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2喜欢:2
回复@歇斯底里的帅: 对于$太古地产(01972)$ Hk写字楼这一部分资产,不少人有担心,实际大可不必。
根据港岛东中心部分楼层出售的数据,54亿的交易价格,溢利43.62亿,反推历史成本10.38亿,除税后净租金1.48亿。即使HK写字楼租金有所下降,根本不影响太古的正常运营,仍然是回报率非常优秀的资产。
我们看到的报表,是合并报表,是把太古旗下所有项目合并之后的结果。而影响企业运营的,则是每一个具体项目。太古的优秀,是分项目看下来的底层资产质量好,底层资产是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价值的。我一直强调的是,所有项目均位于高线城市核心区加上优秀的运营能力,与城市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对股东负责的企业治理,这才是决定长期投资成果的关键因素。
太古对于经营周期的把握也很优秀,高位出售了部分HK写字楼,楼市低迷期又敢于加仓内地和HK的项目。即,只要内地和HK的经济稳步复苏,坚定看好中 国的太古必将获得优异的回报。//@歇斯底里的帅:回复@歇斯底里的帅:我思考了一下市场对于$太古地产(01972)$ 的顾虑,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HK写字楼租金的下跌。这个问题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第一是供给过多,第二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部分,受老美利率水平影响较大,有不少租户受此影响裁员、压缩开支。此外,利率水平也压低了估值水平。
不过,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HK资产的定价要以老美的利率水平为基准呢?现在内地的利率水平不高啊。如果未来港股通红利相关规则有调整,则可能直接改变估值模型。
2.内地商场销售额的边际变化。我的理解是,2023年是一个高基数年份,因为疫情压抑的需求集中爆发,且境外消费需求转移到了境内,这样就造成了去年的基数极高。而随着日本等地货币贬值,一部分需求又转移至境外,此外,三里屯和兴业太古汇都有一些品牌调整,尤其是兴业太古汇在做大调,这会影响短期的销售额。对于太古商场长期的销售趋势,我还是蛮乐观的:
第一,太古的商场集中在高线城市核心区,消费人群购买力和流量是有支撑的。
第二,太古的经营是很优秀的。一方面持续改善城市界面,比如三里屯经由太古改造,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且仍在持续扩建改善城市界面,这与太古在HK太古坊的经营风格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太古商场的设计审美广受好评,太古能持续优化品牌组合,提升商场的吸引力与流量,而非只靠重奢,比如颐堤港非奢业态也做的很好。
综上,第一点会显著受益于老美降息或港股通相关调整。第二点则显著受益于长期消费占比的提升。
引用:
2024-05-10 21:23
$太古地产(01972)$ 据说最近港股上涨的原因可能是,港股通红利税可能会有调整,若如此,可能是长牛慢牛市,加油!

全部讨论

香港的写字楼租金下降,已经是事实了,当然太古的香港写字楼还是很优质的。
太古内地的租金收入目前是 50 亿,大概占了 1/3,我也觉得是非常好的资产。
再好的资产都是可以算账的,包括茅台和腾讯。

05-11 18:03

如果一家企业的业绩依赖于管理团队“对经营周期的把握很优秀”,似乎生意的根基就不够稳?毕竟历史上在把握经营周期时折戟的企业或管理层不少,有刀尖跳舞的感觉。就偏好而言,我更希望企业不要依赖把握经营周期的能力,周期好不好都不要伤根本。