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光伏语录四(2022年4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1喜欢:7

$通威股份(SH600438)$ $隆基绿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前言

2022年4月,是光储最后高光时刻的前夜,两个月板块翻倍就在眼前。

这个月发的帖子,逻辑还是那些,有意思的是对卖方研究员的激情输出。

历史不会记住,光伏首席90%以上水平都拉胯至极,什么兴业/建投朱玥、东吴曾朵红/陈瑶、海通/财通张一驰、天风孙潇雅,都是高位无脑alli-in看多组件股,推荐逻辑一水的硅料要暴跌,组件要大赚,硅料跌了板块行情就启动。

只有一家卖方和客户讲正确逻辑,分析水平像个名校毕业的样子,就是国金的姚遥,他们推的票哪怕不一定对,但研究做的是完全正确的,吊打上述那几个团队。

像朱玥这种,死站边组件股,疯狂高位推,让客户重仓亏80%的玩意,怎么还没下岗呢?他的黑历史大家要永远记住!

基民的钱果真不是钱啊,推错票亏完了私底下罚酒三杯就完事了。要是亏的基金经理自己的钱,路演时基金经理见了他怕是要小拳拳招呼他的脸蛋吧。

2022年4月6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光伏投资现在需要一次彻彻底底的拨乱反正!
有基本面、发展潜力巨大的通威被踩到尘土,没基本面、搞旁氏的瞎炒上天!
这种行情绝不可持续,每一次机构硬拉后者都会被潮水一般的基本面利空和大小非清仓减持淹没。
只有顺应基本面趋势,把以前的伪逻辑全部驳的一干二净,迎立新王通威登基,才有健康、可持续的上涨!

2022年4月7日

组件股是全通教育、暴风科技一般能写入教科书的历史级泡沫,未来不仅有从高点下跌90%的空间,还必将引发反身性由于融资端崩溃而破产。几个月来我写了多少文字材料都无法唤醒装睡的人,私底下四处勾兑、狂推组件股的部分卖方研究员,毫无疑问是奸佞小人,未来一定要进监狱!

2022年4月7日

整个新能源里还有比通威更NB的公司?

短期毫无疑问所有基本面利好都归上游,锂矿、硅料都一样的,下游短期就是个打工的。

下游买个长逻辑,以后磨出竞争优势以后能稳定赚钱,更持久。

关键通威本身就是下游最NB的啊,做电池片也是最大、成本最低的。

赣锋要搞电池不是还没搞出来吗?通威可一直是光伏电池片老大啊。

锂电、光伏两个板块,只有通威一只票是长短逻辑兼具的真龙,机构他妈的都被一帮道德极度败坏的卖方研究员和下游厂商带到沟里去了。

我就抱着通威等他一统天下,你们就抱着组件股等着组件公司破产吧,到时候下岗以后别忘了打爆骗你们的卖方研究员和公司投关的狗头。

2022年4月8日

欣闻猪玥猛推晶澳,不不知是和广发勾结自救还是又和晶澳董秘一起大保健了。
组件困境反转必将被证明是彻底破产的sb逻辑。赌航空困境反转,至少早晚有部分兑现的一天,而且至少有底线——三大航司不会破产。
赌组件困境反转,不仅基本面永远不会兑现,组件盈利弱是永久性的,是该环节业务壁垒低造成的。
而且几家一体化厂商已经在搞旁氏,财务造假虚造利润、疯狂欺骗资本市场骗融资,内部早已是债台高筑、极度缺乏现金流,前几年高负债投的产能都没赚到钱而且马上要报废。他们必然的结果是等到资金链断裂的一天彻底暴雷,疯狂计提减值,突然爆出大几十亿的亏损,然后st、退市。
这就是猪玥推的暴雷股,和他本人气质极度相符,小人研究员推垃圾股,透到骨子里的投机和钻营。

