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渣的自我修养

财渣的自我修养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他的全部讨论

收入增长跟随哪个指标,才能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我们的收入增长多少,才能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这个问题未必如看起来那么好回答,在探讨收入如何增长以维持生活水准时,不同人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可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叫“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最直接的指标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局给出的定义:CPI是度量消...

马克思兼职炒股月赚67%,有何启发?

今天看到个故事,是关于马克思炒股的。说实话,历史名人炒股的故事听过不少,像牛顿炒股、凯恩斯炒股等等,不过马克思炒股倒是第一次听说,可能因为这与其革命导师的形象反差有点多,所以让人觉得挺意外的。
故事大概是这样子的。
1864年伦敦,46岁的马克思正为传世巨作《资本论》而忙碌,...

对交易止损的3层理解,你在第几层?

我们在交易时必须有一些安全措施,防止被市场永久性击倒,这些措施中,止损策略是最主要的一个。当亏损达到预设幅度时,我们认输并无条件卖出,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止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天性,很多人声称自己并不做止损操作,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只动用全部资金的一部分做交易,哪怕...

为什么牛散转战基金经理后会变平庸?

问题起源于老婆和我的一次讨论,承蒙市场关照,这几年收益总体还算平稳,所以老婆想是否怂恿家里的其它资金,比如双方老人的部分资金也拉进来建仓,对于这种想法,我自然是果断将其扼杀在摇篮。
后来想想,类似的问题很多大佬都遇到过,特别是一些战绩彪悍的牛散,很多都通过各种方式转变成机...

反向比对?你喝瑞幸时,县城青年在喝着星巴克

今天有事回县城老家,在县城购物中心的星巴克坐了会儿,虽然整个购物中心人流量不算大,但星巴克店里倒是人头攒动。
再想到从今年开始,似乎各种平台上总都能刷到诸如“我们这小县城开了第一家星巴克...”之类的视频。所以我顺手查了些资料,确实也印证了想法,与瑞幸、库迪们相比,以往略显高...

消费是否复苏,只要看这一个指标就够了?

在中国,每月中旬,一组数据准时发布,它不仅是经济学家的关注焦点,也是无数投资者、企业家甚至普通大众关心的话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我们无需专业统计学和会计知识,每个月也能有一次机会感受中国经济脉搏的跳动。
一、社零是什么
“社零”听起来是个专业的经济术语...

胜率与赔率,一枚硬币的两面,你怎么选?

投资的世界里,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收益率,寻找通往财富的航线。胜率和赔率是这条航线上的两个重要航标,它们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为投资者指引着方向。
一、什么是胜率和赔率?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什么是胜率和赔率。
想象一下,我们在一个游戏中有10次机会,如果在这10次...

为什么明知频繁交易没用,你还是管不住手?

想象一个日常场景,我们上班快要迟到了,急急忙忙进入公司电梯间后,总会感觉电梯的关门按钮似乎不太灵敏了,于是我们不禁开始疯狂按动,这个过程中,我们按压按钮的次数越多,内心就越是踏实。虽然我们冷静下来后也知道,电梯门不会因为我们按得频繁而加速关闭,但这个动作确实给了我们某种心理上...

查了下我国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还是有点震惊

大家应该和我一样,能观察到身边许多年轻同事、家族亲戚中的后辈,晚婚甚至大龄不婚的比例越来越高。作为80后的后半段,我是深有感触,记得我们那时或者更早之前,大学毕业没几年,周边就有好些同学结婚生子。甚至读研时,班上有的同学都已是已婚状态。当然,刚毕业时也有号称不婚主义者,不过大多...

以美国举例,看看国内未来房地产“新常态”的可能样子

房地产,这个中国经济曾经的增长引擎,现在正处于剧烈动荡期,从“买不起”到“卖不掉”的魔幻转变,大家最近应该都能深刻体会。
一边是低迷的市场表现和积累的风险,一边官方定调“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后频出的政策试图稳住这艘巨轮。市场还会动荡多久,我们不做猜...

