年底,公司期权+直接发股份(受限制股份激励),都没有给自己奖励,发给的都是员工,一年只领300万的年薪,非常克制。公司最高年薪的人,600-700万,都不是董事的人。

一个例外,2023年底,第一次给自己分了520万股份,加权价值3200万。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需要持续观察。

我认为猎聘有这些潜在的风险:

1、猎聘跟在BOSS屁股后面抄袭。做别人一样的事,永远无法胜出。

2、猎聘不深耕“猎头、企业、用户”这个不好干的领域。

3、收购、投资一些无效的业务。

4、发放过多的股权激励,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

5、戴科彬给自己发太多钱。

目前的状态,我能接受,也认为以上风险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持续保持观察。

目前的15亿的估值,29亿的现金是最大的底气,财务上死不了。乱搞的痕迹也没有。

基础业务比较稳定,还处于发展阶段,能做多好不知道,但这个市场有潜力,而且它在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基于此,我愿意下注,昨天以3.2港元/股,买了9.8万股。

目前,只是初步了解的阶段,有点出圈,还没完全看懂它。

说明:本文不作投资推荐,仅记录个人的思考过程。

全部讨论

年年赚钱不派息,回购力度也小得可怜,商业模式也非常一般, 感觉成长性和估值回归的催化剂都不是很够啊..

05-11 22:23

有没有被调出港股通的风险?

05-12 11:15

老师:如何看猎聘的商业模式,员工的工资占支出占大部分的情况,未来是否的净利率能否得到改善的原因在哪里?

05-11 17:01

猎头本质是HR部门加杠杆外包,一般行业人员大规模招聘的时候会用的更普遍,后续正常换汰的阶段猎头就用的少一些了。另外我了解的互联网行业的研究员不少被这公司不做股东回报伤透了心,我打开这个企业公告页,看到一片购买理财公告而非回购的公告,恶心。

05-12 20:30

这么好的分享为啥在同道的里面没有看到?是我碰巧搜索出来的

05-12 09:51

这公司这么些年似乎对待股东不咋地?

多谢分享

问题是它现金根本不分红

05-11 16:59

我孤陋寡闻,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招聘公司。以前酒厂有个央视标王, 但奇怪渠道上完全看不到它的货,感觉怪怪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