2022年4月10日

部分新能源研究员在为锂电上游价格的回落弹冠相庆,愚蠢至此,真是可悲。这大概率说明整个新能源车板块基本面要出问题了,等着看你们被客户打爆狗头[吐血]
上游价格是产业链景气度晴雨表,需求爆发期基本面所有利好只兑现到上游业绩
珍惜还在小步上涨的硅料和光伏吧[哭泣]

2022年4月14日

现在券商研究员估计面对的都是这种场景。
客户问:硅料降了没有?
研究员:这个..呃...涨了..不过三季度..哦不..四季度可能会降一些...呃...
客户:哦,那光伏没机会了,滚吧
为什么会这样?券商研究员们,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推票逻辑吧,整天靠诅咒硅料降价忽悠别人买组件,结果被基本面毒打。明明行业基本面超预期强,但还是被疯狂抛售,为什么?逻辑错了,买的票错了。
只有通威的逻辑是顺的,上涨是可持续的,可猪玥这帮傻缺说了,就通威没戏。行啊,自己往死胡同走,人作孽不可活啊!

2022年4月14日

第一层思维看,买硅料和买组件的是鸡同鸭讲。

1)硅料是短期确定性高景气、好业绩、超低估值,看短做短。

2)组件是短期确定性傻缺,但长期“有可能”出现改善,至于这种可能性能否兑现,没有关系,刘格菘这帮人会等到组件验证业绩才出货吗?绝不。

只要硅料降价,有人“以为”组件会收益的时候,他就会清仓出货砸给他们,一定不会等业绩证伪才出货,因此不是看长做长,而是看长做“中”。

3)刘格菘们觉得,后者胜率较高,因为一旦硅料降价(他们觉得是确定性的),就可以出货砸给接盘的,赚一波博弈的钱。

他们这点小九九我清楚的很,我写的报告将对他们形成完杀。

刘格菘在组件股的完败,不仅在于下游需求导致的硅料长期景气,而且在于这类组件股过去几年透支了所有的发展潜力,以高债务的方式堆产能却没赚到钱,已经进入旁氏阶段。

通威充沛到极致的现金流,和全产业链成本优势,将在未来几年兑现为行业内最高的成长性,彻底把那几家负债累累的旁氏企业送上破产的境遇。

硅料单吨净利,早晚有下降的一天,但在这个过程中,硅料扩产最迅速的通威早已大幅提高在硅料的市占率,同时在整个下游建立起巨大规模的崭新产能。

这是一个大宗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真正逻辑,也是沟通短期博弈与长期的真正桥梁。

2022年4月15日

瀑布般暴跌后,如小丑般搞笑而弱智的卖方研究员们又在卑微地跪舔自己的董秘欧巴和酒局认识的产业链混子,乞求他们透露有没有大家不知道的利空,无能至此,可悲。
为什么组件、逆变器一直暴跌?泡沫崩了啊。
为什么通威跌的少?通威业绩硬啊。
组件股我骂了八百次了,最终的结局就是债务暴雷、破产,不远了。预计大全、特变或者外边的产业资本最后能很便宜接盘一线组件厂,通威大概率不要,自己建就好,那些公司里面烂账太多、算不来帐。
厚颜无耻的卖方研究员还有脸说逆变器股没利空。我八百年前就告诉你们了,逆变器就是硅片,挟IGBT自重,元器件供给不足的时候利润率上不去,供给足了以后利润率更是血崩。
我们这些老光伏投资者对什么组件、逆变器太清楚了,为什么原来不给估值,因为这些环节太低端了,不值得。
你敢给逆变器100PE,两千亿市值,那一定是要害的他们破产的。德业这种中国四五流制造业企业很快都能切进来,禾迈这种一抓一大把的创业型小工厂没两年都能搞起来。你值一百亿的时候还可以苟点利润,一千亿以上市值的话是一定会把格力美的这种找第二曲线的真正boss招进来,最后被打的满地找牙的。
整天给逆变器编制什么星辰大海的美梦,太搞笑了,一定要被业绩出来把脸打的肿的妈都不认识,这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什么?你们预见不出来?是啊,你们也就有跪舔董秘的本事了,毫无自己的判断只会巴结人问来问去,被人当傻子骗。卖方做成这样,说真的,以后研究所就去传销公司招几个老师吧,如果你们只有勾兑的本事,招这些人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饱受欺凌的买方们,站起来吧,怒斥这些无耻的卖方,多看看我的帖子,加入通威的粉丝团,大家一起少亏钱、多赚钱!

