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回复@静待花开十八载: 奇耐海外其他工厂生产的产能转给鲁阳,对奇耐和鲁阳都有利,是符合商业逻辑的。但从实际操作看,奇耐海外工厂的工人是受损方,他们如果阻挠,事情可能就没那么好办,进展可能也缓慢。就像我在第二篇文章里说的,奇耐上海也仅仅把一小部分业务(即 Line 9)进行本土化生产。//@静待花开十八载:回复@Nemo5:鲁阳参与国外市场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东南亚和中东这种相对低端市场鲁阳自主开拓,这个开拓很难体量不清晰,另外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奇耐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改造,部分海外其他工厂生产的产能转给鲁阳,这块体量是鲁阳现在体量得四倍,如果推进顺利的话对鲁阳体量是个巨大的提升。当然这块改革依赖奇耐,估计目前还在谈
引用:
2024-05-03 19:58
$鲁阳节能(SZ002088)$
(1)海关数据可见,我国出口的硅酸铝纤维制品目前在7万多吨水平,占全国总产量的7%左右。均价则持续提升,目前在14000元/吨以上。
前面提过,这个价格水平显然是高端产品(应该是陶瓷纤维加工品而非最常见的陶瓷纤维毯形态)才有的价格,中低端产品价格在几千元左...

全部讨论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每年公司的风险分析第一条都是技术保密与维权压力仍然较大,所以这一直是阻止老外全面将供应链转到国内的原因之一,但第二根据上海奇耐的实际情况,当前汽车衬垫因为国内其他企业已经突破低端技术,已经有很大量的低端产品订单被抢。第一条的顾虑因为第二条的现实处境会逼着奇耐加速国产化的选择。另外,因为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先全球,而奇耐的其他高端产品大量运用在新能源汽车,因为研发和试验都在海外导致没法跟得上国内的研发进度,所以这也会逼着奇耐做出选择,也就是将这部分业务向国内倾斜,否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他们有技术但是无法深度参与到项目开发中,也将面临掉队风险。转移产业链肯定会有海外方受损,但是转移国内可以将蛋糕做大,他们会权衡利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