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及计划20230408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74回复:105喜欢:179

一、公司研究

我研究某个公司,会把整个板块相关公司都看一下,机构研报覆盖的作为重点。然后选出最有性价比,专注主业的公司,纯题材的剔除。

一般来说,越是市场主流越容易研究,因为当时研报,调研纪要非常多。经过比较,自己能够找出重点。

因为我不追高,有时候自己研究清楚了,但市场没给低位买入的机会,错过就算了。等待下一次机会,有了准备,不会再次错过。

二、市场波动

我说了股价涨跌,业绩变化,主要靠运气。

A股特色,板块成为市场主流,相关公司肯定股价大幅上升。所以,只要大概率判断出某些板块成为市场主流,股价上涨有确定性。

公司业绩,多数和行业景气度相关。我只需要研究上下游 ,以及整个行业的增长情况。结合二级市场股价走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所以,在多数时候股价涨跌,业绩都不可预判。但在特定阶段,有相对确定性,这个不是运气,是优势。

牛市里面,我基本买入即盈利,极少浮亏超过10%。

熊市里面,选股多数要跌50%,但由于公司选择合理,一年后盈利是大概率。jpt,zswh,xhkj都是如此。

所以,我判断牛熊其实也不难,自己帐户就能感受到。

很多人来问公司业绩,涨跌,我是真的不知道。跌50%,涨100%,多数时候公司没变化,只能去研究市场,但这个东西主观性很强,我不愿意评论。股价跌了天天问,拉黑为主,因为我也不清楚。

三、计划

3月16日,我开始研究游戏。大家来问我,我的建议是游戏ETF

我准备持有到4月25日左右,然后卖出部分游戏股去港股。港股反应迟钝,A股涨完,港股可能还没涨。

现在看来,A股游戏这么热,估计港股也会跟随,不一定能给我这样的机会。

5,6月行情,我不太看好,乱猜的。但是5,6月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方向。

新型工业化,芯片,MR等我觉得都有可能,反正这些行业我都有研究,也有相应备选股。

现在的市场,低位买入不一定拿得住,我宁可等市场主流确定,股价稍高些买入,更容易盈利。

230403午盘随聊

存储因为消息影响,其实不算强。
光模块,前几天华工科技的调研,确实影响大,本身他技术确实是强的。

游戏,基本面比较好,估值也低。
AI金融,有消息,叠加牛市预期。
这种主流题材,如果在车上,不要看空,让市场决定就好。

20%涨幅,富春股份是游戏,永信至诚是AI安全,云从科技是AI模型,新易盛是光模块(AI算力),这些方向为主了。同花顺是AI金融,优刻得是IDC(算力)。

现在大家是各种卖飞,各种后悔,多数是每天在那里看空看多的,为了避免回撤。从事后看,牛市里需要的就是信心与耐心,在主流板块里持股好过换股。牛市里回撤没事,错过机会更遗憾。
炒完后一地鸡毛是必然的,这是A股特色,千万不要在高位再去讨论逻辑,展开想象。
炒外盘的到A股是很难适应的,最不同的就是板块联动。外盘,板块联动不是特别强,A股太强了。部分资金可以决定这个行业与细分走势。
这一波比2013年更强,机构参与度更高。因为当时大部分股都是题材,现在很多公司主业确实相关,而且是国内,甚至国际上有竞争 力的。
现在券商推荐也猛,叠加调研纪要,所以机构不关注,研报没有的尽量不参与,太难轮到了。

游戏行业与计划230401

我不开车好几年了,也从不玩游戏。但上一轮行情,赚得最多的就是新能源车与互联网板块。

一、游戏行业

象专业人士一样去评估某款游戏,是不爆款,流水怎么样,我不懂。但我会总结这些公司是怎么变化的。

比如说2018年底时的吉比特,由于政策约制,跌到PE10,提前见底走出领头行情。很多人质疑他的高利润率,觉得财务可能有问题。但后面公司用业绩与股息率,以及新游戏给市场答案了。

三七互娱,页游起家,当时大家对他能否做好手游存疑。大量买量推广存疑,认为不可持续,觉得他做不出精品。公司用业绩,与游戏出海给出答案。

现在手游行业竞争激烈,由于版号问题,原来的存量端游,精品游戏活得挺不错。不知不觉中,国内很多公司游戏出海成功了。这是国内游戏公司寻找出路,竞争能力的体现。国内实在太卷,练就的能力,确实不一样。