2022年4月17日

这些买光伏的基金经理,说实话,有几个懂光伏?都是听卖方瞎bb然后跟风瞎买的蠢货,买的一手烂股。
典型代表就是微博上那个吴悦风,刚在进门财经里听几个卖方讲些无脑逻辑,就跑到微博上卖弄一番,说的都是些共识性的偏见、毫无洞见,实际就是根本不懂。所以也怪不得他业绩做的稀烂而且是越来越差,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微博营销上。

2022年4月18日

下游为什么不行?出货量好得很啊,景气度好得很啊,不过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完全同质,所以不赚钱罢了。下游一点不苦逼,虽然亏损、但只要不亏现金成本就会生产,亏的是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亏起来他们也不肉疼的,因为根本不是自己的钱投的,都是从资本市场骗来的钱、地方政府协调来银行借的钱、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钱。所以有的卖方吹什么组件肯定会追求财务回报,纯属yy了,他们搞的是旁氏,比的是不停骗来钱投产的能力,可见的未来都不会赚钱了,但管理层、实控人很滋润,在这个旁氏里早从资本市场赚饱了。

2022年4月19日

硅料涨价一年多了,产业链混子和二级市场里面脑子不够用的人还想不明白。

一讨论光伏需求,就说什么硅料价格太高抑制需求,降价以后需求就能启动。

还说什么分布式占比这么高,明显是产业链有问题。

这套产业链混子的话术,一是放屁,二是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

我讲了无数次,组件高价是被海外高价需求抬上去的,又因为组件没有留存利润的议价权(永远不会有),所以导致硅料暴涨,国内地面电站的对手盘不是硅料厂,而是海外需求,谁出价高谁得,国内地面电站出价低只能等。

思考两个问题:

1、在目前供需格局下强令硅料降价,可以使得组件流向国内地面电站吗?不行,现在供需格局下他抢不过海外这个事情无法改变,不是硅料厂做人格局的问题,而是实在太紧缺,以后硅料放量,供给拉上去,海外高价需求接不住以后,自然会降价使需求外溢到国内地面电站。

2、现在国内地面电站无法启动,对光伏制造产业链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好事啊!两个选项,一个是海外高价需求爆棚,抢的产业链涨价、抢的国内地面电站拿不到只能排队等待好?还是海外高价需求接不住,只能去消耗国内低价需求支撑产业链价格好?所以现在硅料价格上涨、国内低价地面电站抢不到组件的局面,一定是健康的、是行业高度景气的体现啊!

这就又说回最开始的话题了,我发现机构研究员平均智商<50,整天被人哄骗,信的全是伪逻辑。

你问装机,找来国内做地面电站的利益方,他当然痛骂产业链价格太高、不健康、认为必须降价啊,他的利益在这里。

你问硅料价格怎么看,找来下游的人,他当然说肯定阴阳怪气说要跌啊,虽然跌了他也不会受益,他就是不想看友商赚大钱,这是他的劣根性。

你再问硅料要是跌了谁受益,你还找下游厂商的人...废话,他肯定说自己受益..

