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定性理解(2)-谈企业文化,百度兴衰的根源(自评最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1回复:148喜欢:202

这篇文章是笔者自我评价至今为止最好的文章,为精简删除了部分内容,大约4000字。虽属原创,但引用不少的素材和摘文,不敢擅自更改。

前言:

我发现,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家、教授在解释企业文化时总是模糊的,以至于我认真思考了好几年,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我第一份工作在OPPO,OPPO应该是中国企业少有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但我仍是不懂,或者领悟不深,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为什么如此重要,文章应该是笔者对企业文化理解的新高度,希望能阐述一二。

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意义:

在21世纪,人才是企业最珍贵的资产,所以企业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感恩每一位员工做出的贡献,感恩员工的企业才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用在于人,最核心的在于挑选人,而后是育人和用人,让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汇集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和成长,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地一起做事,如果把企业比做人,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人的价值观。

所以企业文化是需要沉淀,因为挑选人需要沉淀,你无法洗脑,无法改变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你只能通过时间的长河去剔除不认同的人,留下认同的人,而一个不把感恩员工,不认同员工是企业最宝贵财富的公司是没有企业文化的,为什么那么多民营企业家东施效颦,大家一提企业文化就是洗脑,因为在这些企业家的心里,他是老板,你只是打工的,员工不是公司最需要感恩的人,最宝贵的财富,或许在这样企业家的心里,创始人或者团队才是,他的钱才是,他的人脉和资源才是。

百度的衰落真的教会我们很多,市面上有大量前百度的老员工感恩、心酸的“离职信”,你能感受到百度从众志成城到众叛亲离,那些极为优秀的员工逐渐失望、然后离职,企业文化的分崩离析才是百度走向没落的根源,不是百度没踏上新的风口,不是百度没探寻出新的商业模式,时代已经给了百度最好的,至少是BAT三者中最好的,而百度却给了时代血友病吧和魏则西这种悲怆事件,一个为了钱而做出损害用户性命的事件。也许再过十年,这些珍贵的“信”会逐渐被历史冲淡,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会遗失,我很少有情怀的写一篇文章,但此刻我是怀着情怀的,我觉得这些离职员工的心声真正揭露了什么叫做企业文化,希望它能教会我们企业家如何实事求是的谈企业文化,而不是沦为空洞的洗脑。

百度的兴与衰

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青玉案也成百度会议室的名称,但蕴含执着含义的百度,在BAT三者中却最早的抛弃了初心。

百度的使命: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

百度的责任:让世界更有效,让人们更公平。

百度的性格:简单,可依赖

用户导向: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如今看来,百度的这些使命、责任难以令人信服,但在2008年以前,的确是深入人心的,时至今日,百度北京总部里,同事们仍然以同学称呼,无论职位,回复邮件里仍然会附加感谢二字,虽已沦为形式主义。通过这些小细节,我们仍能窥探曾经百度对于平等、合作的尊重。

互联网公司,最有价值的就是人。我们的办公室、服务器会折旧,但一个公司,始终在增值的就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李彦宏

“对于一个人才,我们更多注重的是,你能不能够创造,为自身创造价值,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是百度所关心的,所看重的。”——李彦宏

站在2020年时间点来看,我们可能要说李彦宏忽悠了,用户体验?你在逗我?用网友的话说,他跟我们用的不是一个百度,我相信李彦宏在最初的时候是这样做的,想的,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样呢?