3月16日,盘中的游戏股选了宝通、姚记、盛天等,因为不知道异动是什么原因。前面以值得买为代表的电商走强已经几天了,但不知道是机构推的AI电商。

盘后看到了GPT-4后,再次关注ChatGPT应用【方正传媒】的研报,才明白。然后再去研究,AI对游戏有哪些影响。

宝通工业互联与游戏双主业,姚记是棋牌类轻游戏,只有盛天是重度游戏,而且AI语音社交,我觉得逻辑最正,走势也相对强,就保留盛天。

后面随着游戏板块继续走强,我需要选择涨幅较小的,统计一下完美涨幅最小,因为前期业绩增长不如预期,就作为补涨标的。

所以,作为外行,并不是一下子看明白的,是随着市场的进程,机构研报,逐步去推演。

逆向研究+顺势交易的思考 

二、计划

我觉得AI还是主流题材,到最后真正受益的是互联网与华为等巨头。

光模块,芯片,IDC等因为原来估值较低,属于价值重估,AI事件只是触发因素。

游戏确实能降本增效,就象微软减少印度的软件外包工程师是一个道理。另外,游戏龙头PE20。吉比特年报业绩出来,得到市场认可。我认为部分一季报好的公司,还有估值提升的空间。

所以,先看游戏股到一季报,考虑减仓。但因为我在场内是始终满仓的,如果没找到下一个替代的板块与公司,就持有。没有明确逻辑的换股,更容易亏钱。

步科的逻辑,我觉得更长些,股价也没有充分演绎,风口也没来,机构也推了AI机器人。

芯片我看好,但我想等待行业有更明确的信号,现在去博弈,很难坚持,观察和跟踪。是不是下半年是更好的买入机会?

举个例子,我在2月8日和群友说中际旭创PE20,行业龙头,受益于AI,不会亏钱。但是中间盘整一个月,几乎没人坚持住。只有3月20日买的群友大赚。说明买得低不一定有用,因为当时逻辑并不确定,大家都看得不清楚。很难有信心,承受不了市场波动与机会成本。

关于卖出的探讨--AI游戏230326

《关于卖出的探讨》,投资的前提被推翻,股票价格达到预期目标,回避系统风险或有更好投资标的是卖出的理由。

1、买入游戏股的前提是什么?

买入游戏股的前提是什么,买入的逻辑和卖出应该匹配。

游戏板块估值低,PE20左右,我觉得PE30合理。AIGC对游戏行业制作可以降本增效,Unity正式接入ChatGPT等事件趋动。部分游戏一季报预期好。重磅游戏待发布。微软GDC中国在3月31日举行。

所以卖出游戏时间点,可以是3月31日,可以是4月15日(一季报业绩预告),或者一季报公告日。

如果股价未大幅上涨,则可以继续等待AI板块退潮。

2、系统风险。

我觉得最近三年没有大盘的系统性风险,是牛市,中间阶段我满仓换股为主。不控制回撤,更怕错过机会。

但是AI板块集体退潮是风险。

以2013年举例,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为首的影视行业,中青宝为首的手游板块,在2013年10月后,就只是跟随创业板的涨幅,没有超额收益。具体原因我记不清,记得邱国鹭在微博上写了一篇文章看空影视行业商业模式不行,不能给予高估值。另外,估值太高,股价涨太多,业绩不达预期。

AI板块,从产业趋势来看,改变行业与社会,我认可。但是最终要落到A股业绩上,一是需要时间,二是多数公司并不能体现到业绩。所以,有美好未来,股价却不见得能持续上涨,还是需要业绩确认。

观察AI几个行业龙头,出利好不涨,甚至持续大幅下跌时,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我觉得既然参与这种主题投资,最后下跌就必须要接受,确认板块走弱才卖出。否则也错过中间的大幅度上涨过程。你不可能知道市场到底能多疯狂,能炒多高。

3、换股。

我个人看好半导体,新型工业化。观察一季报,半年报。

如果AI板块见顶,就换到这几个行业。

逆向研究+顺势交易的思考230323

一、逆向研究

大家知道,我在22年7月初看空新能源板块,包括光伏与新能源车,具体逻辑我也说不清。看多半导体、互联网、物联网、新材料等板块。从结果看,新材料因为主要和军工、新能源有关,并没有上涨,其他板块2023年都表现出色。物联网,估值中等位置,相对来说弹性差些。

