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四):不要低估集采的冲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5

目录

医疗器械(一):海外医疗设备企业一览(西门子、飞利浦、GE)

医疗器械(二):反转逻辑不如医药强硬

医疗器械(三):给投资人烙了长期美好的饼

医疗器械(四):不要低估集采的冲击

网页链接{行研CheatSheet · 器械模型}

考虑到大量器械企业收入以国内为主,目前仅高值耗材领域有明显推进,因此类似于2020-2023年药企的集采是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未来会面对的风险。曾经在药企从仿制药切换创新药时踩过的坑,但愿不要在器械上再踩一次。

关于器械集采,不妨参考乐普医疗这几年的业绩走势。从2020年冠脉金属支架集采开始,虽然乐普曾多次表示公司已走出集采阴霾,至少目前无论从业绩还是股价上来看,可能恢复都还需要不少时间,今年前三季度营收继续下滑19.36%。

图表 乐普医疗在这几年的集采过程中颇为受伤

相对而言,技术难度更高的医疗设备,或许在集采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会小一些。而对于像体外诊断领域的仪器及试剂,尽管当务之急是国产替代,但考虑到这类产品的壁垒不高,企业利润率却很高,比如迈瑞医疗体外诊断类产品的毛利率高达60%,新产业的整体利润率更是高达70%,尽管是低值耗材,很难说就能因此逃过集采一劫。

图表 新产业IVD试剂毛利率

因此,近期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发布的《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是很值得关注的事情,或许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开始。

$迈瑞医疗(SZ300760)$ $联影医疗(SH688271)$ $新产业(SZ300832)$ #医疗器械#

全部讨论

2023-11-05 21:36

🎈不是不想集采,而是对许多类医疗器械无法做【一致性评价】❗️
就好比各种家用电器,功能性能差异化很大,都是一分钱一分货(性能)。类似的品类还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类、工程机械类。。。等

2023-11-05 01:40

那福瑞股份这种主要做欧美独一份的医疗器械的呢?有没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