你再问N型电池盈利性怎么样,废话,他肯定说好得一塌糊涂..心里面想的是:“老子骗的就是你们这帮资本市场傻缺,三两句话就骗来你们给我们做定增投新产能,虽然性价比还不行,但几十亿的项目老子自己在里面搞点关联交易就赚饱了啊”

2022年4月19日

阳光电源业绩崩了,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不过阳光电源是不错的公司,就是太贵罢了,那几个卖组件的未来会陷入财务危机的,那才是刺激。
我买阳光电源的时候现在阳光电源的股民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公司,我前年专栏里写过阳光电源投资逻辑,他后来涨起来那波算是兑现了,涨到后来显然是泡沫了。网页链接{}

2022年4月19日

其实光伏板块几年前的研究水平是比现在高的 定价也合理,对逆变器、组件的认识也更深
逆变器、组件原来都是绝对的屌丝,隆基通威给20pe,这俩环节就10-15pe
组件被认为是纯周期股,无论行业景气还是萧条,总在微亏到微利徘徊,低壁垒、资本回报率低、长期成长性差、盈利差且不稳定
阳光当年大家关心的问题,一是epc业务属性差、估值折价,二是逆变器行业壁垒不高、公司管理曾经也被吐槽过混乱,三是逆变器降价比组件更快、长期增速慢于光伏行业整体(玻璃估值一直高,因为玻璃大家认为是增量行业,相当于风电塔筒)
20年屌丝逆袭的原因不细说了,当年业绩兑现了但实际持续性不强,长期看上述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另外,20年10月我在阳光、锦浪和通威之间犹豫过。我看好组串逆变器的业绩弹性和硅料的优异格局,这两个后来从基本面讲,后者兑现的更好,但股价正好相反。
我当时畏惧逆变器的原因,是他是订单型的公司,每次出业绩都像开奖,不像光伏大宗品有价格可以跟综,这种订单型的票没有内幕信息不好炒,一大跌你就会心慌是不是业绩不行被人知道了,通威我可以跟价格随时验证逻辑。当然,最后从相对收益而言是惨败。。不过逆变器这个问题对投资而言是永恒的

2022年4月19日

我还是认为,制造业你不能看行业规模再拍个利润率,估计一个公司未来能赚多少多少亿,利润的绝对规模有很高的门槛
首先,在中国,资本和企业家精神是过剩的,面板这种一条线几百亿的玩意都能卷起来,说真的,不是阿斯麦那种壁垒的高级玩意,卷是必然的
在中国制造业里面卷,10亿利润以下或许可以,30亿、50亿,就很难很难了,超过50亿利润,说真的,纯属卷王级别的,像雾都的星辰
真的别动不动就几十亿、上百亿利润的拍,啥公司都敢往一两千亿炒,后面肯定会出问题的,拿脚底板想都知道

2022年4月20日

水平低下、只会见风使舵的卖方研究员,哄骗着完全不懂光伏的投资经理,喊着搞笑的口号,污蔑通威是周期股(实际隆基晶澳、天合,所有组件股的利润都大部分来自于硅料),然后炒着极度泡沫的组件和逆变器股,彻底与光伏行业内企业基本面的运行方向背道而驰,最终演化为市场风险、演化为基金行业的溃败。

2022年4月20日

晶澳居然还在上涨,投资经理已经慌得一批,想配光伏但研究员推的股票里业绩全都有问题,然后猪玥带领一堆无脑研究员又开始狂推晶澳,居然带出短期的独立走势

我在晶科a股上市那天判断组件股见顶,为什么?因为故事骗不下去了,一体化组件是光伏里面基本面最差、长期投资价值最差的环节,没有之一

天合、晶澳两只票的时候,利润可以虚增、股市可以乱吹,一帮原来没看过光伏的投资经理居然真信了,但一旦随着时间拉长,晶科也回来、甚至阿特斯也回来,组件股成为一个庞大的小版块,那谎言就维持不下去了

你猪玥敢抛弃天合只推晶澳,那抱歉,天合、晶科也不跟你玩了,我股价撑不住了你也别想好,最后就是互相攻伐、揭短,最后组件股底裤就被扒得稀烂彻底成为皇帝的新装,晶澳绝无可能独自美丽