当时,来和我讲半导体周期,业绩下行的太多了,这个是事实。互联网,政策打压,业绩下滑。但是当时,按PB算,我已经看出TMT板块是7年最低点,而且很多公司股价也是创出新低了。

我看不出新能源板块下跌的基本面因素,但我知道股价是相对高位了,虽然静态看估值不高。机构持仓比例太高,也就是过于拥挤。中期看下跌比上涨容易。

我也看不出互联网与半导体板块上涨的基本面因素,但我知道中期看已经很难亏钱了。

具体的市场预期分析的逻辑,以前茅台03年访谈文章中都有讲过。

二、跟踪市场

2022年9月中旬,信创板块率先走出强势。我个人不太看好To G的行业,所以软件板块选了吉大正元普联软件福昕软件,但一个都没有参与。

2023年,随着AI板块的扩散,互联网板块主要是电商,传媒,软件,游戏等,均为受益AI的应用。

随着算力的需求,IDC、光模块、芯片、服务器等板块,均大幅上涨。

新能源板块持续下跌。我个人觉得现在的估值已经是底部区域,但是反转还需时日。毕竟其他行业都跌了近两年。互联网都创了近7年新低才大涨。

如果22年7月买入TMT公司,从结果来看也比持有新能源要好些。但是如果能在市场反转后再买入,更容易盈利,效率也更高,压力小些。所以,买入最好是顺势,但研究则在估值底部开始,否则很容易错过。

三、顺势交易

年后第一天AI大幅上涨,我对AI板块很熟悉,但一看高开10%-20%,我的习惯就算了。随着后面持续上涨,只能错过。

23年3月16日,电商、游戏等板块开始异动,我不确定是否和AI相关。但游戏这个板块我长期跟踪,就根据海通证券的研报选了三个游戏股,算是人工智能第二波。

游戏行业龙头PE约20,我觉得相对于TMT板块来说,是估值最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政策打压,但我认为更严的措施不太会有了。而且很多游戏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海外,也就是游戏出海,受影响更小。部分游戏公司自已还有用户数据,社交,AIGC,算力基础设施等,算是风口。

全部讨论

2023-04-08 13:28

“我说了股价涨跌,业绩变化,主要靠运气。”观察市场时间越久,越觉得这句话是真知灼见

2023-04-08 12:58

芯片和消电都跌了很久,芯片已经起来了,消电可以吹mr+ai入口,其实都是跌无可跌,来个风口就可以放心拉,今天才想明白这点

2023-04-08 14:07

行大周末愉快感恩无私分享

2023-04-09 09:29

现在的市场,低位买入不一定拿得住,我宁可等市场主流确定,股价稍高些买入,更容易盈利。

2023-04-08 14:35

5、6月份新主线会出现。有可能会是医药和新能源。
$比亚迪(SZ002594)$ $亿纬锂能(SZ300014)$ $鱼跃医疗(SZ002223)$

2023-04-08 13:09

一、公司研究
我研究某个公司,会把整个板块相关公司都看一下,机构研报覆盖的作为重点。然后选出最有性价比,专注主业的公司,纯题材的剔除。
一般来说,越是市场主流越容易研究,因为当时研报,调研纪要非常多。经过比较,自己能够找出重点。
因为我不追高,有时候自己研究清楚了,但市场没给低位买入的机会,错过就算了。等待下一次机会,有了准备,不会再次错过。
二、市场波动
我说了股价涨跌,业绩变化,主要靠运气。
A股特色,板块成为市场主流,相关公司肯定股价大幅上升。所以,只要大概率判断出某些板块成为市场主流,股价上涨有确定性。
公司业绩,多数和行业景气度相关。我只需要研究上下游,以及整个行业的增长情况。结合二级市场股价走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所以,在多数时候股价涨跌,业绩都不可预判。但在特定阶段,有相对确定性,这个不是运气,是优势
作者:行中衡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3-04-08 14:04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2023-04-08 13:45

确实,低位买入需要煎熬,反复质疑

2023-04-08 13:14

5.6月份参考19年,科技类休息,农业和医药顶上,tmt下一波大概率7~9月份开始,下一波估计炒业绩能有所兑现的公司,关注优质tmt优秀公司的5月线。

2023-04-08 12:54

市场派高手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