用一位百度前员工评价百度:能够实现我理想的那个地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以下是他的摘文:

08年以前的百度像一个大学校园,没有×总×经理,只有×同学。整个公司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向心力很强大,每个同学低调的同时内心总有一种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那会儿,公司的很多社团都办的风生水起,我从一个社团跨到另一个社团,过的有滋有味,好像从来没有从大学毕业过一样。

Shanw(王湛生,2007年意外世故,卒于三亚)走的时候,多少个同事泣不成声,我身边的一个男孩流着眼泪说,Shanw是我在公司的信仰,那个时候的眼泪不是矫情,而是发自内心的。

过去的那些年,我从未有一天混日子,对手头的每一件事都不敢怠慢,每一天都有很深的危机感,不敢不努力。因为我身边有太多优秀的同事,如果有的脚步慢了一步,就会被无数人落在后面。

我为什么辞职了呢?不再是为了做好一件事,创造价值而走在一起,而是为了完成KPI,自己在公司及领导面前抢夺一席之地而拼命。

——摘自百度前员工离职语录

看完上述文,何为众志成城,无需多言,这不是个例子,而是非常多前员工的共鸣,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团队会不强大。

其实还有一篇更为触动,但作者表明严禁分享和转载,实在没法子,情感的倾诉,再加一段HR的:

五年来看着百度简单可依赖(百度的性格)变成了现在的到处政治斗争、媚上欺下、徇私舞弊、唯KPI论,对同事狼性、没有信任、认真干活的被排挤、会拍马屁的升职,作为HR,只恨自己看到知道太多又无力改变,不愿意昧心的说些假大空的话,不愿意参与政治斗争、不愿意站队,只好挥挥手说再见!

——摘自百度前HR离职文

为何百度会变成如今这样呢?通俗来讲,就是想钱想疯了,上述的唯KPI论,就是唯盈利论,以下是百度营销分公司的离职文:

回想在百度的时间,怎么说呢,无数次想离职。因为经常季度末期冲刺业绩,或者领导搞个什么业绩比拼,会各种罚:罚钱,罚跑步,罚跑楼梯,罚带给另外一个部门早餐,罚第二天7点到公司上班,罚晚上9点才能下班,各种惩罚,像传销那样。对我来说,很大的磨砺了我的吃苦耐劳吧。总的来说,是个很珍贵的回忆,因为是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部门的人也很有爱。业绩公司难免会有高压,很正常,看自己能不能够坚持,看运气好不好,客户好不好。

——摘自百度前销售离职文

不是在总部,几年前在百度分公司待过,就是大家最唾弃的竞价排名广告公司(当时入职时候,百度名声还响亮不错的,不像现在这样)

百度分公司就是个大部分都是销售人员的公司,每天要实时做N次表格汇报你今天所有客户的总消费金额进度情况,比如上午11点客户消费金额多少,如果比昨天这时候下降了,或者比上周这时候下降了,部门经理就夺命催和问。

如果客户实在搞不定,人家今天就是不想上线,或者就是不想消费那么多,就是不想续费,或者没效果,人家就是不愿意做了!或者在外面啦,不方便续费啦,或者网站又出问题啦,反正你今天这个客户就是要损失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忍不住要心理BB,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的吗!!干嘛催别人!!干嘛非要人家消费,人家今天不上班没人接业务电话也要催人家,有毛病吧!

但公司有公司的立场,经理有经理的考核,经理上面还有高经,一层压一层,很多时候只能乖乖又无可奈何得去打催费电话,甚至拉人情,卖萌撒娇,更有过分和无下限的经理和底层员工,偷动后台多消费、加快消费等下三滥手段。

——摘自百度前销售离职文

当然因为文章限制,离职文摘抄的都是些不好的,上述离职文也有肯定百度的地方。

未免有失偏颇,总部的工程师文化还是依然存在,对比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还算不错,建议读者去网上搜寻。但有一点应能确认,百度价值观、企业文化已分崩离析,这是大部分百度前员工所阐述的事情。

企业文化是极为脆弱的,亦如人的信誉一样,建立它,守护它需要巨大的成本和精力,而摧毁它却非常简单,李彦宏应该不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但百度出现魏则西和血友病吧这种事件,绝对是一味地在业绩退让后的结果,可以说,百度没有守住它的价值观,甚至失去了价值底线。

我想分享两则真实的故事来表明对于公司而言,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坚守有多重要。