2022年4月21日

好!资本市场这样就对了,这才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威内生现金流最佳、制造成本最低,本该把这种企业抬到10pb,这样行业会走向有序和有效。
机构、研究员被旁氏公司哄骗、利诱,市场专炒旁氏公司,被他们无限制的骗钱,而他们的生产精益性也不高 了,整个行业最后就是无序、过剩,这个过程中社会资源就被浪费、无数的资本就被泯灭!
大家可以学习谢长泰和Peter Klenow的misallocation论文,我们大量的信贷资源被配置到了这种无效企业,这是影响我们国家TFP的原因之一,健康的资本市场应该做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2022年4月21日

归根到底,还是猪玥这种应该下岗的卖方研究员的罪。
80%配光伏的投资经理根本不懂光伏,从来没看过,结果一直接受一些研究员的洗脑,把我们老光伏投资者嗤之以鼻的、极低壁垒、长期资本回报极差的组件、逆变器,炒到惊人的泡沫。
通威这种能够承载资金、基本面一直超预期兑现,产业链内仅有的真正量利双重飙升的标的,承受了旁氏公司和垃圾研究员的集火攻击。
千万别甩锅阳光曹总,说什么被他骗了,错全都在你们自身!
目前光伏板块的病态和困局,全都是因为这个市场上研究员大面积的失职和无能种下的恶果。

2022年4月22日

11月25日,中信建投某研究员吃了X药一样在朋友圈碰瓷,说光伏现在谁卖必将含着泪在30%以上的位置买回来,彼时阳光电源股价148元、隆基股份股价87元。顺便说一句,这位研究主推的组件股现在还处于绝对高位的泡沫状态。
朋友们,这种烂分析师要来何用?

2022年4月22日

搞笑一样,账面4亿现金、每年经营性现金流不到2亿,这样的能投200亿搞光伏,那上市公司里没几家搞不了了。也行,要不董秘赶紧和你猪哥做几回大保健,让你猪哥强推一把?搞几回定增从市场摸个百八十亿?

2022年4月22日

东方日升你就知道崔宸龙这种人能管大资金简直是笑话
这公司50亿货币资金,100亿应付账款和票据、50亿短期有息负债,现金流小几亿,这个公司还号称要做巨额资本开支去扩产,搞笑一样
啥意思?只要部分供应商不再接受他家赊账或者银行不再借贷,日升立刻资金链断裂破产
为什么去年把最优质的胶膜资产廉价贱卖,你们品品,这股跌这么多是市场的问题吗?这就一个濒临破产的烂股,现在还是太贵,应该再腰斩几次
崔宸龙重仓东方日升这种烂股的基金经理,如果不是脑子进水或者水平极差,就是私下收了好处,应该彻查!

2022年4月25日

光伏基本面很好,但多数光伏环节格局很糟糕、多数光伏股票很高估、多数卖方研究员很垃圾(推组件、逆变器),这是光伏板块瀑布般暴跌的主要原因。
相信市场,相信通威
赚钱的好公司必一统天下、伪逻辑推动上涨的股票必跌回原点、热衷于勾兑推垃圾股的研究员必锒铛入狱!

2022年4月25日

2021年通威研发费用20.36亿元、最早做GW级别的异质结中试线、电池片非硅成本一向为行业最低。

可骗子公司、协助诈骗的研究员、失心疯的崔宸龙,居然一口咬定,骗子公司将引领电池片技术的发展。

可悲!资本市场不应成为骗子诈骗的场所!