最傻瓜式的低买高卖策略效果如何?用沪深300做个实测

一、引言
大多数策略的本质都是赚买入卖出的差价,当然道理都懂,实际操作起来也非易事,抛开主观因素,低买高卖要有一些前提条件。
首先,品种自身要有大致的价值中枢,不能涨上去了不回头,更不能跌了就一蹶不振直接消亡。然后,我们得有对该品种的估值依据,这个依据还得是我们普通人能...

从行业运行模式说起,完整回顾地产股近20年历史兴衰

地产近两年的疲软态势不仅严重影响了行业上下游的从业者和购房者,也对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产生了巨大冲击。在3月份短暂回暖后,房地产市场继续颓势,昔日的增长引擎如今已是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症结。
与此对应,曾经高光瞩目的地产股早已是门庭冷落。本篇我们就回顾下地产股在过去20年间的...

终结讨论?!100%拿1万和1%拿90万你选哪个

某论坛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大意是有两个选项:A是直接拿走1万;B是以1%的概率赌一把,赌赢拿走90万,赌输一分钱都拿不走。那么大家愿意选那个?
印象中,类似这样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并引起热烈讨论。这个话题又老套又挺有意思,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像数学又不完全是数学,像经济学又不完...

几组直观的身边数据,感受下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下的生活影响

最近看到几组数据,觉得挺有感触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与经济宏观指标不同,这几组数据比较“写实”和生动,它们零散地展示了这两三年普通人在时代大潮流下的生活变化,也算是为我们提供了从微观角度观察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视角。
一、农民工越来越老了
首先明确下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

动态操作的股债平衡策略效果如何?全面回测6大宽基后得出答案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以沪深300为例,检验了根据股债占比的动态变化来进行灵活再平衡的股债平衡策略。
反向操作?用沪深300实测按股债比例动态调整的平衡策略
有别于传统模式下基于固定时间点进行操作的股债平衡策略,在这种灵活平衡策略下,...

完整回顾茅台股价22年涨跌史,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引子
我个人信奉的一条投资原则是普通人不具备对个股的投研条件和分析能力。就我个人来说,最后认真交易个股应该是2、3年前的事了。当时正是白马股抱团风光的时候,专家和大V们不厌其烦地推荐各行业的“X茅”和“茅指数”,似乎白马股的盛宴永不落幕。后面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21年的高...

反向操作?用沪深300实测按股债比例动态调整的平衡策略

之前文章对6大宽基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创业板指)应用股债平衡策略的结果做了比较全面的历史回测,我们在实测中使用不同的操作频率和股债占比作为参数,得出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年化收益和波动,并作了简单总结:
股债平衡策略的超深度回测:6大宽指在各种平衡频率和股债比下表现如何?{股债...

直觉会骗人?聊聊资产组合中常见的一个误区

一、引子
当我们说到投资策略时,资产组合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无论是投资新手还是已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都希望能构建自己的资产组合而非将资金投入单一品种,从而达到风险分散和提高收益的目的。
创建资产组合是一项复杂又个性化的工作,除了考虑不同类型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外,也要考...

为什么说医社保不是庞氏骗局?反常识深度解读庞氏骗局

(一)如何识别庞氏骗局?
1919年,37岁的意大利裔美国人查尔斯·庞兹灵感迸发,炮制了一个宣称能带着支持者快速致富的投资计划,并向大众兜售,这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庞氏骗局。
这位金融诈骗届的鼻祖在抛出庞氏骗局前,曾在蒙特利尔的一家银行有过一段工作经历。这家银行以远高于当时市场...

年入3、50万不是梦?解读统计局的“打工人”最新工资数据

社交媒体和论坛是大家在互联网时代表达自己生活状态、工作经历和观点的重要渠道。不过在这些平台上,有一种现象愈发明显:不少网民会分享自己的工资收入,在我常逛的几个论坛,是不存在月薪不破万的“打工人”的,如果是热门行业或一线城市,年薪基本都在30乃至50万往上。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