阿里泪斩卫哲

关于2011年卫哲(阿里CEO)引咎辞职,千名供应商的假货事件,以淘宝体量很难避免假货现象,从绝对金额和影响来说很小(占比0.8%),所以网络上纷纷猜测这是一场作秀,或者说是内部斗争的托词。在2018年卫哲的采访中,是这么说的: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妥协上的错误。

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引自马云内部邮件

而如今百度428亿美元,谷歌1.17万亿美元市值,同样是搜索起家,而曾是BAT之首的百度,在A(阿里)和T(腾讯)市值都接近谷歌的情况下,百度差了二十几倍。

也许差别仅仅在于谷歌核心价值观“ DO NOT BE EVIL(不作恶)”的坚守。

OPPO不抨击同行

Oppo有个文化叫不抨击同行,营销在内部培训时候不能说我们要在这个区域打败谁,干死谁,会被上级训斥的,这是营销部同事吃饭时告诉我的。在网上有许多攻击同行的OPPO销售,我看到的大多是经销商的销售(OPPO营销大多对接经销商,不对接终端消费者),虽然不属于OPPO本公司,但在用户认知里都是一样的,这点的确做的不够好,而属于OPPO公司的营销公开场合抨击同行,我是知道一个例子的。

应该是在2016年,一次媒体会上,有位营销部的总监说了句同行的坏话,可能是对比两家手机性能,褒一贬一,具体细节我不清楚,这件事情现在在网上查不到,在其他公司真的不是个事儿,但公司以其部门其总监、经理、现场员工以违反公司价值观为由,停职1年,并处罚相关金额(按职位等级来),审批部门:总经办,审批人:陈明永(CEO),抄送全体员工。

当时同事们都在议论这事儿,因为不清楚其媒体会上的详细经过,无法判断为什么连部门经理、员工都受到牵连,处罚是否过重了,但我仍记得不攻击同行这肯定是公司的红线,谁碰谁脑残。

写在最后:

众里寻他千百度”,百度的寓意在于搜索的执着,感谢百度一路以来为中国互联网做出的贡献,也希望魏则西的悲剧不再发生。愿百度能再次找回那个初心,那种文化,也许比什么风口、战略都更为重要。

免责申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不持有百度任何股票,不打算做空百度,不保证上述引用素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仅供参考,望读者知悉。

 @柏石基金    @董翔    @曾煌基Monkey    @黑色面包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群兽中的一只猫   @知毅   @点亮心灵的灯   @尖峰JEFF   @临溪而渔99   @我爱打篮球   @大道无形我有型   @不明真相的群众   @静气   @南山之路  

 $百度(BIDU)$   $阿里巴巴(BABA)$   $汤臣倍健(SZ300146)$  

你的朋友:阿手书于2020年9月05日

相关连接:

公司定性理解(1)——产品与创新对企业的影响


精彩讨论

大公司小股东2020-09-05 16:10

华伪抢注OPPO的R系列商标事件的处理,反应了两家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华为是狼性的不择手段的企业文化,OPPO是求责于己的本分文化。

雪糕高2020-09-06 23:47

看完了,很片面,很多地方压根就不是什么论据,再加上春秋笔法。
大公司的价值观随着规模及员工的膨胀,根本做不到之前的理想化,所谓阿里百度哪个价值观更好,无非是你只相信自己相信的那部分
来自一个阿里百度都待过不止两年的人

戴子祁2020-09-05 17:11

百度无人驾驶本来已经成功了,记得有次新闻,李彦宏自己用无人驾驶汽车到会场,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前瞻的布局,只是相比于阿里腾讯基于本身生态的拓展上落后太多,尤其是移动端入口,腾讯有微信,阿里有支付宝,这里给了百度致命一击,任何未知领域布局和拓展都是钱烧出来的,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企业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他还不至于凌驾于盈利模式上!