2022年4月25日

1)147亿现金及可交易金融资产、31亿短期有息负债、142亿经营性负债,行业内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2)今年200亿经营性净现金流,行业内最充沛的现金流

只会跪舔董秘和产业链混子的猪玥永远不懂,通威才是行业内资本开支潜力最大、成长性最强的企业,而他推荐的组件股,早已是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最后将面临债务暴雷后巨额的资产减值,被通威彻底击溃

或许这就是无良记者转行进入证券行业的宿命吧

2022年4月25日

这就是卖方研究员异口同声猛推的逆变器?WTF!全下岗吧低能儿们

2022年4月25日

通威业绩会只感到阵阵悲凉,多么强大的企业、多么傻冒的分析师。
这些分析师既没有行业研究的能力又缺乏独立判断的精神。迷失在和垃圾企业的勾兑中,头脑空空,别人怎么骗他们怎么复述,研究中从未闪烁过智慧的火光。
环顾电新卖方分析师群体,哪怕有一个合格的、有水平的吗?碌碌之辈,过去几个月一直无脑狂推组件、逆变器,给买方客户造成一个月腰斩的恶劣后果,还不以为耻,悲哀。

2022年4月26日

光伏是完全受益于汇率贬值的,贬值10%意味着同样irr下组件最多可以涨价10%,对应硅料价格可能上涨6万/吨,超过30万元/吨

2022年4月26日

如果有时间我专门写文章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我的结论是这是又一个毫无思考能力的卖方分析师创造的伪概念,谁满嘴说这个谁智商低(毫无疑问卖方分析师和崔宸龙这些瞎买东方日升的人都是智商极低的)
光伏历史上从来没有“不同环节利润转移”这回事,只有:
1)极度过剩下组件的永久性微利;
2)瓶颈效应下的阶段性暴利;
3)成本优势下的超额制造利润;
这三件事,硅料不再是瓶颈后将回归赚成本优势的超额利润,而下游任何一个环节亦无任何可能成为新的瓶颈,也亦无可能享受更多利润。
目前产业链供应紧缺,提高了产业链所有环节的议价能力,实际上过得都是不差的,未来供给过剩后,其实每个环节都会过得更差,有些研究员现在是在用他那不足大猩猩的脑容量YY。

2022年4月27日

维持对隆基的观点:

1)隆基是唯一一家有持有价值的一体化组件厂商,其他几家均在搞旁氏,有较大的破产风险;

2)管理层面曾经非常优秀、财务层面依旧健康和优秀,但我在观察隆基管理层的兰大校友组是否出现了裂痕,得天下易、守江山难,隆基这种董事会和股权结构,相对一个创始人说了算的结构,存在很大风险;

3)隆基最大的问题是陷入了一体化组件的内卷竞争,失去了竞争优势,而通威的硅料布局和现金流优势,已经令其具有取代隆基称王的一切资源和能力,隆基今年的盈利大部分来自于硅料参股收益和硅料采购优惠价留存在硅片的利润,是硅料影子股(其他企业本质上也是);

4)结论:另外几家一体化厂商毫无投资价值,隆基具有投资价值,但贵,通威4000亿、隆基2000亿是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

2022年4月28日

有人昨天听完钟董的话,兴奋于海运价格的下降对成本的增厚。非常抱歉,我几个月前就说了,海运降价、汇率贬值,最后的利润毫无疑问还是流向瓶颈环节硅料
俄乌冲突、欧州电价飙升,最后最受益的也是硅料,瓶颈环节就是躺赢,这是没办法的啊,所有的利好都往怀里跑
看好硅料价格稳步迈向30万/吨

2022年4月28日

隆基发布会,钟董回答给人感觉还是很诚实,是干实事应该有的态度。与旁氏公司有天壤之别,那些人就会忽悠,关键卖方研究员真信忽悠,然后充当骗子的二传手四处骗。

2022年4月28日

愿意去买组件公司的我们不拦着,有人愿意送死我们也不可能管得着,我个人认为他们还有60-80%下跌空间罢了。

垃圾组件股推手猪玥昨天吭吭哧哧问钟董,隆基是组件公司还是硅片公司,组件有溢价还是只能比成本。

钟董的回答深得我心,既坦诚又懂得产业的规律。

隆基是组件公司还是硅片公司这种傻帽问题肯定不会回复,没有任何必要。对于组件溢价,钟董鲜明的指出了,同质产品最后就是都不赚钱,只有电池端或者针对户用做出差异化才有溢价。

