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自““幻想之剑斗苍寒””:
本文应该和剑斗苍寒兄的另一个文章一起看,更好理解。
干货贴:最近海运费暴涨的原因及持续性分析为什么海运费最近持续暴涨,这波海运费上涨到底能持续多久?
导致海运费涨价的最直接的原因无非就是缺船,缺箱,货多,再加各种突发事件的刺激。很不幸,这一波海运费的上涨可以说把这几个因素全部占齐了。
下面把我知道的原因一条一条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 为何缺船,缺箱:
红海的绕行首先影响的是船期长短,会形成短期内的缺船。其次,船只的错乱与集中到港会严重打乱码头的进港靠泊卸货的计划。因为欧地线的码头装卸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了处理能力,大量的船只就只能在海上停着等候靠港卸货,这样一来就形成所谓的堵港。堵港除了会消耗大量的运力,同时还导致回亚洲的空箱无法按原计划返程。这样一来,起运港就会出现缺船+缺箱的情况。并非集装箱总量不够,而是运出去的集装箱无法按时返回来继续装货。简言之,红海绕行除了导致船期延长之外,还导致了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紊乱。在一定时间段内导致了缺船,缺箱,供应不足!
二) 为何货多:
A) 商品库存周期: 21-22年国外由于疫情停工停产,中国出口异常火爆,很多客户都购买了超量的库存。结果23年形势急转直下,价格大跌,库存消化的很慢,客户新的采购非常谨慎导致了过度去库存,所以24年又到了补库存周期。除了我们化肥行业,我了解到的光伏PVC板,电子产品,义乌小商品,新能源汽车最近出口都非常火爆!
B) 货币向资产的转化:全球范围的纸币贬值势不可挡,通货膨胀来势汹汹。
美联储不管是否降息,都会伤及美元信用。
将纸币转化成实物资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会导致需求增多
三) 这波海运费涨价能持续多久:
海运联盟已经让集运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船公司再也不是以前的弱势方,需要靠价格战以及各种增值服务去抢货。船公司无法准确判断出口的淡旺季(因为现在的淡旺季本身已经不再规律)与货量的多少。他们现在的做法就是统一行动,反复不断的去测试市场,等运费降到比较低的位置就一起发涨价通知。先把运费拉起来,如果客户不接受涨价,订舱量很少,那么再慢慢降回去。等过一段时间再来一次集体涨价。如果哪次涨价后发现订舱量还不错,马上就吹风运费还要继续涨,让客户尽早出货。这时货主也会去给国外客户吹风,建议他们提前采购避免运费涨价。一环扣一环,这时船公司就发现订舱变多了,舱位不够了,然后继续制造各种紧张气氛为更大幅度的涨价造势。甚至不排除货越多,船公司反而停航火上浇油。
海运费的涨价一定要有货量的支撑才扎实,跟据我个人的判断与得到的信息,在5月第三周甚至5月底之前货量都会非常紧张。这样一来,尽管5月1号全航线海运费大涨了,但我觉得5月15号很多航线(特别是欧地线,南美,东南亚)运费还会继续上涨。也就是说目前的高运费至少能维持到5月底,之后会怎么走需要过段时间才能判断,现在无法预判!只要货量能够支撑,海运费就会一直上涨。上涨的高度越高,哪怕以后慢慢下降,整体运费维持在高位的时间也越长。
不用管以后怎么走,像目前这种量价齐升的行情,只需要持续2-3个月,就可以完成全年200亿利润的目标了。目前国际局势紧张,船公司非常善于利用各种突发事件涨海运费。如果多来几次突发事件,或者高运费持续的时间长一点,那么利润空间不可想象。
其实现在很多航线其实并不缺船,但船公司宁愿把船停着也不拿出来用,就是为了通过调节让运力小于需求,赚更多的利润。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船公司开3条船,每个柜赚100美金和只开1条船,每个柜赚1000美金,你是船公司的话会选哪个? 这种现象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而是已经持续三年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一致强调不用担心大量的新增运力,联盟的格局已经形成,造了多少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多少船出来用? 恰恰船公司在这个问题上已经磨合的非常好了,操作起来轻车熟路。
最后再次表明观点,中远海控就是标准的周期股,只不过是那种利润在200亿到1000亿之间波动的周期股。上周日晚上参加了一个线上交流会,当时有个私募的萧总说的很好,将中远海控的各类资产按照格雷厄姆的估值折算后都值2000亿,因此应该先等市值回到2000亿之后再来讨论如何给周期估值的问题!
作者:幻想之剑斗苍寒
链接:网页链接
引用:
2024-05-15 21:07
我不是基本面高手,关注海控只是从红海事件开始。
但是当时海控表现也平淡,所以没买,只是还一直关注。
直到4月开始走强,并且越来越强。所以上周已经分两次买进,成本12元。
显然对于中长线而言,这个成本比较高,但我初步的想法只是投机,所以暂时不怕。
至于是否能中长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