董翔2020-09-05 16:40

再补一条,阿里的价值观我很佩服,我认为远胜于其他科技互联网企业,相信它能做到102年,相信它能跑的最远

群兽中的一只猫2020-09-05 16:03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大企业病都无法避免。区别在于有的企业真的有不错的文化,并且有不错的贯彻执行,从而把缺点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大道无形我有型 的一些企业就是好的例子。任何企业都无法做到100%,尽力已经不错了。比如大家公认不错的万科和招商,你照样能在一些员工论坛上看到和企业文化相悖的例子。
大部分的企业文化,从本身来说肯定都是积极的,你可以说匹配或者不匹配,但是一定都是“好”的。只是看到底有没有贯彻执行。大部分的上市企业你去看他们的文化,看起来都是好的,只是很多根本没有执行。

全部讨论

2020-09-05 16:10

华伪抢注OPPO的R系列商标事件的处理,反应了两家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华为是狼性的不择手段的企业文化,OPPO是求责于己的本分文化。

2020-09-06 23:47

看完了,很片面,很多地方压根就不是什么论据,再加上春秋笔法。
大公司的价值观随着规模及员工的膨胀,根本做不到之前的理想化,所谓阿里百度哪个价值观更好,无非是你只相信自己相信的那部分
来自一个阿里百度都待过不止两年的人

2020-09-05 17:11

百度无人驾驶本来已经成功了,记得有次新闻,李彦宏自己用无人驾驶汽车到会场,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前瞻的布局,只是相比于阿里腾讯基于本身生态的拓展上落后太多,尤其是移动端入口,腾讯有微信,阿里有支付宝,这里给了百度致命一击,任何未知领域布局和拓展都是钱烧出来的,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企业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他还不至于凌驾于盈利模式上!

2020-09-05 16:40

再补一条,阿里的价值观我很佩服,我认为远胜于其他科技互联网企业,相信它能做到102年,相信它能跑的最远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大企业病都无法避免。区别在于有的企业真的有不错的文化,并且有不错的贯彻执行,从而把缺点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大道无形我有型 的一些企业就是好的例子。任何企业都无法做到100%,尽力已经不错了。比如大家公认不错的万科和招商,你照样能在一些员工论坛上看到和企业文化相悖的例子。
大部分的企业文化,从本身来说肯定都是积极的,你可以说匹配或者不匹配,但是一定都是“好”的。只是看到底有没有贯彻执行。大部分的上市企业你去看他们的文化,看起来都是好的,只是很多根本没有执行。

2020-09-05 15:21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00,也推荐给你。

2020-09-06 07:43

确实如此,这让我想起来了刚入职时和现在的一些感悟,公司的企业文化现在看来就是唯KPI论,老板一切向钱看。在员工合同上作假,一切从最初就设计和欺骗员工的公司,很难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0-09-05 21:24

非常认同您对企业文化的解读。对于企业文化的通俗阐述,龙湖的前CHO房晟陶老师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大多数人的共同的行为习惯。结合多年的感悟,企业文化也应该是企业创始人的价值观和企业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

2020-09-09 22:07

我们以生命的整个历程来给百度黑衣扶灵,答应我,好吗?

2020-09-05 23:45

企业文化是中国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化这个东西,不是从外国学来的。现如今世界里,如果说文明古国的话,传承至今的也只有中国了。所以,文化本就是国产的。作为管理者,必须应该进修的是历史和国学。毛大大一生未曾出国求学,却能历经百战而终胜,何也?KPI,舶来品,无条件的引入而贯彻,其实終沦为鸡肋。那么中国古代,如何进行量化考核和内部稽核监管的呢?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自古以来,阴阳调和,阴阳永远不是稳定比例的,关键在于因时因地的调。综上述,很认可文中观点:1、企业文化首要在人;2、对于百度不予置评。补充:企业创建文化,那么应该是从内部自发为主,外部的和舶来品借鉴,从开始设计就要融合,稳定为先,调整为辅。从无到有,有后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