钟董对于平安证券的傻帽分析师提的问题也予以了解答,没有产业不同环节利润再分配一说,如果产业链过剩,就都不赚钱,硅料降价,同质产品、产能过剩的组件就能躺着赚取暴利?我相信任何一个智商高于50的人都能想明白,可这些傻帽分析师大谈什么利润转移到组件,真是搞笑。

猪玥之流,靠踩硅料给下游企业递投名状,协助他们搞旁氏、骗资本市场,然而他们的歪理永远讲不通,组件永远会在微利和亏损中轮回,硅料价格下跌的那天,反而是一体化组件厂商皇帝的新衣被揭穿的时刻。用伪逻辑推动的泡沫,最终会将任何一个相信伪逻辑的投资者吞没。

2022年4月28日

很简单,算算几个组件厂赚了多少钱、投产多少钱、积累了多少负债,负债能不能靠现金流还清、利息能不能靠现金流还清,你就知道是不是旁氏了

2022年4月28日

这位兄弟说的完全正确,底下的人居什么白酒、汽车的例子,我就这样讲,你们看看财务数据、看看历史吧,如果不看,到时候等着吃亏就好。
白酒、汽车主机厂持续证明了自己的超强盈利能力说,壁垒存在不存在,真金白银能够证明,不是打嘴炮打出来的。
你赌什么硅料暴跌组件爆赚,非常抱歉,光伏这样的周期演绎过无数回了,需求好、需求差,硅料暴涨、暴跌,任何一种情景,历史上都演绎过,唯一不变的,就是低壁垒、过剩、同质化的组件,从来盈利能力都很低,这是他的低壁垒和投产快决定的,看看历史吧,都写着呢,YY无益。

2022年4月28日

我20年底就从看好隆基变成看好通威了啊。现在在这个价位上看好隆基的人有任何逻辑吗?没有。
机构抱团隆基是因为根本没有研究能力,绝大部分基金经理根本没看过光伏,两条路:1)研究员骗什么买什么;2)无脑买龙头,隆基是后者,组件和逆变器是前者。
延伸一下的话,瞎炒隆基是也是组件股泡沫的源头。
首先,隆基的利润来源和估值就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曾经隆基的利润来自单晶硅片的超额收益,近两年隆基的利润来自存货涨价和硅料折扣价,这二者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步,隆基的利润是空中楼阁,市场上的基金经理根本不懂,就看个利润的数,不管其来源和持续性,硬拍25、30、35倍市盈率,炒到这个价格,完全没有任何依据。
第三步,隆基的市值成了一体化组件的估值锚。明白上面的内容,你就知道隆基的市值已经很扯了,市场又发现,几个组件公司在业务布局上和隆基完全一致,“梯云纵”一般,以隆基为基数,按产能、出货量的比例恶炒到了0.4隆左右,这是组件股泡沫形成的全过程。
最后说一句,组件股唯一的逻辑是什么期货单,硅料暴跌组件爆赚。这真的很扯,去年涨价的时候你疯狂毁约,到时候降价的时候电站为何要履约呢?国内电站招标早就学聪明,到时候是随行就市,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差,别做梦了。

网页链接{}

2022年4月28日

研究型卖方的消亡与勾兑型卖方的大行其道,勾兑型卖方自然充当猎犬,冲对立面狂吠,希望换取狗主人的几根棒骨。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通威股份(SH600438)$ $隆基绿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光伏这两年滔天的暴跌后真的无人承担责任么?事实证明朱玥、曾朵红、孙潇雅、张一驰等等团队都是可以蠢到进博物馆展出的水货。光伏只有国金的姚遥团队存在“研究能力”这个东西!

05-14 19:01

张一驰:23年年初,光伏是最好的行业,出清极快,硅料下跌极快,下跌迅速完成。。然后那才是正宗的出清开始。

05-06 17:26

东方日升有机会么

05-05 21:42

吹组件和吹储能下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